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601篇
安全科学   235篇
废物处理   848篇
环保管理   1390篇
综合类   2254篇
基础理论   3401篇
污染及防治   2210篇
评价与监测   1122篇
社会与环境   990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540篇
  2017年   1456篇
  2016年   127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1534篇
  2010年   846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1022篇
  2007年   138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信息系统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原理和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经济条件,以大连湾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了排放入海湾的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涉及系统建设的原则,数据类型,软件,硬件,用户界面和功能。为我国海湾污染物控制工作提供经济实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2.
根据大窑湾后6个泊位疏浚工程本底调查和疏浚监测结果,借助因子分析探讨了疏浚前后水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找出了控制污染物分布的主要因子,评价了疏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应用线性和非线性法求解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苯甲酸类化合物在水体中不同时间的生化需氧量,用线性和非线性合法对化合物生物降解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各化合物2个数值不同的安全生化需氧量、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和生物降解滞后期。根据各化合物2种不同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所得到的生化需氧量拟合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相比较,发现用非线性法拟合得到的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化合物真实生物降解规律,因此用非线性法拟合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动态变化,比用线性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84.
于2002年1~7月份在抚顺市区四个点位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样品,经分析后获得了可吸入颗粒物组分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即采暖期PM10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高于非采暖期,工业区PM10样品中的Fe、Zn、Pb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点位,反映了其工业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5.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预评价的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结合建设项目劳动安全预评价的工作实践 ,分析了安全预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介绍了首都经贸大学劳动安全卫生评价中心在安全预评价工作中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预评价质量的建议 ,努力寻求一条使安全预评价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
The reestablisment of autochthonous plant species is an essential strategy for recovering degraded areas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two reafforestation methods involving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compost addition on soil quality parameters and Rhamnus lycioides seedling growth. The nutrient content (NPK)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dehydrogenase, urease, protease-BAA, acid phosphatase and β-glucosidase) increased and bulk density decreased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with the organic amendment. Biomass C of 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 by at least 240%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soil afte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post addition +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Both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composted organic residue addition increased R. lycioides seedling growth in the same proportion. In the short term, we conclud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reafforestation methods not only enhan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R. lycioides seedlings, but also improves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87.
支持灾害管理决策的咨询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少中国大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失,运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支持灾害管理决策的咨询信息系统(DMDSCIS)。灾害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DLDBMS)是这一咨询信息系统的知识基础和信息来源。本文论述了“DLDBMS”和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灾害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灾害事实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外减灾法规超文本检索系统”的作用、设计思想、构成、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8.
关于沥青烟尘治理的工业安全与卫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阳极生产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诸多污染物中沥青烟尘对人类生存的危害最大 ,是企业和政府强化治理的重点。笔者结合某铝厂的技术改造工程 ,对沥青烟尘的治理加以讨论 ,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可靠的净化技术作为治理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以保证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在技改过程中 ,严格按照所涉及的安全生产规程和标准 ,把它们作为技术改造设计原则、安全防范措施、工业卫生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
We draw on the economic,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amily business literatures to explain why the effects of family on family firms makes this governance form theoretically distinct from those of public and private non‐family firms. Our thesis is that parental altruism, when combined with private ownership and owner‐management, influences the ability of the firm's owner‐manager to exercise self‐control, which, in turn, can expose some family firms to conflicts rooted in the agency threats of moral hazard, hold‐up, and adverse selection. We then discuss why some other family firms are able to minimize these dark side threats and thereby attain altruism's brighter side. Finally, we discuss how altruism's influence changes over time as ownership becomes dispersed among family members and across generation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