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1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833篇
安全科学   383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201篇
综合类   2053篇
基础理论   517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接种菌剂和外加能源对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接种菌剂和外加能源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7d,添加接种菌剂的物料升温累积值为66.0℃.d,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8.3℃.d)大261%;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水分去除率(27.33%)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8.56%)提高了8.77百分点;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挥发性固体(VS)降解率(20.90%)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2.31%)高8.59百分点;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减重率(18.67%)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0.80%)高7.87百分点。(2)试验8d,添加外加能源的升温累积值(69.5℃.d)比不加外加能源(46.2℃.d)大50.43%;添加外加能源物料的水分去除率(33.50%)比不加外加能源(28.56%)高4.94百分点;添加外加能源的物料VS降解率(22.62%)比不加外加能源(19.67%)高2.95百分点;添加外加能源物料的减重率(19.56%)比不加外加能源(17.87%)高1.69百分点。  相似文献   
972.
淀山湖地处上海的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淀山湖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淀山湖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二氯甲烷为主。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AQUATOX模型对淀山湖水体中二氯甲烷进行模拟,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旨在构建基于AQUATOX模型的水环境中有机物浓度模拟方法及风险评价的研究体系。结果显示,淀山湖中的二氯甲烷尚处于安全范围,但是需要加强观测,避免高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3.
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2010年杭州市空气颗粒物的监测数据及2002、2006、2008年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对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浓度、化学组分与污染来源等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空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近年来杭州市PM10浓度有所下降,但一类功能区PM10仍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要求(≤0.04mg/m3),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空气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机动车尾气尘等产生的二次粒子污染相对严重;煤烟尘对杭州市PM10的贡献率下降明显,城市扬尘、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的贡献率有所增加,是杭州市PM10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74.
Acid neutraliz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Norther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re is an increasing concern over the impact of human-related emissions on the aci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However, few measure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so far to clarify the acid-neutralization of precipitation on a regional scale. Under a network of 10 sites across Northern China operated during a 3-year period from December 2007 to November 2010, a total of 1118 rain and snow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f this total, 28% was acid precipitation with pH < 5.6. Out of these acid samples, 53% were found heavily acidic with pH value below 5.0, indicating significantly high levels of acidification of precipitation. Most of the acidity of precipitation was caused by H2SO4 and HNO3, 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 being 72% and 28%,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of HNO3 to precipitation acidity will be enhanced due to the increasing NO(x) and stable SO2 emissions in future. Neutralization factors for K+, NH4+, Ca2+, Na+, and Mg2+ were estimated as 0.06, 0.71, 0.72, 0.15, and 0.13,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urther quantified higher NH4+ and Ca2+ contribution to the neutralization process, but the dominant neutralizing agent varied from site to site. The neutralization was less pronounced in the rural than urban areas, probably due to different levels of alkaline species, which strongly buffered the acidity. Presence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basic ions wa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high pH of precipitation with annual volume-weighted mean (VWM) values larger than 5.6 at several sites. It was estimated that in the absence of buffering ions, for the given concentration of SO4(2-) and NO3-, the annual VWM pH of precipitation would have been recorded around 3.5 across Northern China. This feature suggested that emissions of particles and gaseous NH3 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target areas.  相似文献   
975.
以封闭性水体上海崇明岛赢东村南湖为对象,从2010年8月到2011年9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观测,分析了2种不同形态水体(线型水体和面型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和浮游植物生物量,探讨了水体形态对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型水体的紊动较弱,在水温适宜时更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而面型水体的紊动相对较强,浮游植物生长受到一定限制;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在封闭性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消过程可能是引起水体营养盐含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封闭性水体的水体形态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及营养盐浓度存在较大影响。鉴于此,在进行景观水体规划、设计及城市河道改造时,应该在水体形态的选择上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76.
“十二五”及2020年电力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地把握未来10年的电力需求走势是做好电力规划、安排电力建设的重要基础.考虑到不同部门电力需求具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和机制,本文把全社会用电量分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用电、工业用电、建筑业用电和服务业用电等五个部分,构建、拟合不同的电力需求方程,预测电力需求.预测的主要结果是:“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率约为7.8%,2015年用电量超过6万亿kWh,“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6.1%,2020年用电量接近8.2万亿kWh.未来10年,单位产值用电量将逐步下降,电力消费增长率将低于GDP增长率,电力需求弹性分别为0.84和0.72.电力需求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到2020年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为20%左右,工业用电比重将从当前的73%下降到2020年的63%.  相似文献   
977.
通过编制江西省2002年包含环境账户的社会经济核算矩阵(ESAM)研究了江西省征收排污费与分类实施氮磷营养盐减排补贴对18个产业生产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减排调控方案对各产业产值的边际影响存在差异。总体上看,除部分服务业,调整氮磷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对各部门生产收益的整体影响并不大,氮磷排放越少的产业受调控影响的产值变化较大;而调整氮(或磷)营养盐的减排补贴对各产业生产收益的边际影响较为显著,氮(或磷)排放越多的产业生产收益增加幅度越大,污染治理部门及其他氮(或磷)排放不太相关的产业生产收益变化甚微。综合比较3种减排调控方案,实施氮磷营养盐减排补贴对江西省产业发展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78.
为探寻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借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选择丽江及厦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3个时相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究了厦门市和丽江盆地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87~2007年厦门市景观格局演变明显,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从1987年的67.9 km2增加到2007年的284.2 km2,而耕地面积则从1987年的729.0 km2减少到2007年的442.7 km2。1989~2006年丽江盆地建设用地从1989年的1140 km2增加到2006年的25.39 km2,耕地面积从1989年的137.48 km2增加到2000年的154.72 km2,2006年又降到146 km2,先升后降,呈明显波动。两个城市扩展的途径类似:主要通过侵蚀耕地为主要特征。景观格局演变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对旅游业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79.
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物场地的管理方法,探索了我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的程序:从疑似污染场地的申报建档、疑似污染场地的初步调查、场地的危害分级、污染场地的详细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到污染场地的治理修复,以及贯穿场地管理始终的环境监测.在上述管理程序中还缺失危害分级的方法,其他步骤已有相关技术文件支持.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其中场地危害分级的方法:即根据污染源是否存在,污染物的性质、赋存状态、迁移性、含量水平,周围是否有敏感目标及其类型,分成不同的危害级别和管理级别,并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江苏省八家氯丹、灭蚁灵生产企业场地为例,经初步调查和危害分级,将8个场地分为3类:B类场地(有1个场地)环境介质中无超标污染物检出,但场地上的有害废弃物需要处置;C类场地(包括3个场地)局部有超标污染物检出,但场地不具备详细调查采样和修复的条件,需要对污染区进行隔离处置,以降低人体健康风险;还有D类场地(包括4个场地)需要详细采样以确定污染范围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最后一类4个场地进一步调查评估的结果,并考虑到场地实施修复的经费、技术可行性及场地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决定优先对其中1个场地实施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980.
本文以长势良好且树龄相同的木兰科植物白兰花(Michelia alba.DC)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用模拟酸雨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其在模拟酸雨胁迫下的抗氧化酶系统和丙二醛(MD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2.0酸雨比pH3.0和pH4.0对白兰花的影响更大,到第六次喷施酸雨时,SOD、POD、CAT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各处理MDA含量在第六次处理时达到最高值,且均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酸雨胁迫对白兰花的影响较大,白兰花在酸雨胁迫下抗逆性和耐受性较弱,其结果为酸雨控制区选择城市绿化植物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