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0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安全科学   672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313篇
综合类   2526篇
基础理论   418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254篇
社会与环境   240篇
灾害及防治   24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31.
上海市一次重雾霾过程的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静  施润和  李龙  张璐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5):1537-1546
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9日上海地区出现入冬以来一次最严重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人们的生活健康.本文借助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要素、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模式反映了此次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污染期间,PM2.5与PM10小时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浓度值出现在早晚8时左右,主要是由该时段的逆温现象造成的;来自西北方向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影响了本地空气质量状况,气团在不同高度层做下沉运动,造成大气层结稳定;该地区在西北方向的弱高压控制下,地面风速较小,能见度低,天气条件静稳,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造成持续性重污染事件;卫星遥感数据显示此次污染为区域性污染.  相似文献   
332.
三江平原泥炭沼泽孔隙水甲烷浓度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土壤孔隙水甲烷浓度变化动态对于揭示湿地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于2012年和2013年对三江平原毛苔草泥炭沼泽不同土壤深度孔隙水甲烷浓度的季节变化动态进行监测,并分析了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季孔隙水甲烷浓度呈单峰变化趋势,不同土层甲烷浓度峰值(80.45~490.95μmol·L-1)主要集中在湿润的生长季末,但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从土壤剖面来看,土壤融通之后,孔隙水中甲烷浓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表层(5 cm和10 cm)甲烷浓度主要受到株高(R2=0.6,p=0.005)和土壤充水孔隙率(R2=0.36,p=0.01)的影响,而深层(20~40 cm)甲烷浓度主要受到土壤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还表明,表层土壤孔隙水甲烷浓度能够解释生长季甲烷排放通量变化的26%~60%,而且短期的极端降雨事件可能不会对甲烷浓度以及甲烷排放产生即时影响,而是出现大约一周的延迟(time lag)现象,这主要取决于实际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333.
在假定一个上游政府已经与一个下游政府签订流域生态保护协议的基础上,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上游政府面向辖区内行为主体的生态补偿与监管决策问题。根据得益矩阵建立了流域生态保护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动态分析了3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给出了流域生态补偿与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4.
采用石墨电极对含α-氯代环己基苯基甲酮的氯化清洗水进行电化学降解。结果表明,电化学降解对COD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并且随着电流密度增加,COD的去除效率逐渐升高,电流密度由15 mA/cm2增加至100 mA/cm2, COD的去除率从39.7%升高到72.3%;电化学降解作用下,水样可生化性显著提高,降解2 h后,(BOD5)/(COD)由原水的0.22提高到0.46;电化学降解过程中,COD的降解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此外,还对电化学降解过程中α-氯代环己基苯基甲酮的降解途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35.
蔺波涛  施冬梅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3):121-126,146
综述了弹药库房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技术方法,介绍了光催化降解理论基础、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改性措施、吸附剂的种类和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了当前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弹药库房实际环境,提出了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6.
大气颗粒物已经成为中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其中PM2.5污染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大气颗粒物PM2.5的几种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比较了各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实例对比说明了β-射线法的可靠性及用膜片反演方法提高精确度的可行性,同时就加强国内PM2.5监测技术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337.
企业根据酒精废水特点及排放标准的要求,结合厂内场地和现有设施情况,确定采取UASB+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化学氧化的组合处理工艺,以保证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38.
关于玉米发酵酒精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各种适用于酒精废水的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及国内研究或投入运行的各类厌氧+好氧组合工艺,供同类企业废水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339.
低水平放射性废水中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钚是重要的核燃料,也是一种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在核燃料循环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钚在自然水体中的含量、分布引起人们的关注.科研工作者针对低水平放射性废水,核设施周围自然水体,核试验、核事故情况下可能污染的自然水体等,建立了一些钚的分析方法.作者在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盐酸体系中用TEVA树脂负压微色谱柱液闪法将水溶液中钚与其他锕系元素及金属离子分离并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望在日常和应急监测中的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40.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通过眼部暴露后进入体内的路径及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实验采用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作为示踪剂,对小鼠进行眼部暴露,随后利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其进入小鼠体内的过程及分布情况,于暴露第4天收集代谢产物,第7天取重要脏器和血液,并检测纳米探针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纳米探针可由眼经口腔进入胃肠道中,并且纳米颗粒暴露4天后在小鼠的粪便中检测到强荧光信号,而尿液中的荧光信号较弱,暴露7 d后在小鼠的眼睑结膜、胃及眼球中检测到强荧光信号,而其余器官的荧光信号较弱.这表明通过眼部暴露后,纳米颗粒主要分布在眼和消化系统中,最后大部分经消化系统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