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8篇
  免费   1973篇
  国内免费   2454篇
安全科学   1129篇
废物处理   411篇
环保管理   706篇
综合类   5684篇
基础理论   163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363篇
评价与监测   454篇
社会与环境   390篇
灾害及防治   35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643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629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谈秦皇岛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使海域的生态良性循环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秦皇岛近海海域生态 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对该海域的生态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2.
More than 50,000 tons of hazardous waste are imported and exported worldwide each year. Over 50% of hazardous waste is exported to Southeast Asia, of which leather waste is the major component. The exportation quantities of hazardous waste to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countries are decreasing while they are on the increase to non-OECD countries. Some of these wastes are intended for recycling purposes but the usage of some others is not stipulated. The hazardous waste importation quantity kept fairly steady from 1997 to 2000, of which ash or residues containing copper or copper compounds were the major component. Under existing regulations and measures, the transboundary movement of hazardous waste cannot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monitored. In order to ensure environmentally sound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EPA-Taiwan revised the Waste Disposal Act in 2001 and cooperated with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reau (IDB) to promote industrial waste reduction and recycling projects.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3Es Principles and the site investigation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83.
TiO2光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原理及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提出了增强其活性的途径。TiO2光催化氧化可应用于印染、农药、造纸等工业废水及饮用水处理中,研制高效的负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解决太阳能利用问题、开发多功能光催化反应器是今后TiO2光催化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一株具有重金属耐性的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D54)对美洲商陆和籽粒苋生长及对铯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株D54,美洲商陆和籽粒苋总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19.8%~33.4%和22.9%~76.6%,美洲商陆和籽粒苋地上部铯含量分别增加4.9%~22.4%和8.1%~19.4%,根中铯含量分别增加6.8%~15.7%和1.1%~10.8%.同时,接种微生物还增加了植物对钾的吸收,提高供试植物的光合反应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增加铯胁迫条件下植物的抗氧化酶CAT、POD、SOD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85.
有机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的综合测试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考虑有机物好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的耗氧量,最终产物量和微生物活性3个影响生物降解性的因素,以BOD5/COD作为耗氧指标,以CO2作为降解产物量指标,以ATP作为微生物活性指标,根据这3个指标提出模糊聚类综合 加权综合评估2种综合评价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方法,综合评价了22种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并比较了这2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劣,同时也提出了采用这2种综合评价方法所需进行了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86.
不同湿地植物的根系酸化作用与重金属吸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湿地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水体的酸化能力与重金属吸收积累能力间的关系,选用六种对废水中重金属吸收能力较强的湿地植物进行了盆栽实验.这六种湿地植物分别是: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茭笋(Zizania latifolia)、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柳叶箬(Isachne globosa)、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水体的酸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水体pH差异最大可达0.85个单位;不同湿地植物间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能力有显著差异,而且在重金属积累量方面的差异明显高于重金属浓度方面的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湿地植物水体pH与植株重金属积累量之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或接近P0.05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说明,湿地植物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收积累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根系分泌物对水体的酸化能力.  相似文献   
87.
珠三角城市群典型城市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选择了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典型中小城市的菜园和果园表层土壤(0~20 cm)进行调查取样,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样品中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本区域的PAEs的污染控制问题.结果表明:在珠三角城市中,东莞土壤的PAEs含量最高,各地土壤中的PAEs均值高低顺序依次为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菜园土壤中的平均PAEs含量比果园高37%左右;从珠三角城市菜地和果园的平均PAEs分布来看,东莞和深圳的菜地PAEs明显高于果园;珠海、中山和惠州菜地的平均PAEs与果园基本持平.16种PAEs类化合物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分布的差异非常大,不同城市所受到的主要PAEs化合物污染的种类不同;与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相比,珠三角城市果园和菜地土壤的PAEs主要为DEP和DnBP超标,这两类PAEs化合物应该成为重点的污染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88.
两种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通过样地调查法比较了西双版纳两种类型热带雨林(季节沟谷雨林和石灰山季雨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两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呈现雨季高于干季,其中石灰山季雨林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并在干、雨季都显著高于季节沟谷雨林.相关分析表明:两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与土壤温湿度、相同月凋落量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提前两个月的凋落量波动有正相关关系.说明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波动周期比凋落量滞后,其季节变化受森林凋落量节律的影响.石灰山季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较季节沟谷雨林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具有较高的土壤有机碳、氮和pH值,以及主要树种凋落物的C/N比较低有关,但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采用等温平衡法,测定了锌、钾、钙两两共存下赤红壤镉的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方程分析了土壤镉的吸附特征,并计算了镉的分配系数(KdCd).结果表明,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土壤镉的吸附特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单钠体系相比,钙钾、钙锌及锌钾共存均使赤红壤吸附镉的能力减弱,赤红壤的总吸附容量(Kf值)分别降低了56.5%、96.73%和91.3%.不同离子两两共存下改变土壤吸附镉能力的程度不同,钙钾共存的Kf值明显高于钙锌、钾锌共存,对Kf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为:锌钾≈钙锌,钙钾.钙锌、钾共存时,增加吸附体系中锌质量浓度将明显降低镉的分配系数(KdCd值),共存离子中锌含量与KdCd值呈明显负相关.钙锌、钾锌以不同比例与镉共存时,锌含量高低是制约KdCd值大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0.
重庆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广泛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序列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6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分析模型,揭示了驱动生态足迹序列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显示,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1.1244hm2增加到2005年的1.490 3 hm2,而由于耕地占用等原因,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在逐年减少,从1997年的0.507 5 hm2减少到2005年的0.465 2 hm2,导致该地区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呈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驱动力分析模型表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具有强烈的驱动作用.直辖以来,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均生态足迹也相应同步增长;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产业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有限,因此它们尚未有效发挥降低区域生态足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