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4篇 |
免费 | 895篇 |
国内免费 | 184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60篇 |
废物处理 | 103篇 |
环保管理 | 411篇 |
综合类 | 4046篇 |
基础理论 | 680篇 |
污染及防治 | 448篇 |
评价与监测 | 278篇 |
社会与环境 | 265篇 |
灾害及防治 | 2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375篇 |
2021年 | 389篇 |
2020年 | 487篇 |
2019年 | 308篇 |
2018年 | 326篇 |
2017年 | 358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341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377篇 |
2012年 | 474篇 |
2011年 | 404篇 |
2010年 | 419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331篇 |
2007年 | 369篇 |
2006年 | 322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176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天津永定新河沉积物中多卤联苯的污染水平和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天津市永定新河沉积物和同步采集的溞体内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PBBs)含量,初步评价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经归一化处理后,在永定新河沉积物中主要检出的18种PCBs和14种PBBs总含量分别为492.4~3251.9ng·g-1和429.7~2950.0ng·g-1(以有机碳计),而在溞体内PCBs和PBBs的总含量分别是301.8~1765.4ng·g-1和309.7~1987.8ng·g-1(以脂肪计).计算得到的PCBs和PBBs沉积物生物富集系数(BSAF)分别在0.1~1.3和0.1~3.0之间,明显小于根据平衡分配模型的预测值和其他文献报道值.同时, BSAF数值与相应污染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ogKow)值之间无相关关系(p>0.08),且在不同采样点间的变异系数相差较大(20%~90%).研究结果还表明,与国内外已经发表数据相比,永定新河沉积物中PCBs和PBBs均处在较高污染水平,但是绝大部分目标污染物的BSAF数值偏低,沉积物结合态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相对较低,且在不同采样点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2.
根据太湖地区1/4°×1/6°经纬度网格的地表特征及α-HCH施用量,建立了一个基于同精度网格系统, 包含迁移和传输2个模块的质量平衡模型. 迁移模块使用逸度方法描述α-HCH在每一个网格的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过程,传输模块使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α-HCH在不同网格间的大气平流和水体径流. 模型模拟了α-HCH在研究区域开始施用至今(1952~2007年) α-HCH在5类4层土壤、气、水和底泥23个环境相中的积累、迁移和残留情况. 模拟值与实测α-HCH浓度对比验证表明两者吻合得很好. 环境温度是影响α-HCH在各环境介质中浓度的最重要因素. 模拟结果表明,在α-HCH使用时期,在土壤中的年积累趋势约为年使用量趋势的5.7%; 在停止使用后,其减少趋势为积累趋势的50%. 在α-HCH使用期间,太湖流域α-HCH的年使用量与其水-气界面沉积通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土-气界面通量则无显著相关性. α-HCH停止使用后,太湖流域水-气界面通量表现为向大气的挥发,且自1985年其年挥发通量大于土-气挥发通量. 底泥是α-HCH水-气界面挥发的主要补给源. 2007年太湖流域内α-HCH大气浓度普遍高于流域外大气浓度. 整个模拟时段α-HCH的主要输出途径是流出太湖地区,且以大气平流为主;其次的减少途径是在环境介质中的降解,其中土壤降解量占绝大部分. 2007年环境中残留的α-HCH为总使用量的0.005%,以土壤残留量为主,其次是底泥. 相似文献
103.
1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各国开发了相应的应急管理系统,为污染事故处置提供应对技术和决策支持。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情况、服务内容及特点,并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决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还田后的快速降解问题,本研究以棉花秸秆在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下的微生物降解为研究内容,通过对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拮抗试验、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对棉花秸秆降解的最优条件组合筛选试验、白腐真菌与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在田间降解秸秆的系列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两种菌株共存时不相互抑制菌丝生长,菌株之间不发生拮抗反应,可以对两种菌株进行复配形成棉花秸秆降解菌群;(2)根据L9(34)正交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温度、氮添加量、菌种类型和料水比这四种因素对棉花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效果,室内降解棉花秸秆在最优组合条件温度45℃、氮添加量3%、料水比1/2,复合菌群下的效果最好;(3)田间降解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降解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冬季低温和降雪等情况下,为期50 d的田间试验中复配菌组对棉花秸秆降解率达到29.93%。后续实验需要在考虑实际土壤磷素含量情况下,确定适合于棉花秸秆降解的磷素补充量来促进棉花秸秆在田间快速降解。本研究对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在田间的快速降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偶氮类染料刚果红水溶液的辐射降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60Co γ射线、电子束辐照刚果红水溶液,研究其降解行为.考察了刚果红水溶液辐照前后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刚果红的降解率及溶液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通过不同气氛饱和辐照,对比了各种活性粒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初始pH值、H2O2和TiO2的加入对刚果红水溶液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0 γ射线、电子束辐照是一种有效的去除水体中刚果红染料的方法,其降解效果在不同体系中均可以达到100%.高剂量下TOC去除率可以达到85.7%.H2O2和TiO2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刚果红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07.
Zn,Cu和Ni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固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化学固定剂处理被污泥中Zn,Cu和Ni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定技术.结果表明,石灰、硫化物和硅酸盐对Zn都有较好的稳定效果,硫化物对Cu的稳定效果较好,硅酸盐和石灰对Ni的稳定效果较好;对于被Zn,Cu和Ni污染的土壤,混合药剂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固定效果最佳.研究表明通过调解系统的pH和生成稳定化合物形态使土壤中Zn,Cu和Ni得以固定.通过硫化物 石灰化学固定处理,固定前后Zn,Cu和Ni的不稳定形态含量分别减少了69%,56%和59%. 相似文献
108.
The us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ata acquired with multiple satellite sensors has become a necessity in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agriculture,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LUCC) and chang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vegetation 10-day composite (VGT-S10) NDVI data with a 1 km×1 km resolution,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1982 to December 2011 and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AVHRR) Global Inventory Model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GIMMS) NDVI data with a 8 km×8 km resolution,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1998 to December 2006 were used. The VGT NDVI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2007 to 2011 was converted to the GIMMS NDVI for the same period. The vegetation trend during 1982 to 2011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extended NDVI data set.
Climate change has a large impact on the vegetation dynamics. A series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during 1982 to 2005. A multipl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valid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wo climatic factors and monthly maximum NDVI (MNDVI).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MNDVI and each climate factor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to describe the singular influence of each meteorological variab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emperature mad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vegetation growth in the whole Loess Plateau. Precipi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limatic factor that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MNDVI, particularly in arid and semi-arid environments. However, in some wet regions, precipitation is not a limiting factor on vegetation growth. 相似文献
109.
为解决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中PT(抽出处理)和PRB(渗透性反应墙)存在的一些不足,搭建了MET(多级强化地下水修复技术)小试装置,以NH4+-N为目标污染物,研究MET对地下水中NH4+-N的去除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力负荷为14.68 m3/(m2·d)、ρ(NH4+-N)为25.0 mg/L的条件下,装置连续运行45 d,NH4+-N去除率呈先降后升、平稳后再下降的趋势,平均值达90%以上.出水ρ(NH4+-N)平均值为2.0 mg/L,其中,硝化作用和微生物同化作用使ρ(NH4+-N)平均下降13.9和5.2mg/L,分别占进水ρ(NH4+-N)的54%和20%;植物作用、基质永久吸附作用和挥发作用分别使ρ(NH4+-N)下降2.9、0.7和0.7mg/L,占进水ρ(NH4+-N)的12%、3%和3%.综上,MET对地下水中NH4+-N的去除率可达90%,实现了高效去除NH4+-N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