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为治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隐患,管控其风险大小,基于证据对瓦斯爆炸事故隐患进行了系统辨识,利用逻辑图分析了隐患之间的耦合关系和风险演化路径;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自身的严重性以及受体的暴露程度3个方面对瓦斯爆炸风险进行表征,并提出三维风险矩阵对事故风险进行分级评价。该方法可以为瓦斯爆炸事故隐患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设计事故预防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2.
尿素固相反应得到石墨相氮化碳(g-C3N4),石墨(G)被氧化制得氧化石墨(GO),GO被还原制得石墨烯(RGO),通过3种复合方法分别制得g-C3N4/RGO材料.通过对污染物亚甲基蓝、罗丹明B和甲基橙的降解,考察了g-C3N4与GO不同复合比9.7:1、9.3:1、9:1、8:1和6.7:1对光催化剂g-C3N4/RGO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物对污染物的选择性降解.用X-射线衍射谱(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C3N4与GO混合-水合肼还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g-C3N4/RGO,时间最短,产量较高,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最佳,说明该方法较好.另外,当g-C3N4与GO的质量比为9.7:1时,制备的g-C3N4/RGO降解效果最佳.还有,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最佳,罗丹明B次之,甲基橙最差.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在光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羟基自由基起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3.
碳达峰政策体系建设的思路与重点任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面临巨大压力,需要系统研究构建碳达峰政策体系,为碳达峰提供政策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碳达峰相关政策实施情况,探讨了碳达峰政策创新思路,提出了碳达峰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以及政策实施保障。以减污降碳为主线,推进低碳发展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统筹融合,构建完善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涵盖行业部门、重点区域地区、减排相关方的,多手段类型相结合的碳达峰政策体系,促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和低碳发展,有效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与关键举措的顺利落地。从建立健全碳排放总量控制考评制度、加快构建排污许可证与碳排放管控协同制度、深化能源资源价格机制改革、全面推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重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4.
南四湖流域产水量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功能的空间化和定量化评估,对流域水资源管理、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流域水生态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南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13年土地利用、降水、蒸散以及土壤属性等基础地理数据,以InVEST模型为基础,评估和模拟南四湖流域近25 a的产水量,并采用ArcGIS分析产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变化趋势,探讨了降水、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口、土地利用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社会经济因素与产水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南四湖流域生态系统产水功能区。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产水量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东北部等山区、丘陵地区产水量高,西部平原地区产水相对较低;受自然地理要素影响,流域产水量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GDP、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异。近25 a来,流域产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且产水量峰值区域由东北部向偏南地区转移,最低值区由西部向中部地区转移。降水、海拔和坡度等地理环境与产水量的空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降水量的相关程度最强;人口、GDP等社会经济数据与产水量变化也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等不透水层增加,促进了流域产水量。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水资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05.
微生物产生EPS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重金属阳离子的作用较为明显,但其对应的阴离子的作用仍不明确.研究了SO42-、NO3-和Cl-对应的3种Cd(Ⅱ)化合物胁迫/诱导下Alcaligenes faecalis EPS的产量、组分变化及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0 mg·L-1 Cd(NO32的胁迫效果最为明显,EPS产量达到109.17 mg·g-1,其中蛋白质含量达到89.46 mg·g-1,较Control-EPS提高50%以上.在此条件下,Cd(NO32-EPS对Cd(Ⅱ)吸附量最高,达到300.20 mg·g-1,较胁迫前增加41.83%.三维荧光(3D-EEM)、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胁迫后的EPS,尤其是Cd(NO32-EPS中C?O、C-O/C-N含量增幅明显,在吸附Cd(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Cd(NO32胁迫/诱导下,Alcaligenes faecalis可产生特异EP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本文为制备生物制剂以处理含重金属废水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