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辟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边际油田的高效和经济开发是提高油气后续发展能力。保障油气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基础较薄弱.在“十一五”期间尚不具备开发深水油气的条件。因此“十一五”期间需针对我圈海域特点选择部分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实现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由近海向深水的技术转移。为实现全海域资源开发提供高技术支撑。本文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为对象.从海洋油气资源及其勘探开发状况、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图象及社会经济需求筹方面进行内外部环境条件分析.提出了我国海洋油气资源技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对制约我国该技术领域和相关油气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国外垄断技术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32.
废水污染物总量监测中采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武江  连兵  李珉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4):238-240,249
通过对21家有代表性的废水污染源进行现场采样、排放曲线分析、采样频率优化的研究,确定总量监测中采样频率优化结果,为污染源总量控制监测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3.
为有效遏制我国目前伤亡事故的多发趋势和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对事故发生的特点与致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事故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和相互制约关系,理清了管理、物质、环境和人为因素在事故形成与发生时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对导致事故多发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理论剖析,从而发现了事故规律,为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针对某萤石矿的薄脉急倾斜采空区,提出“V型”切槽顶板闭合法,即应用爆破技术在采空区上盘实施“V型”切槽,引起采空区闭合或形成自然平衡拱,从而消除上部采空区.借助材料力学推导了“V型”槽凿岩爆破位置的设计方法.应用有限元仿真了该采空区处理方法的力学原理.结果表明,“V型”切槽能引起采空区上盘向下盘移动,从而引起采空区闭合或形成自然平衡拱.该采空区处理方法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35.
采用粉煤灰(FA)和Ca(OH)2水合制得的高活性吸收剂作为二氧化硫的干法脱硫剂,重点研究了两种粉煤灰(电除尘灰和湿式水膜除尘灰)在同一配比、同一水合温度、同一水合时间下的脱硫效率,结果表明:电除尘灰比湿式水膜除尘灰脱硫效率高,并且电除尘的脱硫效率略微低于活性炭,同时介绍了粉煤灰的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36.
37.
磷对赤潮生物塔马亚历山大藻的增殖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塔马亚历山大藻进行了一次性培养,探讨藻体对磷酸的利用和溶生无机磷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浓度为4.0和4.5μmol/L时,藻细胞生长快,叶绿素含量高,能维持较高速度的增。而在高P浓度(5.0μmol/L下,灌细胞生长受抑制,当P源耗尽时,藻体逐渐消讯。  相似文献   
38.
华北地区冬半年空气污染天气客观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利用2013—2016年冬半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空气污染资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采用PC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T-mode)客观分型方法对华北地区冬半年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天气分型,并探究不同月份不同天气型对应的空气污染状况及污染气象参数分布特征,进而从污染气象学的角度揭示重污染潜势天气型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冬半年海平面气压场共对应9种天气类型,其中,5型(均压场型)、6型(高压内部型)和8型(高压后部型)为3种重污染潜势天气型,冬半年对应的PM_(2.5)均值浓度分别为144.11、136.99和148.26μg·m~(-3),而1型(T型高压前部型)和3型(低压底部型)为两种清洁天气型,冬半年对应的PM_(2.5)均值浓度分别为97.12和80.83μg·m~(-3);重污染潜势天气型对应的边界层结构呈现出稳定能量大、混合层厚度和通风系数小的大气层结稳定的静稳天气特征,其能够反映大气污染潜势;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同一天气型,其在不同月份对污染物的扩散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污染潜势天气型研究中分月份进行.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及大气重污染预报预警的客观化、自动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纳米乳化油原位修复硝酸盐污染地下水过程中产气对含水介质渗透性的影响,以硝酸盐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活性污泥滤液接种,分别以纳米乳化油、吐温80和司盘80为碳源开展硝酸盐降解批实验研究,探讨和评估硝酸盐降解及降解过程中的产气情况.结果显示,纳米乳化油、吐温80和司盘80均能促进硝氮的降解,在实验的100d内,共完成7个周期硝酸盐氮的有效去除,总去除率分别为79.5%、63.8%和68.8%.在硝酸盐氮降解过程中,受厌氧发酵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各反应体系中均有气体生成,只有活性污泥反应体系中主要产气成分是CO2,未加碳源和分别加3种碳源的4个反应体系(都添加活性污泥和硝酸盐)中主要产气成分是CO2、N2.其中,添加纳米乳化油的反应体系U型管产气量最大,为47.73mL;受碳源厌氧发酵的影响,添加司盘80反应体系总产气量最大,为205.34mL.纳米乳化油反应体系次之,吐温80反应体系最小.根据三氮的变化,结合纳米乳化油反应体系理论与实际产气对比显示,在纳米乳化油强化硝酸盐反硝化过程中,18.8%纳米乳化油厌氧发酵产生CO2,95.4%硝氮反硝化生成N2.  相似文献   
40.
在分析比较前人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波消解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含量.对几种常见态氮溶液进行消解,如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在确定消解时间后,作出校准曲线,并进行精密度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消解完全、精密度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