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8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1253篇
安全科学   382篇
废物处理   99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2635篇
基础理论   548篇
污染及防治   492篇
评价与监测   289篇
社会与环境   273篇
灾害及防治   14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根据水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文章设计了郑州市地下水自备井计划用水交易市场,并对相关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郑州市地下水自备井计划用水交易市场首先需要明晰初始水权、实施总量控制和完善监测计量系统;然后建立相应的市场交易制度,包括年度用水计划制定、跨年度用水指标使用、交易产品选择、交易周期选择、交易价格生成和网上在线交易系统建设等。在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以后,还需要对现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包括新水权发放、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市场信息公布、现有的用水计划制定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改革等。  相似文献   
882.
The concentrations of four essential (Ca, Mg, Zn, and Cu) and two nonessential elements (Pb and Cd) in feathers and kidneys, livers, gut walls, and muscles of eight carcasses of migratory red-crowned cranes (Grus japonensis) from Zhalong Wetland, northeastern China, were examin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in the feathers were between 0.4 mg kg?1 dry weight (dw) and 3.1 mg kg?1 dw, in the livers between 0.4 and 4.4 mg kg?1 dw, the maximum of which exceeded a level considered to be environmental exposure risk (i.e., 3 mg kg?1 dw in the liver or kidney). High Pb levels (0.4–3.2 mg kg?1 dw, with an average of 1.8 mg kg?1) were also detected in livers, which exceeded a level considered toxicosis in birds (1.7 mg kg?1 dw). Pb and Cd had the highest scores i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latively high Pb and Cd concentrations in the migratory cranes were thought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ir habitat and prey.  相似文献   
883.
在世界无车日期间对PM2.5化学组分、光学参数及气态污染物进行同步监测,评估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杭州市细颗粒物污染及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制期间NO2、NOx、CO和PM2.5浓度分别为45.0, 50.8, 1119, 85.8μg/m3,比平日分别下降了17.5%、23.3%、20.6%和32.6%.管制期间PM2.5中OC、EC和二次无机组分浓度为8.58, 4.29, 25.95μg/m3,比管制前下降了13.8%、12.6%和15.7%,管制后则达到20.24, 10.85, 27.39μg/m3,上升了136.0%、152.7%和5.5%.管制期间较高的NO3-/PM2.5和NOR(0.15)表明PM2.5的形成更多受二次无机转化影响,管制后PM2.5中上升的OC、EC比例和较低的NOR(0.07)则说明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的碳质组分的贡献.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和EC是最主要的消光组分,共解释了总消光系数的74.0%~89.7%.管制后,机动车排放的有机物和EC消光比例达到26.6%和24.6%,大气消光系数则达到438.7Mm-1,比管制期间上升了60.5%,表明机动车污染排放已成为影响杭州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和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4.
以土壤净化槽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分析了云南洱海流域农村污水中3种天然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E1(雌酮)、E2(雌二醇)和E3(雌三醇)〕和2种人工合成内分泌干扰物〔EE2(炔雌醇)和BPA(双酚A)〕的质量浓度与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农村污水中天然雌激素的质量浓度远高于人工合成内分泌干扰物,E1与E2为污水中天然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主要成分,占87.1%~99.2%. 土壤净化槽对天然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EE2和BPA的净化能力分别为1.42~168.21、0.64和3.48mg/(m2·a). E1、E2和E3在土壤中的平均残留率分别为4.3%、6.3%和3.8%,其中90%以上的雌激素物质在土壤净化槽系统中被降解或转化. 土壤净化槽对天然雌激素、EE2和BP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63.6%和77.8%,对常规污染物CODCr(69.8%)、TP(88.7%)、TN(57.2%)和NH3-N(88.7%)的去除效果也较好. 土壤净化槽可以有效去除村落污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有机物以及氮磷污染物,对削减村镇面源污染、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以及改善流域内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5.
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探讨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的含量、分布,并解析了道路灰尘中PAHs的来源,并对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美国EPA优先监测的16种PAHs的检出率为100%,16种PAHs总量在42.1—8720 ng.g-1之间,平均含量为3223 ng.g-1.与国内外其它城市相比,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含量较低,与新乡市的经济发达状况呈现正相关.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的组成以4环PAHs为主,占PAHs总量的40.18%.通过多特征比值,对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来源进行定性判断,表明其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精炼产品的不完全燃烧和木柴、煤的燃烧;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车、煤和木柴的燃烧以及柴油车的排放,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3.5%、50.6%和15.9%.各种PAHs组分的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已经受到PAHs的较严重的污染.所有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表明,新乡市道路中PAHs的综合污染指数的范围在0.09—9.95,平均值为3.38,充分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已经受到严重的PAHs污染,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886.
