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2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3277篇
安全科学   698篇
废物处理   564篇
环保管理   741篇
综合类   5181篇
基础理论   1613篇
污染及防治   3365篇
评价与监测   441篇
社会与环境   412篇
灾害及防治   38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787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利用新型梨形筒式好氧堆肥反应器,在通风量为3.0 L/min,搅拌频率为5 min/h的条件下,就不接种微生物、接种土著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时人粪便连续投加好氧堆肥效果进行了对比。堆制20 d即2个运行周期中各堆体的温度、含水率、COD、总氮、pH值与GI等的变化表明,接种微生物可以显著提高堆体的升温速率与堆体平均温度、COD降解率、GI(P<0.01),堆肥可迅速达到完全腐熟。接种土著菌种效果最为明显(P<0.01),其后相继为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接种土著菌种可使堆体温度在50℃以上维持18 d,第8天COD降解率达到61.17%、总氮损失率为25.75%,第6天时GI达到108.22%。  相似文献   
992.
李静  张美一  潘纲  陈灏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323-1328
通过静态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实验,研究了温度、共存离子以及溶质的初始浓度对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探讨了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在As(V)初始浓度为10 mg/L,pH为7的条件下,25℃时的吸附量0.41 mg/g高于30℃时的吸附量0.31 mg/g,As(V)在金红石TiO2上的吸附为放热过程。CaCl2和MgCl2的添加对As(V)在金红石TiO2表面吸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T=25℃,Ca2+或Mg2+浓度为10 mmol/L时,As(V)吸附量分别为0.64和0.56 mg/g,Ca2+比Mg2+对As(V)吸附促进作用强。As(V)在金红石TiO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dlich方程,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93.
偶氮类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三废多、难脱色和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染料是印染工业的主要污染物。选取偶氮类染料的分子结构参数和其光催化氧化脱色率之间建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进而得到回归方程,为印染废水处理和染料环境行为评价提供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偶氮类染料的光催化氧化脱色率与其结构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性,线性方程为:D=0.647μ+66.277,(D为脱色率、μ为偶极矩)R=0.989方程具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94.
陈莉  窦婵 《环境工程学报》2014,8(5):2025-2030
为了研究优化后的甘蔗皮渣吸附居室中的甲醛,本研究通过3种方法处理材料进行吸附甲醛对比,得出简便高效的碱热烫处理,并针对其热烫时间(X1)、pH值(X2)、水浴锅温度(X3)和水浴时间(X4)设置正交实验,得出热烫时间30 min、pH=11、水浴锅温度80℃、水浴时间2.5 h,甘蔗皮渣对甲醛吸附率可达27.91%。通过与活性炭、硅藻纯吸附效果比较,经F检验得出优化处理甘蔗皮渣与硅藻纯吸附效果相当,均极显著优于活性炭。电镜观测出优化甘蔗皮渣与活性炭、硅藻纯同具粗糙、皱褶、疏松多孔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出C≡C等基团在甲醛吸附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使其达到工业回用要求,利用微波活化过硫酸钾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考察了硫酸亚铁的投加量,过硫酸钾的浓度及pH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实验讨论了微波活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过硫酸钾微波组合能够有效地去除生化出水中的TOC和色度。对于某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效果在pH=10时最好,当过硫酸钾浓度为14 g/L时,TOC去除率达57.60%,脱色率为98.28%。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钾微波组合对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良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钛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石墨烯催化剂,采用XRD和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光照射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石墨烯的加入量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GO-5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pH=6.00、TiO2-GO-5的投加量为0.070 g/50 mL、光照3 h条件下,100 mg/L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达到最大值为90.52%。  相似文献   
997.
闫妍  孟忠伟  干平  陈鹏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3865-3870
柴油机碳烟颗粒(PM)中可溶性有机组分(SOF)含量是其重要的特性参数,而真空干燥法可方便、高效、可靠地分析颗粒SOF含量,对其干燥条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采用模拟的柴油机颗粒,分析不同的干燥条件对模拟SOF(柴油、润滑油)挥发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模拟的SOF分析的最佳干燥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真实柴油机颗粒SOF分析的最佳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220℃、干燥时间3 h、真空度98 kPa,得知SOF组分干燥的难易程度介于柴油和润滑油之间;同时,根据此干燥条件,分析了排气管末端采集的真实碳烟颗粒的SOF含量特性。  相似文献   
998.
陈娴  陆金  殷燕  程洁红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4012-4016
焙烧-酸浸法可有效回收电镀污泥中的有价金属,而污泥的热处理特性是决定能否采用焙烧预处理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氧化焙烧和还原焙烧对污泥成分和金属浸出性的影响,并对焙烧前后的污泥进行了金属形态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焙烧预处理实现了污泥减量和金属富集;ES1经氧化焙烧后金属浸出率接近原泥,Cu的浸出率达99%;ES2的还原焙烧效果优于氧化焙烧,特别是Cu的浸出率超过97%,XRD分析发现,还原焙烧过程中金属Cu被还原为铁铜合金;2种焙烧均造成了ES3中目标金属Ni的浸出率的降低;金属浸出性的下降与残渣态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热重分析(TGA)研究船舶塑料垃圾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并得到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船舶塑料垃圾的热解过程主要有3个阶段,比一般塑料热解复杂;随着升温速率增大,最大热解速率和最大热解速率温度等热解特性参数也增大,反应变得更剧烈;N2/CO2比为4∶1时,热解反应进行得最完全,固体残留率最少。动力学分析表明,采用3个连续一级反应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不同的升温速率和气氛比对反应各阶段活化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表面活性剂改性4A分子筛对Cr(VI)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对4A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引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4A分子筛表面附着季铵型阳离子,并与反离子Br-形成"阴离子交换膜",从而促使更多的Cr(VI)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到改性4A分子筛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疏水碳氢链结构会影响4A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碳氢链长,在分子筛表面形成的双分子层密,对Cr(VI)的吸附量最大。采用准一级、准二级、Elovich和Bangham动力学模型对六价铬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其中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最符合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分子筛的吸附行为。同时,分别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模型获得六价铬的最大吸附量为13.98 mg/g,且改性分子筛以均一表面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