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Zipf定则及其广延在自然资源数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弗定则(Zipf Theorem)具有相当广泛的解释功能,因此有可能用该定则去估算自然资源的数量分布形态。本文总结了吉弗定则的普适性,并对原式实施了广延,得出了一些很有启发的结论。首先将该定则从 Pr=P0/r 扩大到 Pr=P0/rb,并从b的行为中去认识自然资源数量分布的特性,把原先b=1 的吉弗方式推广到b在非1情形下的各种方式。以我国的水资源为案例作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最后指出,进一步对于参数b进行数理解析,是深入认识各类资源形态分布机制的关键所在,并发现有可能找出吉弗定则与“奇异吸引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2.
餐厨垃圾厌氧产氢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产氢过程,从工艺、单组分底物厌氧产氢和过程机理研究阐述了国内外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表明,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过程可行,但影响因素多,系统不稳定,大部分研究停留在实验室小试阶段.尚需针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优势菌种选育、生态因子调控、代谢机理、反应器改进和系统控制模拟等方面开展研究,为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3.
添加剂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表面活性剂与偏硅酸钠的混合物作为添加剂,考察了添加剂的投加量对餐厨垃圾厌氧产氢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能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且接种污泥无需预处理即可提高产氢量.另外,随着添加剂投加量的增大.体系中氢气的浓度增大,在5 g(干重)餐厨垃圾投加添加剂为1.75 g时,产氢量为114.5 mL(以每克挥发性固体(VS)计).但从经济和实用两方面考虑,选择最佳添加剂量为1.00 g.  相似文献   
114.
钢铁厂冷轧废水污泥中含有10%以上的铬、20%以上的铁和1.5%以上的锌(均以质量分数计).为了从污泥中回收铬,首先研究了污泥中铬的形态,确定为Cr(Ⅲ);然后以碳酸钠为氧化助剂,将污泥与碳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焙烧,再用水浸取.研究了碳酸钠的添加量、焙烧温度和时间、浸取时间和浸取方式对铬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每克干污泥中添加0.6 g或以上碳酸钠,在固定床上700 ℃焙烧4 h以上,可实现60%以上的总铬浸出率,残渣为Fe2O3基脱硫剂原料.  相似文献   
115.
Effect of ZnFe2O4 doping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u GG  Zhang XZ  Xu YJ  Niu XS  Zheng LQ  Ding XJ 《Chemosphere》2004,55(9):1287-1291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the organic pollutants with the TiO2 as photocatalyst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the world, and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got. The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is highly related with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doping ions or oxides to TiO2 is one way to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In this paper, the ZnFe2O4-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from butyl titanate by a sol-gel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iO2 was doped with ZnFe2O4, its particle size will decrease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ill partly transform from anatase to rutil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elaborated powders was studied following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oping ZnFe2O4 to TiO2 will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and that ZnFe2O4-doped TiO2 in the coexistence of anatase and rutile has higher efficienc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than that in the anatase phase alone. Also the different role of O2 in the direct photolysis and photocatalysis of Rhodamine B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6.
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复合技术净化污水处理泵站臭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等离子体-光催化复合技术净化污水处理泵站臭气,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具有较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与光催化单元的距离以及在两者之间放置去静电网,可消除等离子体单元产生的负电荷对光催化单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其复合效应。同时还对这一复合技术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污水处理泵站实地考查了这种复合技术对臭气的净化效果。该技术对臭气中NH3的降解率可达46.1%,对H2S的降解率可达67.3%。  相似文献   
117.
活性矸对硫、氟、铬阴离子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活性矸-硫、活性矸-氟、活性矸-铬(Ⅵ)三种吸附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矸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静态吸附动力学可用Bangharm吸附速率方程描述;利用Body公式可确定活性析矸-氟吸附系统的液相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18.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穿透冠层而获得树干信息的特点使得其具有在南方NDVI易饱和地区的生物量估测方面优于光学遥感。文章利用地面实测调查数据,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热带人工林生物物理参数及生物量对RADARSAT-SAR信号响应。结果表明:RADARSAT-SAR后向散射系数与森林生物量、树高、胸径可以用对数模型模拟。对于本实验区人工速生林来说,在森林生物量小于40 t.hm-2时RADARSAT-SAR后向散射系数与森林生物量具有较强相关性。桉树树高与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关系数大于桉树胸径与后向散射系数关系。松树胸径与后向散射系数相关系数高于树高与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为SAR在热带森林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基化在全氟辛烷磺酸(PFOS)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已证实,但表观遗传修饰中其他调控因子在PFOS对星形胶质细胞毒性中的影响仍有待探索。本文以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为体外生物体系,建立24 h PFOS(0、25、50和100μmol·L~(-1))暴露模型,通过观察PFOS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表观遗传调控主要分子DNA甲基化酶(DNMT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和小泛素化修饰物(SUMOs)的影响,初步明确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参与PFOS神经毒性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HDACs含量,以实时荧光定量PCR考察DNMTs、HDACs和SUMOs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暴露于一定浓度PFOS(≥25μmol·L~(-1))时产生凋亡现象(P0.05),HDACs含量升高(P0.05),且DNMT1、HDAC1/2/4与SUMO-1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当PFOS浓度高于50μmol·L~(-1)时,可显著诱导DNMT3A、SUMO-2的基因表达(P0.05); DNMT3B在PFOS≥25μmol·L~(-1)时,其基因表达具有升高趋势,但不具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PFOS可以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PFOS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0.
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缺氧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中,采用摇床试验,在保证缺氧的条件下。研究了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缺氧反硝化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的适宜作用条件、吡啶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情况及吡啶和硝态氮等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C/N对吡啶缺氧反硝化降解具有重要意义,pH和温度均对硝黧还原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硝酸还原酶的适宜作用条件为:温度25—30℃,pH7.5。吡啶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由低到高逐渐提高,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在适宜的碳氮比条件下,吡啶起始浓度越高,硝酸还原酶最后稳定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