为提高尿素热解脱硝系统可靠性水平,通过分析系统组成和各种可能的失效情况,以尿素热解脱硝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顶事件建立了故障树,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求取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明确了导致尿素热解脱硝系统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7.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radial oxygen loss (ROL), iron (Fe) plaque formation, cadmium (Cd) and arsenic (As) accumu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rice cultivars at four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based upon soil pot and deoxygenated solu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OL (1.1–16 μmol O2 plant?1 h?1), Fe plaque formation (4,097–36,056 mg kg?1), Cd and As in root tissues (Cd 77–162 mg kg?1; As 49–199 mg kg?1) and Fe plaque (Cd 0.4–24 mg kg?1; As 185–1,396 mg kg?1) between these growth stages. ROL and Fe plaqu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from tillering to ear emergence stages and then were much reduced at the grain-filling stage. Furthermo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detected between ROL and concentrations of Fe, Cd and As in Fe plaque.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increased Fe plaque forms on rice roots at the ear emergence stage due to the increased ROL. This stage could therefore be an important period to limit the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of Cd and As in rice plants when growing in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these toxic elements.  相似文献   
888.
不同生境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定点取样与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德宏州陇川县不同生境薇甘菊入侵地区的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结果表明,根据土壤种子库萌发后的植物鉴定结果,橡胶林、林地、灌丛、草地和河岸边这5种生境共统计到40种植物,隶属18科.不同生境薇甘菊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种子萌发特性与空间分布及其幼苗库存在明显差异,橡胶林、林地、灌丛、草地和河岸边的薇甘菊种子密度分别为75、109、165、124和53粒·m-2,且各生境间差异显著(P<0.05).室内萌发试验表明,薇甘菊土壤种子库萌发时间持续8周,其中第3~5周的萌发速度最快;土壤垂直方向上,0~2、>2~5、>5~10 cm深度土层薇甘菊种子分别占0~10 cm土层种子总数的81%、17%和2%.野外薇甘菊土壤幼苗库萌发时间持续6个月(5-10月),其中6-8月萌发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89.
SOS/umu遗传毒性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合物和复杂混合物遗传毒性的评价,但是目前已报道方法的实验周期长达17 h,给实验操作带来了不便,因此亟需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测试周期可小于8 h(2 h预培养,4.5 h暴露培养) 的SOS/umu快速测定方法之后,应用改进后的方法对5种典型遗传毒性物质,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丝裂霉素C(MMC)、甲磺酸甲酯(MMS)、2-氨基蒽(2-AA)和苯并芘(BaP)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S/umu方法对4-NQO、MMC、MMS、2-AA和BaP的检测限分别为0.013±0.0031、0.031±0.0028、229.18±60.51、2.29±1.22和1.28±0.0698 μmol·L-1,优于或者相当于报道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全国两个地区6个环境水样的遗传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出的6个环境水样的遗传毒性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将研究方法应用于北方某市甲乙两个水厂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遗传毒性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厂的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均表现出一定的直接遗传毒性,对应的4-NQO当量浓度(TEQ4-NQO)在0.0012 μg·L-1至0.0129 μg·L-1之间;加入鼠肝微粒体酶系统(S9)后,仅有乙水厂的管网水检测出极其微弱的遗传毒性效应。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S/umu快速测定方法能够实现在短时间(8h)内完成环境化合物及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检测,为筛选和评价化合物和复杂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890.
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糠虾幼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底泥浸出液对抗氧化解毒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用长江口水域的底泥浸出液与过滤海水按等比例间距稀释成4个体积浓度水平(1∶4,1∶2,1∶1,1.5∶1),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浓度组设3个平行样本,进行20 d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进行20 d,底泥浸出液对糠虾幼体肌肉组织CAT酶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浸出液浓度与CAT酶活性表现出正相关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开始10 d,不同浸出液胁迫下,GST酶活性均出现增加受到诱导,实验20 d后,GST酶活性下降受到抑制作用,但不同浸出液浓度胁迫下抑制和诱导效应关系不明显。虾类肌肉组织3种基因(CAT、GSTD和HSP70)表达量基本都表现为实验开始10 d时升高,而实验20 d后表达量下降,仅为10 d数值的百分之一左右,表明底泥浸出液对CAT、GSTD和HSP70的3种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表达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胁迫时间过长时,则产生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