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8篇 |
免费 | 499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5篇 |
废物处理 | 64篇 |
环保管理 | 128篇 |
综合类 | 817篇 |
基础理论 | 241篇 |
污染及防治 | 473篇 |
评价与监测 | 59篇 |
社会与环境 | 57篇 |
灾害及防治 | 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We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and removal mechanism of removing 2-chlorobiphenyl(2-Cl BP)from soil–water system using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 impregnated with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reactive activated carbon or RAC).The RAC sampl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the liquid precipitation method.The mesoporous GAC based RAC with low iron content(1.32%) exhibited higher 2-Cl BP removal efficiency(54.6%) in the water phase.The result of Langmuir–Hinshelwood kinetic model implied that the different molecular structures between 2-Cl BP and trichloroethylene(TCE) resulted in more difference in dechlorination reaction rates on RAC than adsorption capacities.Compared to removing2-Cl BP in the water phase,RAC removed the 2-Cl BP more slowly in the soil phase due to the significant external mass transfer resistance.However,in the soil phase,a better removal capacity of RAC was observed than its base GAC because the chemical dechlorination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otal removal process for 2-Cl BP.This important result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RAC for removing 2-Cl BP in the soil phase.Although reducing the total RAC removal rate of 2-Cl BP,soil organic matter(SOM),especially the soft carbon,also served as an electron transfer medium to promote the dechlorination of 2-Cl BP in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322.
分析了2006-2009年北京环境信访数据,结果显示:北京的环境信访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和噪声问题方面,两者分别占信访总量的60%和34%。大气污染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锅炉烟尘、餐饮油烟、扬尘以及异味等。噪声问题主要是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以及交通噪声等。环境信访量的区域分布与污染源的数量以及人口密度相关。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占全市环境信访的一半以上,发展新区和城市核心区比例分别为26%和13%,生态涵养区仅占4%。从区县分布来看,朝阳区和丰台区比例最高,分别占全市的20%和17%;远郊区县比例相对较低,延庆县不足1%。不同季节污染源排放强度及居民生活规律的差异造成北京环境信访量夏季高、冬季低,8月份信访量是2月份的5倍。奥运前,北京环境信访量不断攀升,其后有所回落,但近几年集中信访突出. 相似文献
323.
324.
在GIS和RS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以青岛市为例,研究了市域尺度下的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市NPP值为0~288 g·m-2·a-2,林地NPP值较高,耕地次之,建成区等区域最小.在小尺度区域内,NPP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NPP模块在数据获取上比较容易,仅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陆地植被NPP进行计算,实际应用可操作性强.30 m分辨率植被NPP计算值更适宜于在市级小尺度区域内应用. 相似文献
325.
326.
327.
以厨余垃圾干湿压榨分离-水热炭化技术的工程应用为研究对象,评估工程的运行效能,分析单位厨余垃圾处理的能耗情况,核算厨余垃圾处理成本。结果表明:该厨余垃圾处理工程日均处理量为115.32 t/d,厨余垃圾平均减量化率达到60.31%。厨余垃圾经干湿压榨分离-水热炭化处理得到的产物为干垃圾和水热炭,含水量分别为68.41%和35.92%,低位热值分别为5029.61 J/g和14424.80 J/g,与未处理的厨余垃圾相比,其燃烧性能大幅提升。厨余垃圾处理的单位能耗为46.26 kW·h/t,其中压榨处理环节的能耗只占总能耗的10.54%,水热炭化处理环节能耗占比最高,达到了72.14%。每吨厨余垃圾的处理成本为386.56元,水热炭化处理的成本占总成本的41.69%。该工程有效地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产物在制备垃圾衍生燃料、吸附材料、生物碳基肥料以及土壤改良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城市厨余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提供提供了可靠的设计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28.
329.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多指标多因素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兰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的变化规律及其给人群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减少和消除城市大气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的卫生学依据和防治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的严重污染、已对人群的健康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中,对健康产生急性毒性作用的主要是气相污染物,其次是尘。就室内污染来讲,家庭燃煤和吸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危险因子,因此,防治和研究气相污染物对人群健康产生的综合危害,应提到与防治尘污染的同等位置上。 相似文献
330.
以不同来源的水溶性有机物(DOM)为供试材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DOM电子转移能力及其与荧光峰强度的关系.采用库仑安培法测定DOM电子转移能力,其中测得的电子接受能力为635.6~1 049.3μmol.(g.C)-1,电子供给能力为27.3~42.3μmol.(g.C)-1.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DOM电化学活性,发现其氧化还原电位在-731~-996 mV(vs.Ag/AgCl)之间.经过电位跃阶法三次氧化还原循环后电子转移能力仍可维持在232.1~897.2μmol.(g.C)-1之间,电子循环率为36.7%~78.2%,说明DOM具有重复利用、反复转移电子的特性.采用荧光激发发射光谱法(EEMS)测定DOM的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并比较其与DOM电子转移能力的关系,发现DOM的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与DOM的电子循环率具有显著相关(r2=0.92).实验结果为理解DOM在元素循环、污染物降解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