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某大型超市为对象,采用社会力模型Evac对超市建模,研究了两种疏散诱导措施对超市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人群对紧急疏散出口的熟悉度,能够减小超市出入口的疏散压力,缩短对超市人群拥挤情况下的疏散时间.货架朝向对人员疏散也有重要的诱导作用,当货架方向与超市出入口垂直时,会诱导更多的人选择出入口进行疏散,加重各出口使用率的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效果,通过一体化装置组合人工湿地工艺可实现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64.73%、98.30%、72.87%,出水稳定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先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列举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提出相应对策,重点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正在重构。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政府监管处于核心位置。本文分析了政府监管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中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环境监管体系的改革框架。研究认为:中长期环境监管体系改革面临新的形势。深化环境监管体系改革,强化国家的监管职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抓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厘清改革方法论,增强改革系统性、集成性,统筹推进责任体系和问责机制、机构改革、政策工具三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铝和三氯化铁对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研究发现,不调节原水pH值,硫酸铝投加量为600 mg/L或三氯化铁投加量为300mg/L时,混凝后废水的COD<150 mg/L,色度<50倍,出水均符合现阶段排放标准.混凝剂比较发现,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相当,但硫酸铝混凝的成本低于三氯化铁....  相似文献   
16.
<正>火灾条件下电缆燃烧烟气的毒性分析对于电缆火灾安全研究非常重要。为了研究典型电缆燃烧烟气的组分及毒性大小定量,通过搭建试验装置并进行实验研究。对采集的实验数据采用FED模型进行了烟气的毒性评价,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组分烟气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烟气毒性评价方法与FED模型分析结果趋于一致,但此方法可以揭示出更多有用信息用以指导电缆火灾危险性评价。研究为电缆燃烧烟气的毒性效应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氯碱行业含汞废水含汞量为1~ 1500mg/L,主要形态为HgCl2,采用“混凝反应+有机管式膜”技术,出水汞含量低于0.005mg/L.  相似文献   
18.
乳化液的破乳与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混凝破乳处理乳化废液的实验参数,考察了混凝出水的可生化性。结果表明,PBT混凝剂,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CODcr和油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0%与99%以上,混凝出水BOD5/CODcr可达0.42-0.46;间歇曝气实验及呼吸耗氧速率曲线表明,PBT混凝出水,宜进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氮肥工业半水煤气泄漏问题,以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燃烧爆炸理论为基础,运用FLUENT软件对半水煤气在不同自然风风速作用下的扩散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比较下游半水煤气各组分体积分数来判断半水煤气的危险爆炸范围以及致死浓度区域.结果表明,当风速为0.5 m/s时,泄漏的危险性气体在自身动量和浮力的作用下缓慢扩散,能够达到爆炸极限或者致死浓度的范围均较小;而当风速达到5 m/s时,圆柱绕流产生的漩涡开始脱落,并携带大量有害气体向下游扩散,致使发生爆炸危险性的区域和致死浓度区域均有所扩大;当风速继续增大到10 m/s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区域和致死浓度区域范围因空气的稀释作用增强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