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15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1459篇
安全科学   829篇
废物处理   1742篇
环保管理   4045篇
综合类   5737篇
基础理论   8103篇
环境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7528篇
评价与监测   2142篇
社会与环境   2121篇
灾害及防治   243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801篇
  2017年   1711篇
  2016年   1666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1792篇
  2012年   1322篇
  2011年   2443篇
  2010年   1541篇
  2009年   1569篇
  2008年   1899篇
  2007年   2218篇
  2006年   899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763篇
  2001年   828篇
  2000年   668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43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60篇
  1985年   155篇
  1984年   210篇
  1983年   164篇
  1982年   177篇
  1981年   162篇
  1980年   135篇
  1979年   153篇
  1978年   97篇
  1977年   99篇
  1975年   96篇
  1974年   102篇
  1972年   10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混合重金属对硝化颗粒污泥毒性作用的析因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测定了Cu2 、Zn2 和Cd2 对硝化颗粒污泥的单一毒性,采用析因实验研究了二元和三元重金属混合体系对硝化颗粒污泥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Cu2 、Zn2 和Cd2 的2 h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95.23、62.11和12.48 mg/L,由析因实验所得的响应曲面模型具有较好的优度(其R2>0.95),能够对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很好地进行预测,析因实验可以用于环境领域混合体系联合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2.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由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而成的厌氧-好氧工艺用于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SS平均值为1000 mg/L,COD为10 000 mg/L,NH3-N为500 mg/L时,出水浊度、COD和NH3-N分别为3 NTU、500 mg/L以及10 mg/L以下,去除率分别为98%、95%和98%以上.  相似文献   
963.
环境绩效审计的作用之一就是检查投入到环境治理上的资金到底发挥了多大的效益.本研究以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效益审计案例为基础,提出环境效益评估的程序,将条件评估法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审计案例中,分析了无锡市居民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和对周边房产的支付意愿,并计算出五里湖水环境改善的效益和周边房产的增值效益.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最后,对条件评估法在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政府环境审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4.
地下渗滤在大学园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  孙理密 《环境工程》2007,25(3):96-98
地下渗滤工艺是土地生态处理系统的一种类型,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且能耗低、净化效果好。在此介绍了地下渗滤处理污水系统在大学园区的应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结合园区绿地建设不仅可行,而且处理水质优于回用标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65.
采油废水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威 《环境工程》2007,25(5):40-43
采油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含盐量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可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近年来国内外采油废水的特点和处理技术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各类处理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6.
上海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集了上海市区和郊区春季和夏季的大气PM2.5样品,分析了市区和郊区春夏2季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规律,使用PIXE(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分析技术获得S、K、Ca、Ti、Cr、Mn、Fe、Ni、Cu、Zn、As、Se、Br、Sr、Pb等15种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上海PM2.5中化学元素的质量浓度在春季(5038.6ng·m-3)比在夏季(3810.6ng·m-3)高,春季郊区(2528.9ng·m-3)和市区(2509.7ng·m-3)PM2.5中化学元素的质量浓度相当,夏季市区样品(1674.2ng·m-3)中化学元素质量浓度的总量比郊区(2136.3 ng·m-3)的低,但来自人为污染的化学元素(Cr、Mn、Ti、Ni、Cu、Zn、As、Br、Sr、Pb)在市区PM2.5中的含量较高;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显示,上海PM2.5主要由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颗粒、生物质颗粒和不明物质组成,质粒DNA评价揭示上海市区PM2.5比郊区的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市区样品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和较多的烟尘集合体.  相似文献   
967.
对1980-2007年广东沿海赤潮灾害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赤潮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赤潮肇事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东沿海赤潮灾害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赤潮高发季节由过去的春季扩展到春夏秋冬季;赤潮发生海域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鱼毒性藻类和有毒藻越来越频繁地引发赤潮;引发赤潮灾害的生物种类不断增多,由甲藻和硅藻引发的赤潮减少,而由针胞藻类、定鞭藻类和纤毛虫类引发的赤潮明显增多.研究表明,赤潮生物种类繁多和日益增多的海洋污染可能是广东沿海赤潮灾害频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8.
安全网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适用于建筑工地等高处作业.安全网对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安监局、国家质监总局分别把该产品列为LA和QS管理产品.由于安全网质量要求至关重要,国家已制订出安全网的相关检验标准.其中安全网的耐冲击性能是安全网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本文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对安全网的耐冲击性试验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69.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五氯酚及其钠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处理水样,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样品中五氯酚及其钠盐,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方法在1.00μg/L~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0μg/L和5.00μg/L,空白水样五氯酚钠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9.8%~98.4%,5次平行试验测定结果的RSD为5.5%~10.7%...  相似文献   
970.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model at the industrial park level. It suggests four approaches to water management: first, direct water reuse among users; second, water reuse among users by blending with freshwater; third, water reuse between users and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nd fourth, groundwater recharge by reclaimed wastewater or other feasible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overall water efficiency. The model results in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thodology for optimizing water resources within an industrial park, seeking potential water reuse among industries, and incorporating the size and cost of reclaimed wastewater delivery systems. A case study is employed to test the model’s feasibility.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optimized water use network is also carried out, showing the potential water and cost sav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