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432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广州市灰霾期PM10的化学组成对能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并分别对冬、夏两季灰霾和非灰霾期PM10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广州市灰霾期大气PM10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按质量浓度大小排序为OC>NO3->SO24->NH4+>EC(非灰霾期则依次为OC>SO24->EC>NH4+>NO3-),其质量浓度分别为非灰霾期的4.7、12.5、3.7、3.2和2.3倍。相关性分析表明,灰霾期总碳[TC(OC+EC)]及NO3-的质量浓度对大气能见度的降低起主要作用,而非灰霾期则主要是TC和SO24-。  相似文献   
722.
环境中合成麝香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麝香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难降解,易生物富集,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均呈现一定的生物毒性.综述了合成麝香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点,以及在水生生物和人体中的生物富集作用,并对合成麝香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3.
以1 m×0.8 m网格布点采集的土壤样为研究对象,从统计特征值、半方差函数和等直线图几个方面,对比分析3个时期土壤硝态氮养分的空间和时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各时期的变异系数受棉花的生长、田间作业影响较大。播前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的空间结构符合球状模型,初花期则为线性模型,表明硝态氮含量变异是结构性与随机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硝态氮的空间变异性播前主要受结构因素影响;初花期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收获后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变化人为因素大于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724.
将遥感数据驱动的土壤水平衡模型、植被生产力光能利用率模型与基于过程的土壤酸化模型、营养元素循环模型相耦合,建立森林土壤酸化-植被生产力空间信息模型,定量表达土壤和土壤水离子浓度、植被生产力、营养元素循环空间分异.将模型模块化,耦合于自主开发的EcoHAT系统(Ecohydrolgy Assessment Tools),并以贵州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对群落土壤化学性质、植被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关键过程的时空演变模式进行了模拟和研究,与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情景设定的方式,定量模拟研究区酸雨的强度变化导致土壤中植被可吸收的盐基离子变化,以及对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25.
经急性毒性实验,得到萘对成体斑马鱼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1.8 mg·L-1.在此基础上,设置5个浓度梯度:0、 1/6 LC50、 1/4 LC50、 1/3 LC50、 1/2 LC50,研究了在不同的暴露时间下(0.5、 1、 2、 4、、 14d),萘对斑马鱼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对萘非常敏感,在暴露0.5 d时就受到抑制或诱导.0.5 d后GPx活性整体上被诱导,只在第14 d时高浓度组(1/3 LC50和1/2 LC50浓度组)GPx活性被抑制;GST和GSH则总体上是低于对照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在2d后呈现先诱导后抑制;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在1 d后整体上受抑制.萘对斑马鱼内脏团抗氧化防御系统能产生影响,其变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暴露于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的鱼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726.
滇池流域高分辨率氮、磷排放清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氮、磷富集是我国浅水湖泊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的关键原因之一,但以往流域尺度氮、磷排放清单不足以精确识别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满足地表过程数值模拟的分辨率要求.为了提高控源减排措施的针对性,以滇池流域为例建立其高分辨率氮、磷排放清单.通过现场调查、采样观测与资料收集,确定各污染源的活动水平和修正排放因子,基于GIS平台核算企业源(工业、第三产业)、生活源(城镇、农村)、城市源(暴雨径流)、农业源(种植业)等7种点源和非点污染源在110个子流域的氮、磷排放量(平均分辨率约5 km×5 km).主要结论包括:①2008年滇池流域氮、磷排放总量分别为10736 t和542 t,且以城镇生活点源为主,占72.7%和42.8%;②氮、磷排放空间异质性十分明显,子流域氮、磷排放总量分别为(97.6±291.7)t(1个标准方差)和(4.93±11.8)t,其中全流域70%的氮、磷排放量仅集中在占流域面积16.2%的10个子流域和37.9%的21个子流域,而排放量最大的是盘龙江上游(氮、磷分别占21.9%和20.2%);③各污染源的排放格局异质性也大,对于氮而言,除了滇池北岸城区和沿流域边界的外围子流域以城镇生活和种植业为最大污染源,东、南、西岸湖盆区大部分则以其他污染源为主;相比而言,磷排放的各子流域最大污染源差异性更大;④通过与传统分辨率结果的比较,高分辨率排放清单能够更为准确甄别排放格局异质性、污染类型等信息,更加有利于明确控源减排的措施、布局和规模.  相似文献   
727.
杭州市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其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杭州典型城市功能区的代表性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了7种卤代烃、7种苯系物、16种多环芳烃和14种有机氯农药共44种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研究了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并参照检出限和饮用水标准值,采用污染指数法和环境影响度评价方法,对浅层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及其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浅层地下水中除四氯化碳外,其他卤代烃包括:1,1二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溴甲烷都有检出;普遍检出多环芳烃是亚二苊氢、蒽、萘、二苊氢、菲、苯并(a)蒽、苯并(b)荧蒽和芘;有机氯农药是p,p'-DDT,其次为α-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七氯环氧、p,p'-DDE和p,p'-DDD。杭州市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了卤代烃、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七氯环氧和P,P'-DDT甚至达到中度污染水平。农业区、工业区和垃圾场的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别是七氯环氧和三氯乙烷,已显示出明显的潜在危害作用,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根据地球化学参数和浅层地下水环境背景推测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的施用、各种类型的工矿企业"三废"的排放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相似文献   
728.
河套灌区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重要资源,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探究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并阐明了地下水化学的形成机制,说明不同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分别以Cl-和HCO-3为主,且Na++K+和Cl-离子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是决定地下水盐化的主要因子,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Na、 HCO3·Cl·SO4-Na和HCO3-Na型为主;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可分为4类(A1、 A2和B1、 B2类),其中A1类地下水为高矿化度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