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9篇
  免费   1295篇
  国内免费   2542篇
安全科学   1260篇
废物处理   184篇
环保管理   768篇
综合类   6446篇
基础理论   1174篇
污染及防治   586篇
评价与监测   501篇
社会与环境   649篇
灾害及防治   44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696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以2种典型的污染排放源(点污染源和线污染源)为基础,提出排污窗口的概念,通过参数转换分解源强对污染扩散进行研究。首先在高斯污染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对非持续性污染源强建模,然后以某烟囱的周期性排污分析,检验排污窗口设置的合理性。对于单双号限行的窗口性质的污染排放研究中,首先对交通流建立线污染扩散模型,然后融合元胞自动机(9元胞互影响)模拟区域多角度污染的扩散平衡,最后对"单双号限行"下北京市不同区域空气质量指标进行分析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排污窗口能够减轻污染程度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依据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连续3年对杭州城区环境空气中二英(PCDD/Fs)采样分析结果得知,杭州城区环境空气中二英毒性当量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13~0.55 pg TEQ/m3,均值为0.34 pg TEQ/m3。城区环境空气中二英浓度季节变化不显著,夏季略低于冬季;城区范围内不同功能区之间二英浓度差别不显著;连续3年监测结果未显现二英年度变化趋势。沙尘暴天气环境空气中二英浓度显著增高,日常天气和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天气环境空气中二英形态分布存在明显区别,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期间八氯代二苯并-对-二英(OCDD)占总质量浓度比例显著提高。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24个监测结果聚类分析发现,杭州城区环境空气中二英的同类物分布具有明显的“源”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83.
Frequent monitoring and relatively high fines are usually necessary to bring about impro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but more challenging for many countries with limited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s to put them into practice. This paper developed a three-group model of a state-dependent enforcement in a repeated game to improve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under limited inspection capacities. A certain number of firms are grouped (group 1, group 2, group 3) for different supervision intensity (e.g., the order of inspection prob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each group is p 1?<?p 2?<?p 3) based on thei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 optimal policy parameters, such as inspection probability of each group and the probability that a firm found in compliance is moved to a better reputation group, were obtained as the basis for regulator’s policy mak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three-group inspection regim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ompliance rate as compared with static enforcement with the same monitoring probability. Among the number of firms in each group under steady state conditions, group 2 had the most, group 1 was the second, and group 3 had the smalles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a three-group reputation example provided a good experiment for the model. The results giv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olicy makers with inspection capacity constraints to achieve higher compliance rate.  相似文献   
984.
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系统地总结了计算毒理学和化合物环境行为模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二者的概念、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计算毒理学和化合物环境行为模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展望了计算毒理学和化合物环境行为模拟在环境研究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5.
建立DPX快速吸附萃取、程序升温(PTV)大体积进样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SIM模式同时测定水中19种多溴联苯(PBBs)单体的方法。该方法在PBBs质量浓度1~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19种PBBs单体检出限为0.147~0.23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6.61%~10.5%,加标回收率为61.5%~82.6%。  相似文献   
986.
阐述了我国及其他国家环境监测市场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在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方面的探索;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建立适合国情的监测总体格局;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监管中的作用;强化对社会监测机构监管力度;提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力。  相似文献   
987.
使用商品化弗罗里硅土小柱对废水中的Aroclor进行净化。比较了不同极性洗脱溶剂和洗脱体积下弗罗里硅土小柱的净化效果。采用1 g/6 mL的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时,洗脱液体积大于8.0 mL,洗脱完全,未有目标物质被检出。淋洗溶剂的极性改变,对初始洗脱体积(0~3.0 mL)的洗脱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极性的增加,目标物的回收率随之增加,但是共流出的干扰物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88.
以天津市河道、水库为研究对象,在藻类增殖期采用连续流动法与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对水体中总氮进行比对监测,同时分析水中藻类分类和藻细胞密度。试验表明:虽然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的结果精密度基本相同,但二者之间的系统误差存在显著差异,连续流动法较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的测定结果低5.4%。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结果的相对偏差与水体中藻细胞密度呈正相关性,当水体中藻细胞密度﹥2.41×108L-1时,对连续流动法测定总氮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相对偏差超过标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89.
2013年4月在广州市区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观测,对其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测得的VOC总平均混合比为41.35×10~(-9),表现为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利用PMF解析出观测时段内影响广州市区的9个VOCs主要来源,各源占比情况依次为:LPG排放老化VOC汽油挥发石化、未知源汽油车排放油漆溶剂柴油车排放天然源;与机动车相关和工业相关的来源分别占到了大气VOCs的46.8%和21.0%。  相似文献   
990.
环境中苯并(a)芘监测技术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BaP是引起人们各类癌症的主要诱发物.叙述了环境中BaP的来源及其浓度状况,列举了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中的BaP含量的浓度限值,论述了环境水中和空气中BaP的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分析测定及定量监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监测BaP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