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 rRNA基因技术被逐渐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中。目前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该技术主要被用于鉴定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菌和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由于它不必将微生物培养分离出来,也就避免了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生物去失的情况。本文对16S rRNA基因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作了一简要介绍,并对16S rRNA基因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非光合CO2同化微生物菌群的选育/优化及其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从海水及其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并结合电子供体和无机碳源结构的优化以期获得不用光照与供氢的高效固碳微生物菌群;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等手段研究非光合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以期为优化群落配置,进一步提升固碳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通过分离和长期驯化可从海洋中得到在普通好氧、厌氧条件下具有固碳能力的非光合微生物菌群.添加硫代硫酸钠、硫化钠和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可有效提升菌群的固碳效率,在以硫代硫酸钠为电子供体的好氧、厌氧条件下,该菌群的CO2同化效率分别可达10.44 mg/L和12.56 mg/L.该固碳菌群对混合无机碳源的同化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碳源,在以CO2、碳酸氢钠及碳酸钠为混合碳源情况下,菌群好氧、厌氧固碳效率(以CO2计)分别可达110 mg.(L.d)-1,和72mg.(L.d)-1,接近氢氧化细菌的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电子供体后,固碳微生物菌群的优势种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发现的16个优势菌种中,11个是不可培养微生物,即其只能以共生方式存在.菌群混合培养时的固碳效率可能是多种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优化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配比将有利于其固碳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3.
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特征及其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2006年10~11月太湖全湖不同区域光学属性的测量数据,就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Kd)特征、各影响因子对Kd的贡献率以及Kd对太湖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体的漫衰减系数Kd以571 nm为分界点,在整个可见光波长范围内(400~700 nm)主要呈现2种变化趋势.第1种,在<571 nm波长范围内,Kd随着波长的增加呈现指数形式衰减,第2种,在>571 nm波长范围内,Kd表现为波动形式;在400~700 nm波长范围内,色素颗粒物的吸收系数是漫衰减系数第一贡献者,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处于第二贡献者地位,而黄质吸收系数的贡献率相对最小;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决定了太湖水生态系统中的光生态因子,Kd形成的“水体窗口”影响了太湖水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形成,并为太湖“水华”的优势藻类铜绿微囊藻的出现提供了水下光场依据.  相似文献   
54.
IC+复合好氧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较好。采用IC(内循环反应器)+复合好氧反应器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COD、BOD5、NH3-N及SS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8%、98.7%、74%和90%,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5.
三峡库区顺坡向缓倾角滑坡灾害频发,万州塘角1号滑坡具有该种滑坡的典型特征。在对该滑坡详细调查研究、GPS观测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钻探工程,探井开挖及大型现场剪切试验对该滑坡的滑带特征及力学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表现为持续蠕滑,前缘比中部和后缘变形要大,其方向为NNW向,滑带埋深在10~21m,滑面呈波状起伏。探井揭露滑体中碎块石排布具有定向性和分段性特点,该滑坡存在多层次级滑动,认为在5.0~8.0m范围内存在一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差的次级滑动带,受主滑带控制。滑坡各区的力学强度表现为不均一性,在滑坡前缘滑带土剪切强度比中部大,这主要是因为在中部地下水相比前缘要丰富,加上滑带土主要为粘土矿物,遇水膨胀软化致使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56.
乐俊  奚迪  许毅  陆斌 《环境技术》2015,(2):19-24
针对变压器产品认证标准GB 19212.1(IEC 61558-1)中关于"短路和过载保护"的型式试验项目,研发了一套智能自动测试系统。对于两种类型的非耐短路变压器,即输入保护和输出保护类型,分别给出了系统软硬件配置和详细的测试操作流程。相比传统手动测试方式,该系统的应用可显著减少人员在线时间,同时降低人工测量环节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7.
硝化菌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殖速率和硝化活性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变化对硝化菌群的增殖能力及其对硝化作用活性的影响,确定了硝化菌群的最佳生长条件.研究发现,温度(θ/℃)、pH、供氧状况、无机碳源浓度等对于硝化细菌菌群的增殖能力及硝化作用活性具有较重要的影响,而含盐量高低几乎无影响.最适(θ、pH、[ρ(O2)]、[ρ(NaHCO3)]分别为30℃、pH8.5、3.5mgL-1、1gL-1,此时最大比生长速μm可达5.18d-1,最大比降解速υm可达48.43h-1.在含氧量较低时,氨氮浓度的升高使硝化菌群的μ值下降,υ值上升.考察有机碳对该菌群的影响发现,m(Corg)m-1(N)在0~0.5之间时,菌群有较大的比生长速率,并且硝化作用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8.
通过VDI滤料模拟测试装置、SEM等先进仪器对PPS覆膜滤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了常规PPS和PPS覆膜滤料性能,列举了其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情况,阐明PPS覆膜滤料优异的过滤性能及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9.
张涛  乐云  黄有亮 《四川环境》2013,32(1):124-128
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PCDM)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改革方案而提出,解决了CDM不能在小型和分散项目中的应用问题,但PCDM项目在物理边界、参与方、方法学使用等方面与CDM项目有一定的区别.采用案例研究表明,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城市交通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市政水系统和城市照明系统等一些项目符合PCDM的基本条件、方法学和额外性等要求.可以大型城市或省级地区为物理边界开发PCDM项目.但是应用中需解决基准线、较高开发成本及较大的开发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基于定位观测,研究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秋茄(Kandelia obovate,KO)、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AC)、以及秋茄+桐花树(KA)混交等3种植被恢复下沉积物磷形态、酶活性以及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并与养蛏滩涂(恢复前,SC)进行了比较,以评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沉积物磷库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19年后,3种恢复模式下沉积物全磷(TP)和无机磷(IP)含量相较恢复前均呈上升趋势,其中KA最高,SC最低;而沉积物有机磷(OP)含量在不同恢复模式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恢复模式下,IP均是沉积物磷的主要形态,占TP的60%~73%;其中,沉积物氢氧化钠提取磷(NaOH-P)和盐酸提取磷(HCl-P)在KA处理下明显高于恢复前(SC).(2)与恢复前相比,不同恢复模式下沉积物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明显增加,总体表现为AC>KA>KO>SC,但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并无明显差异.(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恢复模式下沉积物磷含量变化主要受酶活性(特别是碱性磷酸酶)及环境因子(pH、有机质、全氮等)的综合影响.泉州湾河口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