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423篇
安全科学   206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1046篇
基础理论   17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91.
添加复合吸附剂对土吸附菲和Cr (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斌  孟昭福  吴琼  许绍娥  刘泽 《环境科学》2016,37(11):4419-4427
为了探究添加复合吸附剂对土吸附菲和Cr(Ⅵ)的影响,采用玉米秸秆生物炭和200% CEC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膨润土(B200B)以质量比1:2、1:1和2:1组配为3种复合吸附剂(CS1:2、CS1:1和CS2:1),将其以不同添加量(2%、5%和10%)加入土,批处理法研究各土样对菲和Cr(Ⅵ)的等温吸附,并对比不同pH值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添加复合吸附剂的土(CS土)对Cr(Ⅵ)的吸附量是CK(土)的3.02~13.61倍,且等添加量下Cr(Ⅵ)吸附量表现为CS2:1 > CS1:1 > CS1:2 > CK.吸附为自发过程,表现为焓增(CS1:2除外)、熵增的特征.不同CS土对菲的吸附量为CK的3.87~13.00倍.2%和5%添加量下,菲的吸附量表现为CS1:2 > CS2:1 > CS1:1 > CK,而菲吸附量在10%添加量下为CS1:2 > CS1:1 > CS2:1 > CK.吸附表现为自发、焓减和熵增的特征.②10~30℃范围内,CK、CS1:1和CS2:1土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了5.84%、4.63%和8.22%,而CS1:2土对Cr(Ⅵ)的吸附量降低2.70%.CK对菲的吸附量从10~30℃增加1.69%,CS2:1、CS1:1和CS1:2土对菲的吸附量分别降低了10.55%、4.36%和12.81%.③pH值4~10,CK对Cr(Ⅵ)的吸附无显著变化,而各CS土对Cr(Ⅵ)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降低.CK、CS1:2和CS1:1土对菲的吸附量在pH=4最大,而CS2:1土对菲的吸附量在pH=7最大.④复合吸附剂中B200B比例越高,CS土对菲的吸附越佳,而生物炭比例越高,CS土对Cr(Ⅵ)的吸附越好.  相似文献   
492.
硝酸盐对淡水水生生物毒性及水质基准推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推导保护淡水水生生物的NO3-水质基准,收集了NO3-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然后分析了不同水生生物类群的毒性敏感性,并分别采用评价因子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进行基准值推导.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类群的水生生物对NO3-毒性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敏感性排序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甲壳纲>昆虫纲>腹足纲>双壳>两栖纲>辐鳍纲.3种基准计算方法得到的基准值存在一定差异,最终推荐采用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出的87.97mg·L-1和5.17 mg·L-1为现阶段NO3-(以N计)的水质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基准值.  相似文献   
493.
高效反硝化细菌的快速培养及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孟婷  杨宏 《环境科学》2017,38(9):3816-3822
培养高效的反硝化细菌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实验为序批式实验,以Ⅰ号、Ⅱ号发酵液为碳源,采用梯度提高硝氮的方式,培养高效的反硝化细菌,从中选择培养更加快速的发酵液.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反硝化细菌的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Ⅱ号发酵液能够在第11 d便实现高效反硝化细菌[300 mg·(L·h)-1]的快速培养,比Ⅰ号发酵液提前了17 d,同时,高效反硝化细菌系统对氨氮和总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最大去除速率分别为34.43 mg·(L·h)-1和2.98mg·(L·h)-1.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经过驯化培养,物种丰度和多样性降低,但发挥反硝化作用的优势菌群的类别和比例得到增大;细菌的组成及数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最终发挥高效反硝化作用的核心菌属为Thauera和Pseudomonas.另外,反硝化聚磷菌科(Rhodocyclaceae和Pseudomonadaceae)和异养硝化菌属(Pseudomonas、Alcaligenes、Bacillus和Comamonas)的存在,验证了系统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494.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具有热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控制性好等优点,可以用于家庭取暖、热水、工业干燥等领域.目前国外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已发展成熟,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分析典型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构造,以及点火方式和控制系统,指出国内目前存在燃烧器自动化程度低,核心技术缺乏,原料适应性差,相关技术标准缺乏等问题,最后提出加快点火和自控系统研发,制定行业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95.
