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安全科学   270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904篇
基础理论   252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三峡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三峡水库蓄水后 ,库水位将在 14 5~ 175m范围内波动 ,动水压力和水的软化作用是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规范要求采用不平衡推力法 ,但在考虑库水位下降产生的渗透力时 ,对渗流浸润线的确定缺乏理论依据 ,更没有实测数据的支持。为此 ,笔者运用一维的布辛内斯克方程 ,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库水位下降和暴雨作用下滑坡渗流浸润线的变化规律 ;建立了渗流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评价模型 ;分析降速、渗透系数、暴雨等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2.
应用TVS-2000ST型红外热象仪对在135mm×78mm×120mm的长方罐中含水油品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动态壁温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小尺度油罐,一维热传导的理论是可行的。另外,发现在扬沸前夕油层的温度梯度并不下降,而总的温度值下降,这有助于理解扬沸形成的物理过程和正确地预报扬沸。  相似文献   
923.
本文通过对数字时间序列分析中最大熵谱法的研究,给出了分辨率比传统谱方法高得多的功率谱,并在扬沸火灾监测预报方面建立了扬沸前兆噪声的工程识别模型。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改进的最大熵谱法,并通过研究热混合层的脉动温度和湍流撞击射流的脉动速度的谱结构,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4.
密云水库上游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密云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北京境内)的污染状况作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密云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重金属污染以Cr和Hg为主,丰亡牛河上游为污染最严重地区,清水河上游、潮河下游放马峪地区、德田沟-崎峰茶地区受Cr元素轻度污染。这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金属矿山不合理堆放的尾砂及废矿石等人为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925.
王健旭  宋联吉  廖方俊  田静 《四川环境》2007,26(5):44-47,69
对中、小型电炉除尘系统的设计进行一些探讨,并为设计出造价低廉、维护简便、操作简单、运行费用节约的电炉除尘系统提出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926.
由一则事故新闻所折射出的应急救援问题引发,简述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形势,并就当前应急救援行动中存在的问题逐项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27.
建筑物火灾中人的疏散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基于高层建筑物火灾危害性和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特点,提出疏散方式的类型———疏散至建筑物外安全地和就地避难的疏散方式,并讨论疏散方式确定的方法;针对我国火灾研究的现状,确定模型模拟法为可行之法;讨论模型模拟法确定疏散方式的原理,在模型模拟法中,就危险状态发生时间、疏散开始时间和疏散时间的确定进行了讨论;把疏散方式确定的原理应用于一座20层的宾馆火灾,得出其疏散方式为应在第12层设置避难层。  相似文献   
928.
紫外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娜  罗彬  廖激  但德忠 《四川环境》2006,25(1):84-87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COD是一种不用化学试剂、对样品无须加热消解、快速、简洁、元二次污染的绿色技术。本文对此技术的原理、相关概念、特点、进展、技术难点及应用前景作了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929.
尾矿库安全评价中的科学问题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尾矿库的安全稳定在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尾矿库安全评价应该研究坝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安全状况,评价尾矿库的安全等级。本文立足于尾矿库工程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尾矿库安全评价中应该涉及的科学问题,并对其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尾矿库安全评价应该采用的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定量评价方法。本文认为排水不良和地震液化是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应该在评价过程中给予重点的关注和研究。此外,在尾矿库的安全评价中,应更多地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上述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30.
煤矸石山修复的碳减排效益——以阳泉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矸石山由于其堆积物的高含碳量和高自燃风险,是一类巨大的碳排放源,其温室气体排放亟需有效控制。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过程,生态系统各部分中的碳储量及其变化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煤矸石堆积侵占土地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的研究至今还没有报道。文章以阳泉矿区煤矸石山为例,计算了煤矸石堆存带来的潜在碳排放量及其导致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阳泉矿区煤矸石山堆存碳密度超过了其覆盖的当地原本自然生态系统碳储存密度的1000倍,二氧化碳排放风险很高。截止到2006年,阳泉矿区不到300hm2的矸石山已自燃排放超过3.26Mt碳当量的二氧化碳,还有潜在碳排放量15.1Mt,此外矸石堆积还造成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约13.12kt的碳损失。煤矸石山的生态修复能够防止自燃,固定煤矸石中的大量碳,还可以增加煤矸石山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有着很好的碳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