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侧面安全气囊对老年乘员损伤防护效率的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轿车在发生侧面碰撞事故时侧面安全气囊展开时对老年乘员损伤的防护效率,采用Hypermesh、LS-DYNA和ls-prepost软件建立仿真模型,研究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事故后汽车有、无侧面可展开的安全气囊和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对后排60岁以上的老年乘员头、胸部损伤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老年乘员由于骨量流失,更加容易发生骨折,并造成机体内脏的损伤,现有的轿车侧面安全气囊在配合安全带同时使用时虽然能提升乘客损伤的防护效率,但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乘员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应对侧面安全气囊做适当的改进,采用缓冲性能更好的材料或增大其体积来更好地保护老年乘员。  相似文献   
192.
基于Landsat 8 OLI数据的树种类型分布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种分布是林业调查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遥感影像中对树种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收集2016年3月美国陆地卫星影像(Landsat 8 OLI)数据,提出基于知识库的图像膨胀分类方法,结合不同树种类型分布点的影像像元灰度与影像不同波段的重新排列,对杉类、松类、竹类与阔叶树类4个类型提取分布信息,结合地面验证坐标点进行精度评价,同时与专家知识分类法比较。结果显示图像膨胀法结合了地物分布特征与光谱信息,在Landsat 8 OLI影像中是可行的,并提高了精度,整体精度为83.01%,Kappa系数为0.77,与专家知识分类法相比分别提高了8.25%、0.11。该研究为快速精确地使用Landsat 8 OLI影像提取树种分布信息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3.
添加几种秸秆并淹水对海南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淹水条件下,不同种类的秸秆对退化菜地土壤修复过程中土壤N_2O和CH_4排放及其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试验设大豆秸秆、花生秸秆、甘蔗渣、水稻秸秆和空白5个处理,试验培养条件为土壤淹水和30℃.结果表明,添加大豆秸秆、花生秸秆和水稻秸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且能快速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添加大豆秸秆、花生秸秆、甘蔗渣均能显著降低土壤N_2O的排放,其中,大豆秸秆的减排效果最佳.但添加大豆秸秆、花生秸秆、水稻秸秆会促进CH_4大量排放,从而导致综合温室效应增加.花生秸秆处理增加的综合温室效应最大,其次是水稻秸秆处理.甘蔗渣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显著低于空白,但甘蔗渣处理对土壤改良效果不佳,其不能快速创造强还原条件,未能提高pH与速效钾等.比较4种材料,添加大豆秸秆增加的综合温室效应较小,且改良土壤效果较佳,更适合作为强还原灭菌法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94.
采用PHREEQC对Pu在西南某低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高放处置库五一检测井和三号井地下水中的种态及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pH、pE和离子浓度对Pu在地下水溶液中的影响分布。结果表明:Pu在地下水中主要以Ⅳ价的Pu(OH)_4和Pu(OH)_3~+为主,其次有少量Ⅴ价的PuO_2~+存在。pE和pH对Pu在地下水中的种态存在影响较大,强酸环境中溶液主要以Pu(Ⅲ)存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溶液主要以Pu(Ⅳ)存在。离子浓度对Pu在地下水中的种态有一定影响,主要原因是CO_3~(2-)和SO_4~(2-)易与Pu结合形成新的络合物。因此,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选址与安全评价工作等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地下水溶液的离子浓度、pH和pE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5.
葛潇霄  田昆  郭雪莲  王胜龙  赖建东 《生态环境》2011,20(12):1846-1852
选取纳帕海常见湿地植物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和水葱(Scirpus validus)]及其生长土壤为对象,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3个不同氮输入水平[0g-m^2(对照,NO)、20g-m^2(N20)、40g-m^2。(N40)]对茭草和水葱湿地土壤氨挥发和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输入促进了茭草和水葱湿地土壤氨挥发化作用,增加了湿地土壤氨挥发的累积量。适量的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氨挥发促进显著。在培养前期适量氮输入下的氨挥发积累量高于高水平氮输入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后期适量氮输入下的积累量明显下降;而高水半氮输入处理下氨挥发积累量的明显增加,适量氮输入下茭草氨挥发积累大于水葱。氮输入增强了菱草和水葱湿地土壤反硝化作用,加快了反硝化N2O的排放。适量的氮输入促进茭草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损失量增加明显,培养的前期的适量氮输入处理下的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N2O的排放增强不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高水平氮输入处理下的反硝化损失量越明显,并且水葱较茭草更为明显。后期适量氮输入下的反硝化损失速率和反硝化损失量高于高水平氮输入,适量氮输入较高水平氮输人促进明显,高水平的氮输入限制了反硝化损失,反硝化N2O的排放总量下降,土壤中氮富集增大。  相似文献   
196.
一株氯氰菊酯降解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雅安市售砖茶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氯氰菊酯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YAT,根据其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将该菌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YAT在PD培养基中168 h内对50 mg·L-1氯氰菊酯的降解率为54.83%,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动力学研究表明,菌株YAT降解氯氰菊酯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测试的底物(氯氰菊酯)浓度、温度、pH范围内,氯氰菊酯半衰期为85.750~281.958 h,较高温度及偏碱性条件有利于氯氰菊酯的降解,底物浓度越高,其半衰期越长.此外,菌株YAT对50 mg·L-1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120 h降解率分别为27.53%、58.00%、53.23%和25.34%.  相似文献   
197.
海洋微藻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以4种游离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唯一氮源,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及常见种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特性、光合特征及对氨基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以无机氮源硝氮、氨氮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菌条件下,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可以利用多种游离氨基酸快速生长,而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在以游离氨基酸为唯一氮源条件下不能维持生长.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在丙氨酸中的生长速率最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次之,甘氨酸最低.氨基酸处理组的Fv/Fm值在培养后期降幅小、降速慢,且高于无机氮处理组.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对丙氨酸的最大吸收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分别为3.32、0.41pmol·cell-1·h-1和6.99和20.54pmol·L-1.因此,海洋微藻对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具有更广的氮营养生态位,在近海有机污染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更容易形成优势甚至暴发赤潮.  相似文献   
198.
199.
浅层气的存在严重影响海底地层的稳定性。嘉甬跨海高铁大桥修建前期,在对海盐西线位进行初勘过程中, 桥位中心海域频繁遭遇浅层气。在勘探、物化试验分析等基础上,探讨了桥位浅层气富含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层沉积及浅层气分布和成因,分析了大桥工程建设各阶段可能遭遇的浅层气灾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 该区域地层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气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至下更新统冲海相黏性土及砂土,其中砂土层为主要储气层,气体属于典型的未受重大次生作用影响的原生型早期生物成因气;提出跨海桥梁工程浅层气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可为浅层气海域的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0.
针对当前含银废液综合回收利用率低,以及不当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亲核取代、酰氯酰化、缩合反应制得一种全新结构硫杂冠醚7,10-二硫杂苯并-18-冠-6(硫杂冠醚3,Thia18C6),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X-射线衍射单晶进行了结构表征,进而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考察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萃取能力.结果表明,在单一体系下,Thia18C6对银离子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萃取能力,萃取率可达97.68%,而在多种杂质离子(Cu~(2+)、Pb~(2+)、Zn~(2+)和Ni~(2+))共存的复杂体系中,Thia18C6对银离子表现出了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