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439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1078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日本核泄漏对我国北方典型区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2011年3月日本核泄漏对我国北方典型区域的影响,通过采集北京、青岛两地的TSP和PM10样品,对大气颗粒物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监测,分析其污染水平;并结合气象条件等因素,运用Models-3/CMAQ模式数值模拟和HYSPLIT-4轨迹,分析了日本放射性核素的传输方向及其可能对我国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北京监测点于3月29日开始监测到微量的131I、134Cs、137Cs、7Be,随后几天各核素浓度迅速增加,于4月1—3日达到峰值(在PM10中的浓度分别为1.87×10-3、4.60×10-4、6.52×10-4、8.52×10-3 Bq/m3)后,131I逐渐减小直至检测不到,134Cs、137Cs的浓度则保持在较低浓度水平(<5×10-5 Bq/m3)且稳定,7Be则保持较高的浓度水平(4.23×10-3~9.42×10-3 Bq/m3),并随时间的波动出现峰值. 青岛监测点的各放射性核素浓度特征与北京监测点类似. ②4种放射性核素均保持在较低的浓度水平,从监测数据看对人体健康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③Models-3/CMAQ模式数值模拟和HYSPLIT-4轨迹分析均显示,日本核泄漏期间,福岛的气团均是向其东南、东北方迁移,因此检测到的放射性核素应该主要是通过高空扩散由西向东绕地球一圈后传输到我国的.   相似文献   
882.
基于空间数据的太子河河流生境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河流特征和专家经验确定分类使用的指标,利用DEM、河流水系等空间数据,在ArcGIS软件下提取子流域,并计算子流域内河流系统的坡降、蜿蜒度、河网密度和河流等级4个分类指标值,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太子河河流生境进行分类,将太子河河流生境分为源头陡峭河流生境、源头弯曲河流生境、源头河流生境、支流中下游河流生境、平原支流密集河网生境、支流弯曲河流生境、干流下游生境和干流蜿蜒河流生境等8种类型,各类型河流长度在223.8~773.1km之间,其中支流弯曲河流生境最长,而干流下游生境最短. 根据各生境类型的特征,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生境分类的指标参考值;根据不同生境类型的河道侵蚀、水量以及多样性潜力等特征,提出了不同河流生境类型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83.
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含有5个苯环的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可引起多种形式的DNA损伤。彗星试验,又称为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是一项灵敏、快速的在单细胞水平检测DNA链断裂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的生物监测中。污染物的毒性监测与评估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生态毒理学试验,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苯并(a)芘暴露对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试验将罗非鱼在0.1、1、10、50μg·L-14个苯并(a)芘(BaP)浓度下分别暴露4、7、14 d,利用彗星试验研究BaP对罗非鱼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以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BaP会对肝细胞DNA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在0.1、1、10μg·L-13个浓度组,DNA损伤随着BaP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50μg·L-1组DNA损伤有所下降。在时间上,除1μg·L-1剂量组的尾部DNA含量、10μg·L-1组的尾部DNA含量及Olive尾矩外,其他指标有在第7天降低之后又升高的趋势,这意味着肝细胞DNA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中BaP的污染情况。该实验为进一步探讨苯并(a)芘的致癌机制及环境中苯并(a)芘的监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4.
为探索亚硝态氮(NO-2-N)胁迫与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病爆发的关系,揭示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爆发的环境机制,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NO-2-N(<0.01、0.75、1.50、3.00和5.00mg.L-1)胁迫下罗非鱼对海豚链球菌的易感性及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的罗非鱼死亡率随NO-2-N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与暴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暴露12~13 d时死亡率达到稳定状态,<0.01 mg.L-1浓度组在暴露13 d时,0.75、1.50、3.00和5.00 mg.L-1浓度组在暴露12 d时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0.00%、23.33%、30.00%、43.33%和46.67%。罗非鱼血清SOD活性随NO-2-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试验期间≤1.50 mg.L-1NO-2-N处理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始终未达显著水平(P>0.05),试验48、96和120 h时≥3.00 mg.L-1NO-2-N处理组血清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高质量浓度(≥3.00 mg.L-1)NO-2-N能够显著降低罗非鱼的免疫力,增加其对海豚链球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85.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调查了山东省高等动植物濒危物种的种类、濒危等级及其县域分布状况,建立了各县域濒危物种名录,计算了各县域濒危物种丰度指数,分析了濒危物种空间分布格局,提出了濒危物种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山东省濒危野生高等动物物种有80种,其极危、濒危、易危和近危物种种类分别为3、11、34和32种。濒危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有24种,其极危、易危和近危物种种类分别为1、6和17种。濒危野生高等动物在全省120个县域均有分布,物种种类在21.50之间变化;濒危野生维管柬植物仅分布在74个县域,物种种类变化范围在1-18之间。山东省濒危物种丰度指数较小,各县域濒危物种丰度指数变化范围在3.75%-6.76%之间。濒危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反映了山东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86.
为客观地分析化工园区对其内部及周围居民带来的风险情况,改善化工园区与居民之间的不和谐状况,介绍了目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及分布的现状,针对区域风险控制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的情况,分析了化工园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化工园区在建设施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会给周围居民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辨识及周围居民对风险感知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化工园区在园区层面应该采取减少对周围居民危害的相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87.
按照1:1尺度设计了实验平台,包括模拟隧道、模拟列车、排烟系统、火灾监控系统、火灾扑救系统以及火灾参数测量系统,是国内第一个专门对铁路隧道救援站的火灾安全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全尺寸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可实现温度场、燃烧成分、火源热辐射等关键参数的测量;可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火灾监控、火灾扑救技术和烟气控制技术的有效性,为发现火灾特征参数的演变规律和掌握有效的火灾控制技术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建立并利用这样一个全尺寸实验平台进行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抑制车厢火灾的模拟实验研究,获取温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热辐射等火场重要参数,发现细水雾灭火系统可有效的抑制车厢火灾,并验证了此实验平台用于铁路隧道内列车火灾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8.
本文对供电企业事故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包括事故报告、督导、调查、整改、统计分析与预警、信息沟通与回顾、检查与考核在内的七项事故管理内容,明确了事故的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889.
灾害链孕源断链减灾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孕源断链减灾是从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灾害发生,遏制灾害发展或蔓延的一种防灾减灾思路.基于目前我国对灾害链孕源断链减灾相关研究成果,阐释了其内涵,梳理了孕源断链减灾的理论发展,综述了其实践应用,总结出孕源断链减灾的3种情形,即从灾变源头避免灾害启动,提前诱导载体转移以及特定灾害发生后防止灾害链蔓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灾害链的孕源断链减灾框架,并分析其在灾害防范中的优势与局限.针对孕源断链减灾的局限性,构建孕源断链减灾信息数据库作为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信息支撑.最后,指出孕源断链减灾将向功能更为普适,内容更为全面,结构更为明晰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90.
管道内可燃气体火焰传播与障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研究对爆炸场所预估和防爆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火焰传播方向上的障碍物往往具有立体结构,基本没有平面结构,因此,利用长管密闭容器,在立体障碍物存在的条件下,研究了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障碍物数量的增加,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随之增大;阻塞率增加,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当阻塞率为50%时,其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障碍物的摆放形式对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