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69篇 |
免费 | 1451篇 |
国内免费 | 430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17篇 |
废物处理 | 780篇 |
环保管理 | 1139篇 |
综合类 | 7329篇 |
基础理论 | 2517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4694篇 |
评价与监测 | 595篇 |
社会与环境 | 520篇 |
灾害及防治 | 6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342篇 |
2022年 | 739篇 |
2021年 | 577篇 |
2020年 | 473篇 |
2019年 | 441篇 |
2018年 | 507篇 |
2017年 | 625篇 |
2016年 | 739篇 |
2015年 | 910篇 |
2014年 | 1036篇 |
2013年 | 1332篇 |
2012年 | 1232篇 |
2011年 | 1208篇 |
2010年 | 957篇 |
2009年 | 889篇 |
2008年 | 963篇 |
2007年 | 824篇 |
2006年 | 741篇 |
2005年 | 538篇 |
2004年 | 398篇 |
2003年 | 446篇 |
2002年 | 415篇 |
2001年 | 340篇 |
2000年 | 369篇 |
1999年 | 316篇 |
1998年 | 299篇 |
1997年 | 300篇 |
1996年 | 271篇 |
1995年 | 209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135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9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胡敏素对污染土壤中Cu、Pb生物有效性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胡敏素可显著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当投加2%的胡敏素5 d后,土壤中重金属Cu2+和Pb2+的浸出浓度分别下降45.16%和56.97%,并且投加胡敏素10 d后对重金属的钝化基本达到稳定。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可显著提高胡敏酸对Pb的钝化效果,浸出浓度分别下降了29.36%、23.57%和28.69%,但对Cu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投加2%的胡敏素钝化处理30 d后土壤中交换态铜和铅的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15.68%和15.79%下降到了0.48%和1.22%,而有机态铜和铅的比例则由5.35%和10.93%上升到了13.24%和27.32%。因此,采用胡敏素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3.
以红枣核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制备了活性炭,研究了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采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及FT-IR等手段对活性炭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所得活性炭收率为42.1%,碘吸附值为1 086 mg·g-1,BET比表面积达1 096 m2·g-1,总孔容为0.603 cm3·g-1,平均孔径为2.200 nm,活性炭表面具有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通过Langmuir、Freundlich、Redlich-Peterson、Toth和Temkin等吸附等温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表明Redlich-Peterson和Toth 3参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动力学研究表明枣核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04.
Sulfur poisoning of V_2O_5/BaSO_4–TiO_2(VBT),V_2O_5/WO_3–TiO_2(VWT) and V_2O_5/BaSO_4–WO_3–TiO_2(VBWT) catalysts was performed in wet air at 350℃ for 3 hr,and activitie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_x with NH_3 were evaluated for 200–500℃.The VBT catalyst showed higher NO_x conversions after sulfur poisoning than the other two catalysts.The introduction of barium sulfate contributed to strong acid sites for the as-received catalyst,and eliminated the redox cycle of active vanadium oxide to some extent,which resulted in a certain loss of activity.Readily decomposable sulfate species formed on VBT-S instead of inactive sulfates on VWT-S.These decomposable sulfate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trong acid sites significantly.Some sulfate species escaped during catalyst preparation and barium sulfate was reproduced during sulfur poisoning,which protects vanadia from sulfur oxide attachment to a great extent.Consequently,the VBT catalyst exhibited the best resistance to sulfur poisoning. 相似文献
205.
石化工业区的大气无组织排放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以西固炼化基地为例,根据2014年特征污染物NMHC、H2S、NH3的区域质量浓度监测值,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对西固炼化基地的特征污染物无组织源强进行估算,其中以炼油厂为最大,分别为NMHC 258.54 kg·h-1、H2S 4.76 kg·h-1、NH3 37.18 kg·h-1。基于AERMOD模式预测特征污染物对区域敏感点的影响,根据污染物的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反算出相应的管控方案,结果显示炼油厂的各项特征污染物削减量最大,分别为NMHC 1 086 t·a-1、H2S 33 t·a-1、NH3172 t·a-1,为主要管控对象。针对西固炼化基地特征污染物主要排放源,按近、中、长期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为城区大型炼化基地大气无组织排放的治理工作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6.
采用UASB-缺氧好氧-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以印染纯棉纤维、涤纶、腈纶和棉混纺织物为主的综合性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控制UASB反应器水力负荷为0.4 m3·(m2·h)-1(冬季反应器温度低于15℃时降至0.3 m3·(m2·h)-1)、UASB进水pH=7.0~8.0、活性污泥A反应器DO=0.5~0.8 mg·L-1、B反应器DO=0.2 mg·L-1、接触氧化反应器采用渐减曝气且气水比12:1、混凝剂PAC(配制浓度10%)和PAM(配制浓度0.1%)投加1.2 mL·L-1和0.9 mL·L-1、絮凝30 min,可以实现COD、色度、氮和硫化物的同步去除,出水指标达到并优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的直接排放标准,处理效果好。同时,工艺直接运行成本仅为0.624元·m-3废水,普遍低于同类印染废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207.
为探讨咪唑类离子液体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Cl])对酵母细胞的增殖生长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C8mim][Cl]处理酵母细胞,研究离子液体对酵母细胞增殖和菌落形成的影响,通过测定酵母细胞外液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判断膜通透性的大小和[C8mim][Cl]对细胞膜性结构的损伤。结果显示,0.1 mmol·L-1的[C8mim][Cl]延长了酵母细胞到达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在6~9 h之间对酵母细胞的增殖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1 mmol·L-1的[C8mim][Cl]使酵母细胞增殖不能到达对数生长期,对酵母细胞的增殖一直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小菌落的数量增多。当平板内[C8mim][Cl]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完全抑制了菌落的形成。[C8mim][Cl]处理酵母细胞后,细胞外液中OD280、OD260的值显著升高。研究表明,细胞膜等膜性结构通透性的增加是离子液体[C8mim][Cl]抑制酵母细胞增殖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8.
Introduction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 (PAHs)arewidespreadenvironmentalpollutantsintheatmosphere.Theyaregeneratedinthecombustion .Themajorsourcesidentifiedincludefossilfuels,vehiculartraffic,industrialprocesses,smokinganddomesticheating (Peltonen ,1995) .T… 相似文献
209.
在活动流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溶质运移控制方程,研究了流场分形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采用4组染色示踪试验资料,分析了活动流场模型模拟土壤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宏观非均匀特征的适用性.模拟分析表明,活动流场模型能较准确地捕捉到土壤中的优先流特别是不稳定流的宏观运动特征;土壤存在大孔隙结构的情况下,水流和溶质将更快的迁移到深层土壤,活动流场模型模拟计算的入渗深度偏小,但大于连续性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当土壤中的大孔隙结构较少时,活动流场模型模拟预测的土壤含水率分布和溶质浓度分布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