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采用前置硫化法合成制备硫化纳米铁,研究其与过硫酸盐对硝基苯的联合降解效果,检测反应前后溶液中铁离子和TOC浓度变化,对反应前后的S-NZVI进行表征,分析S-NZVI和PS对NB的联合降解机制.以纳米硅胶溶液为胶结剂,以PS为活性成分,制备缓释PS溶胶,注入砂柱中扩散形成凝胶,与S-NZVI构成S-NZVI/PS组合反应带,研究其对模拟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效果.结果表明,S-NZVI能够高效去除NB并生成大量苯胺(AN),S-NZVI被PS氧化产生的Fe2+与PS组成活化过硫酸盐,对AN具有较好的降解和矿化效果.当NB浓度为100mg/L、S-NZVI和PS的投加量分别为0.5,2.5g/L时,NB去除率达91%,AN出水浓度为1.96mg/L,TOC去除率达64.09%.反应后S-NZVI的主要铁氧化产物为Fe3O4和FeO(OH).反应带实验结果表明,S-NZVI/PS组合反应带可有效去除地下水的NB并高效消减NB还原产生的AN,当进水中NB浓度为100mg/L,流量为0.4mL/min,注入S-NZVI含量为1200mg/L的浆液200mL,二氧化硅含量为30%、PS含量为12.5%的PS凝胶4.8g时,S-NZVI/PS组合反应带7d内对AN的去除率最高达97.6%,NB当量累计去除率为83.7%.  相似文献   
42.
于2017年3~4月首次对东海表层海水及大气中3种主要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SCs)即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2)的浓度分布进行观测,研究了海水中3种主要VSCs的相关性,并估算了3种VSCs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海水COS、DMS和CS2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0.4)、(6.8±6.8)和(0.6±0.4)nmol/L,总体来看东海表层水中3种VSCs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DMS与Chl-a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东海海水中DMS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DMS与CS2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2种物质的来源有着一定的共性.大气中COS、DMS和CS2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94.7±158.8)、(22.7±18.0)和(108.8±88.1)×10-12,分布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等陆源输入的影响.此外春季东海COS、DMS和CS2的海-气通量平均值分别为(4.0±3.4)、(25.8±33.8)和(2.6±2.9)μmol/(m2⋅d),表明春季东海是大气中3种VSCs重要的源.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雄安新区白洋淀科学清淤规划的重要性入手,提出水固交错带这一新型生态交错带研究的理念.重点关注由于沉积物形成过程和结构不同导致的污染物在水相、固相和气相及在水-固界面和水-气界面等区域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机制的差异,以及与其对应的特异性水生态和底栖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基于这一理念,结合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的需求,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弹性机制的生态空间重构"的工作设想.以此抛砖引玉,深入探讨沉积物-水微界面过程机制,以及相应的特殊宏观生态效应与污染控制,推动环境水质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44.
芦苇化感组分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水华或赤潮现象是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在近年来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研究了从芦苇PhragmitiscommunisTrin中分离得到的化感组分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生长特性的影响。在藻类的对数生长期向培养液中投加不同浓度的化感组分,分别测定并观察了培养期间受试藻种藻密度、藻细胞结构和群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化感组分在培养初期对斜生栅藻藻密度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4d)值为0.45mg·L-1,但在培养6d后,出现促进作用,且随投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斜生栅藻生长受到抑制期间,藻细胞形态变大,投加0.5mg·L-1化感组分时,藻细胞平均宽度是对照组的2倍。TEM观察观察结果表明藻细胞亚显微结构受到破坏。另外,EMA提高了斜生栅藻的沉降性和吸附性。  相似文献   
45.
