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69篇
废物处理   162篇
环保管理   626篇
综合类   363篇
基础理论   743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80篇
评价与监测   223篇
社会与环境   11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7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10篇
  197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退化的半干旱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的积累--危险和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都议定书>意味着新的可能性:人类将把生物圈作为碳库进行管理.无论从环境还是社会经济的观点来看,把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碳库是最合适可行的.非洲地区退化的生态系统显著受益于土地管理的改善(碳积累计划的一部分).在非洲有大面积的这样的农业生态系统,对它们的恢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同意UNEP的观点:<气候变化公约>、<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相互之间将会产生潜在而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调查了苏丹半干旱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含量增加的潜力,发现延长休耕期将使土壤碳增加,而农业边缘区转变成牧场后碳储量将在100年内恢复到天然萨王纳的80%.碳增汇带来的经济收益将会对这些农业生态系统的家庭经济产生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33.
34.
Insecticides in health,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39.
由于受到众多因素大规模作用的影响,高纬度地区生态系统的变化异常活跃.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各种全球变化过程都在影响着可更新林木资源持续生产和当地社会赖以生存的动植物资源丰度.本文对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生态系统的一些新认识及其(所包含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并对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所采取的必要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生态系统面临各种变化和干扰时系统管理的焦点应该从系统的恢复转移到系统功能的维系上来.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是确保生态系统在经历干扰和重组时能够进行重组和发展,这一作用应该在系统管理与相关的方针政策中得到重视.强调应重新考虑现在的生态保护区的概念以发展一些动态的管理方法,使生态系统在面临环境变化时能够进行可持续的管理.而高纬度地区一些土著人习惯性的生态保护区的特点与那些对保护区进行动态保护的观点往往是一致的.针对高纬度地区动态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从非传统的观点方面为其提供了经验例证.这些非传统的观点与看法可能会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和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潜力.  相似文献   
40.
Panorpa vulgaris   has become a model insect for testing theories of sexual selection. This contribution summarizes that which has been learned in recent years and presents new data that clearly show that the mating system of P. vulgaris is not simply a resource-defense polygyny, as has previously been thought. In P. vulgaris neither the pattern in food exploitation nor the ratio of variance in the lifetim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the two sexe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expected in resource defense polygynous mating systems. Lifetime mating du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ximate determinant of male fitness. Males employing alternative mating tactics obtain copulations of varying dur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following sequence: saliva secretion  1  food offering  1  no gift. The number of salivary masses which males provide to females during their lifetime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lifetime condition index. The condition index depends on the fighting prowess of males and their ability to find food items. Thus saliva secretion of Panorpa is considered a Zahavian handicap, which can serve as an honest quality indicator used by mating females. Our results confirm four main predictions of the indicator model of the theory of sexual selection: (a) the indicator signals high ecological quality of its bearer, (b) the indicator value increases with phenotypic quality, (c) the indicator valu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genetic quality affecting offspring fitness in a natural selection context, and (d) the quality indicator is more costly for low- than for high-quality individuals. The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of the mating pattern and the sperm competition mechanism in P. vulgari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the way in which sexual selection creates and maintains sperm mix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a promiscuous ma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