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55篇 |
免费 | 1271篇 |
国内免费 | 298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8篇 |
废物处理 | 478篇 |
环保管理 | 671篇 |
综合类 | 4919篇 |
基础理论 | 1636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2863篇 |
评价与监测 | 408篇 |
社会与环境 | 344篇 |
灾害及防治 | 3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46篇 |
2023年 | 288篇 |
2022年 | 575篇 |
2021年 | 508篇 |
2020年 | 464篇 |
2019年 | 372篇 |
2018年 | 412篇 |
2017年 | 514篇 |
2016年 | 521篇 |
2015年 | 592篇 |
2014年 | 667篇 |
2013年 | 874篇 |
2012年 | 753篇 |
2011年 | 738篇 |
2010年 | 544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540篇 |
2007年 | 510篇 |
2006年 | 409篇 |
2005年 | 281篇 |
2004年 | 216篇 |
2003年 | 259篇 |
2002年 | 217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180篇 |
1997年 | 165篇 |
1996年 | 154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应用自主研制的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中试规模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特性。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运行83 d,形成连续内循环并实现了对印染废水处理的高效稳定运行。在进水COD浓度1 000~3 650 mg/L、系统容积负荷0.7~6.4 kg/(m3·d)条件下,废水COD和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5%和73%。反应器内较高浓度的NH4+-N保证了系统pH的稳定性,350~600 mg/L的NH4+-N浓度没有对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产生抑制作用,系统内也没有出现VFA(以乙酸计)积累。启动过程中,厌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增大、沉降性能变好。启动实验完成时,反应器内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以TF计)和辅酶F420浓度分别为3.4973 mg/(g·h)和0.1872 μmol/g。 相似文献
212.
于2005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市及河北省香河县两地同时开展了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香河县和北京市的臭氧统计日变化形式基本一致,北京市大气臭氧平均浓度比香河低,分别为28×10-9V/V和43×10-9V/V;大气中Ox浓度北京市高于香河县,分别为72×10-9V/V和60×10-9V/V.观测期间,两地臭氧的月最高值出现时间一致,其中6月21日北京市的臭氧浓度最高达到200×10-9V/V,香河县也达到149×10-9V/V.在三次臭氧严重超标事件发生的前一天,两地都伴随有氮氧化合物的高浓度积累;南风时北京市和香河县的Ox浓度都比平均值高25%. 相似文献
213.
214.
针对碱减量废水中的乙二醇(EG)对对苯二甲酸(TA)的好氧生物降解产生不利影响,本实验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A和EG的兼性厌氧降解性能,并着重考察了TA在EG存在下的兼性厌氧降解规律,从而为碱减量工艺实际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方案和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TA在缺氧条件下的兼性厌氧降解率很低,在本实验条件下,其兼性厌氧平均降解率为6.1%,而兼性厌氧菌对EG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其降解率达到58.9%~71.5%。在TA配制废水中投加EG时,EG首先得到降解,当EG完全降解后,TA才开始降解,并且其降解速率与TA作为惟一碳源时TA的降解速率相同。由实验结果可知,涤纶碱减量废水的处理不能仅仅采用兼性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而应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情况下,辅以兼氧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15.
应用化学逐级提取流程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IAEA)气溶胶、室内和室外气溶胶、煤飞灰中元素的组成和化学种态进行了分析,应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各种态中元素的含量,计算出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配比例.按照气溶胶中元素不同种态的环境和生物活性以及主要来源来分类,评述了元素在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并对气溶胶中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初步的探讨.实验数据表明,气溶胶中的不同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布是有差异的.地壳来源元素中,Sc,Al,Fe和Ti主要分布在不溶物态中,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氧化物态和不溶物态;不溶物态沉降到地表后不易进行迁移和转化,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氧化物态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Mn在气溶胶中主要分布在水可溶态和氧化物态,环境可交换性要比Al,Fe,Ti等大得多.人为来源元素的环境可交换态的比例都比较高,这说明它们通过干、湿清除过程沉降到地表后,水可溶态可以直接进入水循环;碳酸盐、氧化物和有机物态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16.
测定了2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在松花江江水中的生物降解性。采用量子化学MOPAC6.0-AM1法计算了化合物的分子量(MW)、生成热(Hf)、分子总表面积(TSA)及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结合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及酸解离常数pKa对其中22种化合物的BOD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模型:BOD=105.73-0.439MW-0.076Hf-6.660lgP n=22,R2=0.821,SE=8.250,F=27.56,P=0.000应用所得模型对其余5个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预测。只有一个化合物的相对预测误差大于20%,为20.8%.平均预测误差为12.4%. 相似文献
217.
218.
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抗生素在环境中常以低剂量的形式暴露,生物体在低浓度的抗生素作用下通常会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因此,研究抗生素的hormesis,对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极其重要。为了研究抗生素的hormesis,本文选取4种磺胺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观测了不同浓度培养基下磺胺对大肠杆菌能否产生hormesis。结果表明,磺胺对大肠杆菌在原倍和0.8倍浓度的培养基下不产生hormesis,在0.6和0.4倍浓度的培养基下产生hormesis;并且,结合我们之前对另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费氏弧菌hormesis的研究可知,对于具有不同群体感应系统的2种革兰氏阴性菌,都存在hormesis,磺胺可以通过作用群体感应系统使革兰氏阴性菌产生hormesis,只是hormesis的大小不同。上述研究结果为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为hormesis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19.
福寿螺是世界100种恶性入侵物种中唯一的水生螺,已对大理及周边地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安全问题。为探究洱海流域湖泊湖滨带福寿螺时空分布及与水环境因子、季节之间的关系,探索福寿螺在大理地区的入侵机制,为大理地区高效防治福寿螺提供建设性建议,并为福寿螺时空分布格局的相关研究积累资料,于2016年冬季和2017年夏季在大理洱海及其上游水源地海西海、西湖、茈碧湖、绿玉池,以及罗时江湿地进行系统抽样,利用统计软件分析福寿螺分布与水质关系,结合GIS,分析福寿螺的时空分布以及潜在入侵危害。结果表明,从空间尺度上,洱海流域福寿螺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从时间尺度上,福寿螺的密度随季节性水位的改变而变化;洱海流域的福寿螺分布和水质因子之间基本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0.
随着我国污泥产量连年递增,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热度骤升.与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相比,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s)体现出很大的优势.本文着重于AnMBRs处理污泥时的主要操作参数固体停留时间(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有机负荷(OLR)和温度对其消化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对AnMBRs的主要膜污染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AnMBRs处理污泥时的操作条件与膜污染控制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此推动AnMBRs的污泥消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