以山西褐煤为原材料制备黑腐酸,选择吸附温度、时间、pH值、黑腐酸用量和Cd2+初始浓度5个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分别建立黑腐酸对Cd2+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最优吸附条件.将吸附过程拟合等温吸附方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H值、黑腐酸用量和底物浓度为黑腐酸吸附Cd的显著影响因素,优化后的条件为温度308K、时间107.82min、pH=5.55、黑腐酸用量0.05g,底物浓度95.56mg/L,表明黑腐酸是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吸附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能够处理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308K下最大吸附量为54.20mg/g;热力学分析得ΔG0 < 0、ΔH0 > 0、ΔS0 > 0,即反应是自发的吸热熵增反应;黑腐酸表面粗糙多孔,具备良好的比表面积与孔隙结构,具有多种官能团,吸附反应有羟基、羧基等参与形成氢键,并与无机矿物发生离子交换.本研究可为揭示黑腐酸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充实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桩筏基础物理模型试验的相关结论,应用FLAC3D数值分析工具对分级荷载作用下跨越黄土挖填结合区的桩筏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桩筏基础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并综合部分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的桩筏基础桩基承载性状均为端承摩擦桩,且挖方区和挖填结合区灌注桩的承载性能优于填方区灌注桩;黄土挖填结合区由于土层工程性质差异以及填土厚度不均,在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差异沉降,造成筏板下地基土出现"葫芦瓢"形的沉降特征,引起筏板的挠曲变形,不仅使筏板自身产生较大的弯矩,也对下部桩基的弯矩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的桩筏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还原增溶强化EGTA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还原剂调控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旨在强化其对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洗脱土壤重金属的洗脱效果.分析了EGTA投加量、还原剂类型、液固比、淋洗时间等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及不同淋洗条件下土壤重金属浸出浓度与化学形态的差异,采用SEM-EDS和FTIR对处理前后土壤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可显著提高EGTA对重金属的洗脱率,当液固比为7.5∶1、淋洗时间为2 h、EGTA与Na_2S_2O_3投加量均为5 g·L~(-1)时,Cu、Zn、Pb和Cd洗脱率分别达85.0%、 60.7%、 88.6%和66.4%.与EGTA单独处理相比,EGTA/Na_2S_2O_3联合处理后, 4种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均降低,Pb的降幅最大,土壤颗粒变小,团粒结构被破坏,O和Al含量减少,Si含量增加,降低了土壤矿物组分的吸附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降低,—OH振动显著减弱,配位能力较强的有机官能团减少,降低了土壤有机组分的吸附性.土壤中吸附性较强组分含量的降低是Na_2S_2O_3强化EGTA洗脱重金属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8.
市政检查井的井盖和井下线缆设备被盗易造成人员车辆安全隐患,造成通讯、电力、供水供气中断,使企业和居民蒙受巨大损失.介绍了一种检查井综合防盗监测技术,该技术应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并盖状态监测传送,利用工频非接触供电和直流电机驱动井盖锁技术,通过特殊设备方能打开井盖,并可利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将井盖状态信号发送至监控中心,以便实时监控区域内所有检查井的工况并能及时报警、处理.  相似文献   
49.
大型商场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的评价方法难以准确确定参数的权重,无法对商场火灾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价。为了提高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等级并为其提供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采用将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对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该方法从建筑物自身因素、消防因素、应急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角度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不用确定各因素权重,只需考虑各指标对商场火灾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可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最后以沈阳某大型商场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突变级数法求得该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总突变隶属矩阵,依据"总突变隶属函数值越大越优"的原则,确定该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三级,即"一般安全"。依据此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该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等级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规划商场布局、改善消防设施、修订有效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安全管理、培养合理的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以1 000 L甘薯乙醇为单位功能单元,将甘薯乙醇生产体系分成作物种植、原料运输和乙醇转换等3个单元,对其生命周期能耗与环境排放进行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比较习惯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下甘薯乙醇生命周期9类环境影响潜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施肥模式下甘薯乙醇生产体系的生命周期能源效率分别为1.41和1.43。习惯施肥模式下甘薯乙醇生命周期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包括人体毒性、富营养化、酸化、淡水生态毒性、能耗和全球变暖,其环境影响潜力分别相当于2000年世界人均影响潜力的40%、40%、31%、29%、25%和20%。测土配方施肥降低了化学氮肥和磷肥使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和甘薯单产,使富营养化、淡水生态毒性、酸化和全球变暖潜力分别降低了31%、15%、9%和7%。可见,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可改善甘薯乙醇生命周期的能源效率并显著缓解其负面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