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77篇 |
免费 | 478篇 |
国内免费 | 9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7篇 |
废物处理 | 121篇 |
环保管理 | 217篇 |
综合类 | 1575篇 |
基础理论 | 559篇 |
污染及防治 | 925篇 |
评价与监测 | 141篇 |
社会与环境 | 116篇 |
灾害及防治 | 1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48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185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259篇 |
2012年 | 212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212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702.
Liumeng Pan Liping Lu Jingpeng Wang Cunwu Zheng Yujie Fu Siyuan Xiao Yating Jin Shulin Zhuang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17,15(4):673-678
The fungicide difenoconazole has been frequently detect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soils and surface waters, causing increasingly public concern due to toxicological properties. Although systemic triazole fungicides can inhibit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many CYP450 isozymes, how difenoconazole affects the human CYP3A4 still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We thu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ifenoconazole on normal mRNA express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human CYP3A4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western blot,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osure to difenoconazole from 0.01 to 0.5 μM for 24 h down-regulates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human CYP3A4 in HepG2 cells. We also found that difenoconazole could inhibit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human CYP3A4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ode. The IC50 of difenoconazole for inhibition of CYP3A4 activity is 0.41 µM, showing a stronger inhibitor in comparison with ketoconazole. Overall,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e potential risk of difenoconazole for the disruption of human CYP3A4. 相似文献
703.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果实中的萌发抑制物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许多研究表明 ,抑制物的存在是导致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种子具有很长的休眠期 .通过对果实中抑制物质的初步分离 ,结果显示 ,除内果皮和胚乳外 ,其果肉中也存在大量抑制物 ,其抑制活性分别为果肉>内果皮 >胚乳 .果肉提取物经柱层析得到 2 4个组分 ,绝大部分组分具有抑制作用 .内果皮和胚乳提取物经系统溶剂法分离 ,结果表明 ,内果皮中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醚相、乙酸乙酯相和甲醇相中 ,胚乳中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甲醇相和乙醚相中 .大量抑制物质的存在是珙桐种子休眠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 4参 17 相似文献
704.
本文采用摇瓶法测定了14各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应用线性溶剂化相关方法获得的相关方程,能更好地预测测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的水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705.
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97,(3)
采集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有代表性土壤样品347个,测定了其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范围038~1269mg/kg,平均为238mg/kg。地区分布是南低北高,以淮北宿州和阜阳地区为最高,平均含量在3mg/kg以上。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水溶性氟含量顺序是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石灰土、粗骨土。不同母质土壤水溶性氟含量顺序是古黄土性河湖相沉积物>黄泛冲积物>紫色砂岩>下蜀黄土>石灰岩>酸性结晶岩风化物>河流冲积物。土壤水溶性氟含量与土壤pH呈正相关。pH高的黄泛冲积物和古黄土性河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含水溶性氟多,该土壤地区发生氟中毒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06.
以北京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度火烧1年后林下植被(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叶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与对照样地相比,重度火烧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极显著降低(P <0.01),但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Pielou指数虽呈下降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 0.05);草本层除Pielou指数外,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增加(P <0.05).(2)重度火烧样地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厚度(LT)、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含量(LCC)、叶磷含量(LPC)均高于对照样地,而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叶片氮磷比(N:P)、叶绿素含量(CHL)低于对照样地,除灌木层LPC和N:P及草本层SLA、LCC和LPC外,其他各叶功能性状在火烧与对照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对于不同生活型而言,对照样地的LDMC、LNC、LCC、CHL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重度火烧后差异不显著;LT、SLA在重度火烧和对照样地上均呈现显著差异;而LPC、N:P在重度火烧与对照样地上均无显著差异.(3)重度火烧后1年,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功能性状均仅与土壤含水率、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在油松人工林重度火烧后1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降低,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增加,灌草层的各叶功能性状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图4参45) 相似文献
707.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就太平沟小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绘制了SD模型流程图,编制了SD模型程序,经微机模拟仿真,确定了“综合型”发展为该流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为该类型区小而域经济建设及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08.
709.
一体化间歇曝气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采取特殊的沉淀区构造,改变了活性污泥的循环流动方式,通过间歇曝气,反应区交替处于好氧/缺氧状态,达到了有机物高效去除、高效硝化反硝化及控制污泥膨胀的效果.该方法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能耗低、流程简洁和操作管理方便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一体化中小型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10.
设施农业营养废液具有氮和磷营养元素含量高、碳元素少、病原菌多的特点,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因此排放前需经过适当净化处理。为此,采用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设施农业营养废液进行处理,重点研究了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营养废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大肠杆菌、总磷、总氮和总有机碳(TOC)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电流密度为1.78mA/cm2、电解时间为30min、超滤压力为0.16 MPa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99.88%、99.76%、47.59%、28.72%。因此,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设施农业营养废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