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调查云南农民在冬春季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施用状况。随机抽取668名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施用农药的种类、频次、施药安全间隔期等。从调查中发现云南农村施用于蔬菜的农药种类共计40余种,以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违规施用还在发生;部分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违规现象同样比较严重。并分析原因提出减少农村蔬菜生产过程中农药污染的看法。  相似文献   
592.
选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月桂醇聚氧乙烯(9)醚(AEO-9)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配制成4种单一表面活性剂洗涤液,采用新型斜板洗涤器对憎水性炭粉进行湿法除尘实验,探讨表面活性剂种类、入口含尘浓度、空塔气速和液气比(L/G)等参数对除尘效率(η)和压降(ΔP)的影响,评价斜板洗涤器的脱水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斜板洗涤器除尘效率高,压降小,脱水性能良好;4种表面活性剂均能较大程度提高除尘效率,其中AEO-9的脱除效果最佳;当AEO-9浓度为0.07mmol/L,入口含尘浓度为5g/m3,L/G为1.0L/m3,空塔气速为2.5m/s时,除尘效率高达99.99%;入口含尘浓度对ΔP的影响较小,L/G和空塔气速对ΔP影响较明显;实验范围内出口含湿量小于11g/kg(干).  相似文献   
593.
为研究燃煤电厂在燃煤发电机组结构优化调整和不同末端控制措施条件下PM2.5的排放情况,以2012年为基准年,设计了分阶段、分地区不断优化的控制情景(基准、适中、加严和最严情景),并依据《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建立的减排潜力模型对2017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燃煤电厂PM2.5减排潜力及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表明:通过燃煤发电机组结构优化调整,2017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燃煤电厂PM2.5排放量与调整前相比可分别减少3.62×104、8.52×104和24.43×104 t,但相对于基准年而言,PM2.5排放量并未减少;进一步结合末端控制措施优化进行控制,PM2.5最大减排潜力(相对于基准年而言)可分别达到59.42×104±7.83×104、82.83×104±5.82×104和81.89×104±6.76×104 t,最高减排比例分别达到66.5%±8.8%、92.8%±6.5%和91.6%±7.6%. 我国各省(市/区)燃煤电厂PM2.5减排潜力与其煤耗量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燃煤量越大,控制措施越严格,则减排潜力越大.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燃煤电厂在实现超低排放,即最严情景下2017年PM2.5减排潜力分别为5.93×104、12.04×104和4.70×104 t;2017年、2020年和2030年这3个区域PM2.5总减排潜力分别为22.68×104、22.36×104和22.07×104 t. 内蒙古、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和山西等地在实施超低排放后,其PM2.5减排潜力均超过4×104 t,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超低排放可显著降低我国燃煤电厂PM2.5排放量.   相似文献   
594.
温度对生态浮床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生态浮床净化临江河重污染河水,全面考察了温度对浮床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生态浮床系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对生态浮床系统氮、磷净化效果的影响呈抛物线型.在水温为2~29℃时,生态浮床对TN和T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当水温超过29℃时,系统对TN和T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温度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要大于对TP的影响.研究表明,浮床系统的最佳运行水温为25~29℃,此时浮床植物的平均株高为209.9cm,对氮、磷的平均累积量分别为69.84,19.73g/m2;浮床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38.7%~44.1%和38.6%~43.6%.  相似文献   
595.
航空用2D12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在海南万宁试验站开展2D12铝合金海洋大气暴露试验,通过质量损失分析、力学性能分析和金相显微形貌分析,研究了2D12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腐蚀的规律和行为。结果表明,2D12铝合金的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回归;随暴露时间的延长,2D12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先下降、后趋于平稳,断后伸长率则逐渐降低;金相显微分析表明,2D12铝合金的腐蚀由初始的点蚀逐渐发展成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596.
通过对苏北盆地周奋剖面沉积物进行粒度、地球化学元素比值、磁化率等指标的分析,结合年代数据,重建了苏北盆地晚更新世晚期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序列.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苏北盆地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经历了2个阶段:阶段Ⅰ:39.6~30.3 cal ka BP期间,气候整体相对湿润,同时也存在冷干波动;阶段Ⅱ:30.3~18.6 c...  相似文献   
597.
生态足迹模型因其可以定量度量生态可持续发展、计算简单、结论易懂、全球可比等特点,提出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应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和争论。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并以该方法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1961-2007年的生态足迹,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结果可信。该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部分缺陷,在均衡因子选取、土地生态功能假设、CO2吸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生态系统在生产力上的差异;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也更加合理。但该方法本身同时存在着计算方法不完善、对生态系统变化不敏感等问题,如何更紧密地结合生态足迹和净初级生产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98.
颜峻  疏学明  吴津津 《火灾科学》2018,27(4):254-260
水位、水压、流量、阀门开启情况等运行状态参数是决定消防水灭火系统灭火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基于对水灭火系统运行可靠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了用于评估灭火可靠性的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推理模型将影响系统灭火可靠性的因素分为给水设施可靠性、灭火系统管网供水可靠性、灭火设施启动可靠性、阀门开启状态等四个方面。网络结构图代表了监测因子与子系统可靠性的关联关系。节点变量状态值的分级方法和先验概率值参考了水灭火系统相关设计标准。根据监测因子对子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别设置了各节点的条件概率表。应用表明,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灭火系统运行状态参数,将实时的状态参数信息输入到评估模型,可以实现动态评估系统灭火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9.
为研究阜新市大气源颗粒物粒度特征,于2017年1月对阜新市矿山堆场(KS)、阜新发电(FX)、杰超电厂(JC)、阜矿热电(FK)、泰山石膏(TS)、土壤扬尘(TR)、大型道路(DX)、中型道路(ZX)、小型道路(XX)、城市扬尘(CS)、水泥尘(SN)、金山电厂(JS)、大鹰水泥(DY) 13个大气源颗粒物主要来源采样,并用LA-300型激光散射粒度仪测定大气源颗粒物的粒度,采用Folk-Ward公式计算粒度参数,分析各源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SN、DY和DX以粒径10μm的颗粒物为主,DY的中位直径(D_(50))最小,均值为3. 18μm。②CS、SN、JS、DY、DX的平均粒径(M_z)都小于10μm,偏度S_k在0. 3~1. 0之间,属于很正偏态。DY和DX标准偏差(S)在2~4之间,分选差。CS、SN、JS、DY的峰态(K_G)属于中等峰和窄峰类型。③TR、DY中粒径2. 5μm细微颗粒占比相对较高,分别达2. 81%、3. 21%。鉴于阜新市大气源颗粒物的多物源混合性及较差的分选特征,阜新市应当着重加强对TR、DY、DX、CS等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的排放及监测管控。  相似文献   
600.
上海地区近136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论文主要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对1873-2008年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以期认识上海气候在不同尺度下的振荡结构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上海近136 a来增温趋势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速超过以往。而40年代的暖期和60年代的冷期构成上海20世纪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城市化的发展对城郊气温变化差异的影响十分显著。上海的年降水量主要是以短时间尺度的振荡为主,其中以40 a左右的波动为主要周期。小波变换的结果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降水将增加,而短时间尺度上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