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472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180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分析了螺旋压力机打击时冲量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冲量矩的计算方法.所得结论可供振动分析、隔振设计及进行机器基础的土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Determinationofpolychlorinatedbiphenylcongenersinenvironmentalsamples¥ChuShaogang;YangChun;XuXiaobai(ResearchCenterforEco-Env...  相似文献   
13.
潜流式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去除舍碳有机污染物。但一般对舍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弱。针对这一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提高污水中氮去除率的方法。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基质来构造湿地系统.通过增加一些必要的工程措施和改变一些管理手段如间歇运作及其他方法可增加湿地系统内部的溶解氧量来创造去除氮所需环境.还可通过对湿地系统进行工艺优化设计等措施来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程序。概述了环境影响货币化的3大类,共10种常用方法。运用人力资本法估算广州市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损失达169 14亿元。  相似文献   
15.
燃煤的烟气脱硫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脱硫技术.对燃煤电厂而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FGD将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方法.文章对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烟气脱硫装置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需要装设脱硫装置的燃煤火力发电厂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尾钉”为例 ,分析高温合金的难切削工艺特点 ,设计合理可行的冷挤压工艺  相似文献   
17.
BP神经网络在降水酸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南昌市城市大气中SO2、NOX、TSP等浓度数据及降尘数据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降雨酸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不仅能较好地反映致酸因素与降水酸度的相互关系,而且预测精度也高于多元回归等模型。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缺氧生物筛选——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设计要求。该技术用在造纸废水处理工程上作为主要的生化处理单元,可抑制丝状菌繁殖,避免污泥膨胀,而且还具有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等特点,实际工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Tessier分级提取法依次提取了上海白龙港排污口附近潮滩沉积物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 ,结果表明 :Cu、Pb、Fe、Zn、Cr在沉积物中均以残渣态为主 ,Mn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 ,占到总量的 5 0 %左右 ;秋季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发生形态迁移与转化 ,在低潮滩沉积物中 ,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发生分解以后 ,一部分向上覆水发生了迁移和扩散 ;Cu、Pb、Fe、Mn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Zn、Cr在沉积物中也表现出相似的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We report results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MiniCAM 1.0. The model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full range of climate change implications of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cost effective,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These technologies are shown to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future magnitude and rate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We fi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ssumptions developed by a group of ‘bottom-up’ modelers for the LEESS scenarios into a ‘top-down’ model, the Edmonds-Reilly-Barns Model, leads to ‘top down’ emissions trajectorie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LEESS.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is to reduce annual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use to levels which stabiliz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below 550 ppmv. While all energy technologies play roles,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biomass energy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 greenhouse related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and in particular sulfur dioxide, is found to be important. We find that the consideration of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coupled to rapid reductions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leads to higher global mean temperatures prior to 2050 than in the reference case. This result is due to the short-term cooling impact of sulfate aerosols, which dominates the long-term warming impact of CO2 and CH4 in the years prior to 2050. We also show that damage calculations which use only mean global temperature and income may be underestimating damages by up to a factor of five. Disaggregating income reduces this to a factor of two, still a major error. Finally, the role of the discount rate is shown to be extraordinarily important to technology prefe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