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611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回顾了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程,总结了经验,介绍了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评价世界各国生态现代化的水平,进而提出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这个研究报告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一生态现代化,为此我国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走综合生态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2.
针对国标回流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消耗时间长,分析费用高等不足,研究了微波消解法测定垃圾渗滤液的试验方法.通过微波消解功率、消解时间、催化剂用量等试验,确定了微波消解测定渗滤液CODCr的最佳条件.该方法具有省时间、省试剂、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
影响安全生产状况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为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安全生产状况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安全生产状况的规律性作了分析研究。然后选取了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7个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分析了各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程度,得出该时期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的影响其次,科技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度较小的结论,并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内在原因。提出了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
HSE管理体系的基层安全教育培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教育培训是石油行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基础性工作,扎实开展基层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综合素质,增强事故防范能力,防止发生不安全行为,才能真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本文从七个方面介绍基层安全教育培训的一些方法与实践,针对性强、实用性好,并已在基层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新疆准东煤田大气降尘中Hg含量分析与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煤矿为研究区,通过测定研究区内8个采样点(点1为背景点)大气降尘中Hg元素的含量,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内的大气降尘进行重金属汞污染等级和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与背景点相比,位于煤矿区上风向的采样点基本不受煤矿区开采过程中Hg的影响,下风向的采样点均受到煤矿区开采过程中Hg的影响,总体来看,研究区内大气降尘已受到Hg的污染;2研究区所有大气采样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g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大气降尘中Hg含量相对较高的点8和点9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强,风险所占比率为25%。说明受矿区煤矿开采影响,Hg的潜在生态风险在下风向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6.
对出芽短梗霉无色素突变株Aureobasidium pullulans UVMU3-1产耐热性胞外漆酶活性物质培养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分子量大小、热稳定性及对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蔗糖、NaNO_3为UVMU3-1产耐热性胞外漆酶活性物质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产酶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66.5 g·L~(-1),NaNO_338.4 g·L~(-1),NaCl 1.08 g·L~(-1),酵母浸粉0.2 g·L~(-1),KH_2PO_41 g·L~(-1),pH=6.0.影响UVMU3-1产耐热性胞外漆酶活性物质的因素依次为:起始pH蔗糖NaClNaNO_3,培养7 d时产生最大酶活(94.81 U·L~(-1)),比对照提高3.85倍.其分子量小于1000 D,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煮沸30 min后高温酶活仍残留72.50%.粗酶液(7.5 U·L~(-1))与三苯甲烷类代表性染料孔雀石绿和结晶紫75℃反应5 min后,脱色率分别为76.3%、77.5%,反应35 min后脱色率分别达到96.3%、95.3%.  相似文献   
97.
以焦化行业中典型企业——徐州某焦化生产企业年产100万t捣固焦生产线项目为例,采用新的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式对项目环境风险进行定量的预测评价,在环境风险定量预测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同类焦化行业环境风险预测及防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相比中温(35 ℃)厌氧消化,高温(55 ℃)厌氧消化中微生物代谢活性强,处理效率高,且无害化水平高,适合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及 利用.但由于厨余垃圾易降解,有机质含量高,水解速率快,极易在厌氧消化前期出现酸积累现象,这种现象在高温厌氧消化中更为显著,从而严重制约着高温厌氧消化的应用.本研究探究了零价铁(ZVI)对高温厌氧消化过程酸化现象的消除和控制,并对投加ZVI后不同含固率下 厌氧反应器严重酸化现象缓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含固率为4%、6%的反应器在ZVI的促进作用下很快恢复产沼,甲烷产率相较低负荷反应器分别提高了52.05%、10.51%.含固率为8%的投加ZVI反应器在经历一个月的延滞期后也消除了“过酸化”,甲烷含量稳定在60%以上, 甲烷产率达到270.40 mL·g-1.以加ZVI反应器沼液作为接种物的H-ICS反应器能够降低氢分压,但未能消除“过酸化”.含固率为10%的反应器在反应结束后仍处于酸化状态.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所有外加ZVI的反应器中嗜氢产甲烷菌是绝对的优势菌.在恢复产沼的H-ZVI反应器以细菌Defluviitoga产生的乙酸盐、CO2、H2和丁酸转化来的乙酸为底物,嗜氢产甲烷菌Methanothermobacter作为唯一优势产甲烷古菌,与互营乙酸氧化菌Syntrophaceticus相互作用,实现互营乙酸氧化产甲烷(SAO-HM)途径,恢复产甲烷代谢.  相似文献   
99.
焦林申  张敏  秦萧  孔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8):2004-2017
对空置住房进行精准感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华北X县2019年全县居民用电大数据构建了一种精准的空置识别和空置率计算模型。结果显示:该县出现过空置的住房占比高达33.81%,年空置率为21.64%;月空置率在一年中随月份小幅规律波动,波谷出现在2月和8月,波峰出现在5月和11月;村空置率具有空间自相关属性,县城为空置率高值集聚区;全年性空置为1931种空置节律模式中最主要的一种。将空置成因归纳为举家迁移和入城团聚等新流动模式促使全年空置和春节空置增多;扩展家庭内部住房过滤引发老旧住房空置;县城住房城镇化导致中心城区出现空置。应重视空置识别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作用,客观看待乡村住房空置现象,高度警惕县城的高空置率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湖北省超级站2019年10~11月的臭氧、NOx(=NO+NO2)和102种VOCs物质的小时数据分析了军运会期间臭氧污染变化;基于DSMACC箱型模式模拟不同VOCs和NOx浓度下臭氧的光化学生成敏感性;采用PMF模型对前体物VOCs进行源解析,并估算不同源类的臭氧生成潜势.结果显示,军运会保障前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最大MDA8:219.51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保障期臭氧MDA8浓度(135.11μg/m3)明显下降,保障后浓度回升(140.98μg/m3).军运会保障前中期臭氧浓度的差异受气象条件影响更明显,而保障后臭氧浓度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前体物浓度的大幅增加.根据DSMACC模拟的EKMA曲线,武汉市军运会期间臭氧的光化学生成主要受VOCs浓度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对VOCs进行源解析,结果显示,保障前VOCs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的源类是燃烧源、石油化工和机动车,分别占23.0%、22.8%和22.5%;保障期间VOCs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38.4%)和燃烧源(25.5%);保障后则主要是石油化工(32.6%)和燃料挥发(25.7%).三个阶段对比发现,军运会的保障方案对石油化工源减排效果明显,但对机动车和燃烧源排放的限制效果并不显著.武汉市应该更注重对燃烧、燃料挥发和机动车排放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