河流污染事故发生后,需要根据检测数据,对污染源进行科学估计.所用软件操作应简单易行,并迅速获得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数值解.基于MATLAB和Visual C++技术,对河流污染事故分别在一维及二维的情况下进行了模拟,并将多种模拟结果可视化.另外,系统应用贝叶斯理论,结合河流污染物质扩散模拟模型和监测数据估计污染源的时间、位置和强度等重要参数,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后验推断,对污染源泄漏时间、地点和污染源强度等参数进行可能性估计.  相似文献   
496.
结合风险感知影响因子的研究,通过对风险的概念性剖析,将客观与主观性概念相整合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但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方法并应用于风险感知的定量化研究中.模型是通过定量的方式表达出人们的风险厌恶和风险接受等心理上的风险特征.该方法整合了个体风险效率Reff和相对感知影响因子(PAF)的权重平均值,模型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心理测量范式方法.在模型中给每一个PAF分配1个相关权重以代表其影响力大小.权重值的量化过程通过目标一组的方式(如专家、大众)或者心理测量范式的方法进行.对可选择性的PAF生成过程与权重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利用专家工作组的数据进行了真实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应用于标准化与技术性的个体风险感知定量分析,如用于改善并加强专家与大众之间的风险沟通,减小他们之间的风险感知差异等;另外,该方法能够解释风险感知水平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形成了这样的差异.该结构化的计算模型的建立过程既没有过多地考虑社会-文化因子,也没有考虑历史背景,因为这两个影响因子的影响是十分微弱的.  相似文献   
497.
电子废弃物中的多溴二苯醚(PBDEs)因其环境持久性、可远距离传输、生物累积性及内分泌干扰等特性,已成为环境中一类广泛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综述了电子废弃物中PBDEs的分析技术及浓度分布最新研究,揭示了中国原始粗放型电子废弃物处理方式所导致的PBDEs环境污染,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8.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的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静  孟范平  杨菲菲 《环境化学》2011,30(6):1068-1074
为探讨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用于监测海水有机磷农药的可行性,研究了固定化酶在海水中的基本性质,如环境适应性、动力学性质、稳定性、对农药响应规律等.结果表明,与溶液酶相比,固定化酶对海水温度、盐度、pH值等因素的适应能力提高;固定化酶分子构象的改变增加了酶与底物之间的空间障碍,米氏常数增加...  相似文献   
499.
以顺酐和甲醇为原料,在浓盐酸的作用下采用一锅法合成富马酸二甲酯.通过正交实验考查了醇解和酯化过程中甲醇用量、时间、温度和异构化过程中浓盐酸用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化条件,收率达90.19%.  相似文献   
500.
湿地生态系统碳汇与碳源过程的控制因子和临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组分特征,已成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碳汇。但是近年来对于湿地系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降水减少等原因使其碳"汇"功能减弱,湿地的碳蓄积能力下降且有转变为碳"源"的趋势。文章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水份、植物类型、土壤厚度、微生物(底物、pH、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湿地碳汇/源过程的控制因子和临界交替条件。湿地水位的高低决定湿地的氧气环境,与甲烷产生量成正相关,但却与二氧化碳产生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湿地植物通过通气组织与根系分泌物等影响湿地碳的吸收与排放通量,湿地植株的高度、覆盖率等也是影响湿地作为碳汇与碳源的重要因素。不同深度土层由于其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等微生物活性不同导致各个土层碳吸收、排放通量的差异,通常浅层土壤中的CO2、CH4的产生率高于深层土壤。微生物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到湿地碳的吸收与排放,影响活跃程度的因素包括湿地底物、pH、温度与氧化还原条件等。湿地底物浓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甲烷的产生率,中性或者是弱碱性环境是产甲烷菌的最适宜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甲烷产生量越大,而温度对于二氧化碳的影响则是通过改变光合作用来实现。氧化还原电位与甲烷产生量成负相关关系,-150 mV是产甲烷菌产生甲烷的最高电位。总体上,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碳吸收与排放过程的复杂,以上这些因子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最后针对如何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控制湿地向碳"源"转化的条件措施方面进行了讨论,包括间歇灌溉、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等来增强湿地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