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90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1085篇
基础理论   315篇
污染及防治   613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Shi Q  Liu GH  Yan HQ  Zhang HL 《Ambio》2012,41(5):446-455
The northern reef of Yongxing Island, the largest reef island of the Xisha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in good condition with significant cover of scleractinian corals until 2002. Surveys in 2008 and 2010, however, found that coral coverage had declined rapidly and severely, implying that catastrophic coral mortality occurred during the past 8 years. A blackish mat was observed covering live and dead corals in both 2008 and 2010 that was identified as an encrusting sponge, Terpios hoshinota, by special surface morphology and spicule structure. In addition, spicule residues were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long-dead corals, indicating a previous invasion of T. hosinota. T. hoshinota is referred to as the "black disease" because it rapidly overgrows and kills corals. Our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outbreaks of black disease are at least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massive coral mortality at the northern reef of Yongxing Island over the past 8 years, although human activities and heat-related coral bleaching cannot be discounted as minor causes for this coral decline.  相似文献   
902.
903.
泥浆体系中受喹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受喹啉污染的土壤 (污染量为 1mg/g土)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形成泥浆 ,通过引入专性喹啉降解菌皮氏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ickettii)进行土壤的生物修复 .结果表明 ,采用引入喹啉降解菌的生物强化技术进行受喹啉污染的土壤的生物修复是可行的 .喹啉降解菌的引入大大加快了喹啉的生物降解过程 .最快只需 6h就可将喹啉完全去除 .考察比较了投菌量 ,泥浆中的含水量及营养元素(N,P)的存在对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 .土壤对难降解有机物喹啉的吸附等温线符合弗兰德里希方程 .  相似文献   
904.
综述了稀土材料在催化剂中的作用机理,介绍了稀土催化剂在汽车尾气治理、烟气脱硫脱硝治理、室内空气净化、焦化污水处理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展望了稀土催化剂在环保产业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05.
无动力地理式污水处理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动力地理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范围入手,分析了其用来处理小型生活污水的优缺点,提出了处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应走厌氧-好氧相结合之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906.
微生物絮凝剂净化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民生  史宇凯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222-224,232
采用微生物絮凝剂(MBF)对于多种康2进行了净2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Q3-2菌株,由其产生的絮凝剂较曲霉产生的絮凝剂有更好的净化效果,最高絮凝率可达到99.5%。将传统的无机絮凝剂碱式氯化铝与微生物絮凝剂配合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絮凝剂的总投加量,而且还可减少污泥量及污泥中铝残留量,这有利于絮凝后废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07.
镉对鲫鱼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鲫鱼的内脏组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正常值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心脏和肾脏的POD活性较高,鳃和肝胰脏次之,肠和肌肉较低,当水中镉离子浓度为16mg/L、32mg/L时,肾脏、鳃的POD活性显著增强,肝胰脏的POD活性在32mg/L组显著增强,心脏的POD活性在3种能离子浓度下影响均不明显。体外试验表明,镉不能直接影响POD活性。水体中加入EDTA(乙二胺四乙酸)可解除或减轻Cd^2+对鱼的毒  相似文献   
908.
采用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了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提高聚合氯化铝(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的除藻效果并不好,而先投加20 mg/L高岭土,再将15 mg/L PAC与粉末活性炭同时投加,除浊除藻效果明显提高。考虑首先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在除浊除藻率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粉末活性炭先于高岭土2 min投加的方式,粉末活性炭的最佳助凝剂量为10mg/L。采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依次投加的完整助凝技术路线,除浊除藻效率最高。碱性水体比酸性水体有利于联用三种助凝剂除藻。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助凝技术,藻细胞主要与高岭土无机颗粒发生凝聚,投加粉末活性炭有助于絮凝体体积增长,而在絮凝阶段投加FeCl3可使絮凝体的分维数达到1.947的最高值。联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是非常有效的助凝除藻新技术。  相似文献   
909.
910.
两种填料生物膜工艺脱氮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不同填料所组成的生物膜反应器(1号和2号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个生物膜反应器去除有机物、脱氮能力,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停留时间等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2号反应器COD、氨氮的平均去除率比1号反应器分别高出了29.88%和19.68%,这是因为陶粒的比表面积较蜂窝陶瓷有绝对优势所致。但是2号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比1号反应器要低7.11%,通过研究两个反应器中硝态氮浓度和生物相分析发现具有较大差距。填料作为生物膜工艺中的核心,其材料、结构等影响到生物膜的性质和反应器内水力学特性,是决定生物膜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