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361篇
基础理论   93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 rapid and simpl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ersulfate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develop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apid reaction of persulfate with Methylene Blue(MB) via domestic microwave activation, which can promote the activation of persulfate and decolorize MB quickly. The depletion of MB at 644 nm(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MB) is in proportion to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persulfate in aqueous solution.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0–1.5 mmol/L, with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0.0028 mmol/L. The reaction time is rapid(within 60 sec), which is much shorter than that used for conventional method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analytical methods, it need not any additives, especially colorful Fe2+, and need not any pretreatment for samples, such as p H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92.
龙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9月份龙江流域设20个采样点,共鉴定出硅藻30属163种。硅藻群落特征分析表明,上游河段的硅藻相对密度比下游河段的大,水质相对较好,硅藻种类数的变化与河流水质的变化没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RDA分析表明8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硅藻群落变异的51.3%,并筛选出溶解氧、温度、电导率和海拔为影响硅藻群落变异和空间分布的显著因子,能解释硅藻群落结构变异的30.9%,占总环境因子解释量的60.23%。硅藻相对密度、硅藻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硅藻种类数与环境因子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硅藻相对密度则与海拔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3.
针对某污水厂出水不达标的情况,本研究采用臭氧(O3)和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当采用两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时,出水COD在31~46 mg/L,色度在13~29倍,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臭氧氧化使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 000的有机物含量减少10%,小于1 000的有机物含量增加14%.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使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有机物含量降低了24%.  相似文献   
94.
《"十二五"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以来,各个防控区域结合各自重金属污染成因与特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源头控制、污染物末端治理、环境修复整治等综合防控措施,探讨不同的区域综合整治途径和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区域防控模式。本文分析了五种防控模式的特点,每种模式以一个典型的防控区域为案例,分析了该防控区实施区域综合防控的做法,从而阐释不同防控模式下不同的策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95.
配套养殖体系中部分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配套养殖体系粪便、水体和沉积物中4种磺胺类(SAs)、2种四环素类(TCs)、2种大环内酯(MLs)和2种喹诺酮类(QLs)抗生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水体中共检出8种抗生素,浓度在ND—382 ng·L-1,2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未被检出,且水体中抗生素的浓度呈现旱季高于雨季;沉积物中共检出7种抗生素,其浓度分别在ND—3400μg·kg-1范围内,磺胺嘧啶(SDZ)、磺胺甲噁唑(SMX)和罗红霉素(RTM)未被检出;在猪粪和鸭粪中均检出甲氧苄啶(TMP)、诺氟沙星(NFX)、脱水红霉素(ETM-H2O)和罗红霉素(RTM),同时猪粪中还检出2种四环素类,鸭粪中检出磺胺二甲嘧啶(SMZ)和环丙沙星(CFX),其中鸭粪中甲氧苄啶的最高浓度达到6.11 mg·kg-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介质中抗生素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磺胺类抗生素在水体中浓度最高,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在沉积物中的浓度最高;粪便中抗生素的种类与施药的种类密切相关,并且可能会加剧抗生素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6.
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国家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主要是依据特定对象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数据,以及与环境要素的剂量效应关系数据,通过科学判断得出的,涉及环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前沿学科领域。国家环境基准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环境基准研究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前沿,结合国家科技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环境基准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1)环境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2)环境基准基础数据库;3)基准目标污染物的筛选甄别和优先排序技术;4)水体营养物基准;5)生物测试与毒性评价技术;6)人体暴露评价理论与相关技术;7)环境基准的审核和校对;8)环境基准与标准转化理论及其对环境管理支撑技术。本文从环境基准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与环境基准研究紧密相关的8个重点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内容。同时指出,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基准研究的根本,未来环境基准的长期战略发展必将是建立在各个重要方向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环境基准研究也必带动这些方向的共同蓬勃发展,为环境地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97.
数学模拟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被广泛应用,为了系统总结相关技术,本文回顾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数学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活性污泥模型(ASM)与机器学习(ML)在水质预测及参数工况优化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探究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以及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GHG)、出水质量(EQI)和运行成本(OCI)的权衡问题;归纳了数学模拟技术在实现污水厂能量自给与资源回收的应用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数学模拟技术能准确预测出水水质、快速优化工艺参数、权衡温室气体排放、出水水质与运行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资源回收效率等.因此,数值模拟技术可有效指导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优化以及管理,为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8.
Drinking water utilities are interested in upgrading their treatment facilities to enhance micropollutant removal and byproduct control. Pre-oxidation by chlorine dioxide (ClO2) followed by coagulation-flocc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is one of the promising solutions. However, the chlorite (ClO2) formed from the ClO2 pre-oxidation stage cannot be removed by the 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process using aluminum sulfate. ClO2 negatively affects the post-UV/chlorine process due to its strong 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 and it also enhances the formation of chlorate (ClO3). In this study, dosing micromolar-level ferrous iron (Fe(II)) into aluminum-based coagulants was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ClO2 generated from ClO2 pre-oxidation and benefit the post-UV/chlorine process in radical production and ClO3 redu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52.1-µmol/L FeSO4 effectively eliminated the ClO2 generated from the pre-oxidation using 1.0 mg/L (14.8 µmol/L) of ClO2. Reduction of ClO2 increased th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of a model micropollutant (carbamazepine) by 55.0% in the post-UV/chlorine process. The enhanced degradation was verified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d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s of HO· and ClO· by Fe(II) addition. Moreover, Fe(II) addition also decreased the ClO3 formation by 53.8% in the UV/chlorine process and its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chloro-organic byproducts was rather minor.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safety by adding low-level Fe(II) in coagulation in an advanced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train.  相似文献   
99.
经过实验分离到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CD-Q1,通过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真菌为匍匐根霉。该菌能够以滤纸、秸秆和脱酯棉为唯一碳源生长,8 d内可将26.5%的秸秆降解,可将7.5%的滤纸糖化。当以滤纸为唯一碳源时,pH=5条件下,滤纸失重及还原糖产生量最高,45 h内可将3%滤纸降解,生成0.845 mg/ml的还原糖(以葡萄糖计)。该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为纤维素糖化及进一步利用提供了较好菌源,为纤维素降解性能的基因改良提供了理想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00.
文中总结宿迁经济开发区环保工作现状,分析未来宿迁经济开发区面临:水环境质量未能根本好转、生活污染物排放量上升并成为主要污染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工业企业污染存在反弹趋势、农村环境问题亟需关注、客水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等挑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