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71.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处于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作用形式。运用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方法,以2001年、2006年、2010年为研究时间截面,结合GeoDA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差异显著,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武汉、咸宁、黄冈等地,空间集中化水平呈减弱趋势;(2)旅游景区空间自相关总体上呈增强的趋势,二元化空间分布格局不断强化;(3)旅游景区发展热点区表现出一定的时空继承性,地理近邻效应明显。旅游景区热点区主要为孝感、鄂州、武汉等地区,具有向东推移的趋势,天门、仙桃、潜江一直是旅游景区发展冷点区。人口分布、旅游交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政策等因素是影响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2.
过氧化氢(H_2O_2)和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外源性胁迫。利用过氧化氢酶(CAT)以及NO清除剂(PTIO),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100μg·L~(-1))影响小球藻生长的机理,并分析内源性H_2O_2和NO在小球藻抗除草剂胁迫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在诱发小球藻细胞死亡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促发了H_2O_2和NO生成;外源CAT可通过清除H_2O_2和诱导NO来缓解阿特拉津对小球藻的生长抑制;PTIO与阿特拉津的联合实验进一步证实,小球藻体内的NO诱导与H_2O_2的爆发无关,它们之间的合成没有相关性。因此,除草剂阿特拉津主要通过诱导小球藻体内的H_2O_2爆发来破坏藻细胞,抑制其生长,与NO的信号传递无关。  相似文献   
173.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sewage sludges from a big Chinese city was investigated. Concentrations of zinc (Zn), lead (Pb), copper (Cu), chromium (Cr), nickel (Ni), cadmium (Cd) and mercury (Hg) in the sludges were 258–4050 mg kg‐1, bd: 994 mgkg‐1, 8.3–566 mg kg‐1, 26.3–370mgkg‐1 4.2–113 mg kg‐1 0.9–6.4 mg kg‐1 and 1.8–12.4 mg kg‐1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Zn and Pb in the sewage sludges from the residential area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ixed ones (from both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are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flocculently dewatered sewage sludg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ediment of the centrifuged undewatered sewage sludges. After centrifuging, more than 60% of heavy metals remained in the sludge sediment with an exception of C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total potassium (T‐K) in these sewage sludges was also measured.  相似文献   
174.
V2O5-WO3/TiO2 catalyst was poisoned by impregnation with NH4Cl, KOH and KCl solution, respectively.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N2 physisorption, Raman, UV-vis, NH3 adsorptio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of hydrogen (H2-TPR), temperature-programmed oxidation of ammonia (NH3-TPO) an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x with ammonia (NH3-SCR). The deactivation effects of poisoning agents follow the sequence of KCl>KOH?NH4Cl. The addition of ammonia chloride enlarges the pore size of the titania support, and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dispersed V = O vanadyl which improves the oxidation of ammonia and the high-temperature SCR activity. K+ ions are suggested to interact with vanadium and tungsten species chemically, resulting in a poor redox property of catalyst. More importantly, potassium can reduce the Brønsted acidity of catalysts and decrease the stability of Brønsted acid sites significantly. The more severe deactivation of the KCl-treated catalyst can be mainly ascribed to the higher amount of potassium resided on catalyst.  相似文献   
175.
杨思  孔德良 《生态环境》2012,21(2):286-292
道路作为景观廊道,与建设用地景观、林地景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学联系。在道路网络迅猛扩展的同时,深圳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并对林地景观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1996-2008年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道路密度与建设用地扩张强度、道路密度与建设用地-林地边界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规模与道路密度、建设用地扩张强度与道路拓展强度呈相关关系,道路网络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研究期间深圳市林地退化严重,与建设用地接触的单个林地斑块的平均边界长度(林建边界长度)增加,建设用地-林地边界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林建边界长度与道路密度成相关关系,道路密度小于2.5 km.km-2时,道路密度越大,林建边界长度越大,建设用地景观和林地景观的生态学作用越剧烈。  相似文献   
176.
液中膜MBR工艺是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化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出水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活性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量少等特点。采用该工艺对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工程应用,对工程设计运行参数和污染物去除机制进行研究,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出水COD、氨氮、SS等指标均优于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可回用于浇洒道路、绿化、冲厕等,并提出根据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作为系统排泥的依据,有效地指导工程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7.
生活垃圾机械-生物预处理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昌市垃圾综合处理场为例,分析了通风量和水分对生物预处理的影响,进而优化生物预处理的实际应用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通风量与水分对预处理过程中堆体温度、pH、堆高变化影响明显,对挥发分变化影响不明显。选取每30 min风机送风8 min的通风方式,处理之前调整垃圾水分在40%~50%之间,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8.
针对船用增压锅炉在频繁启、停炉过程中,热防护砖衬结构中的耐火材料易出现的断裂、脱落等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热防护砖衬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分析出现损伤的结构部件及耐火材料发生断裂的原因,对增压锅炉的安全使用与预防损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9.
李强  赵越  田雪  熊思  卢晓维  林爱军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2):1917-1922
为降低PAHs对微生物的毒性,促进PAHs的降解,采用TPPB技术(two-phase patitioning bioreactor,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对芘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有机相(硅油、十二烷、十一醇、癸烷、十六烷、十八烷)、ρ(芘)、φ(有机相)和扰动速率对芘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φ(有机相)为10.0%、ρ(芘)为100~1 000 mg/L时,T0(纯水相)及T1(水-硅油)、T2(水-癸烷)、T3(水-十二烷)、T4(水-十一醇)、T5(水-十六烷)和T6(水-十八烷)体系中芘的降解率分别为92.5%~13.9%、69.3%~20.1%、79.6%~23.3%、81.9%~26.9%、86.7%~28.1%、87.7%~34.1%、89.6%~27.4%. ρ(芘)较低时,TPPB抑制了芘的降解;ρ(芘)较高时,TPPB则能促进芘的降解. 6种有机相中,十六烷对芘降解的促进效果最优. 最优φ(有机相)的确定和ρ(芘)有关,ρ(芘)为200 mg/L时,最优φ(十八烷)、φ(十六烷)、φ(十一醇)分别为5.0%、2.5%和5.0%;ρ(芘)为1 000 mg/L时,其均为20.0%. 液体扰动速率的提高能促进芘的降解,液体扰动速率为50~200 r/min时,T6和T5体系中的芘的降解率分别为50.1%~75.6%和54.1%~79.1%. 研究显示,TPPB技术是一种潜在治理高浓度PAHs污染的有效途径,TPPB的优化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0.
为定量分析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以每个样地为综合资源位,采用Simpson指数的倒数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分别对自然恢复20 a、35 a和100 a左右次生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进行测度,比较分析主要优势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生态位变化及原因,同时对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属于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建群种,生态位宽度最大(群落ⅠB'(SW)i 为0.750、B'(L)i 为0.863,群落ⅡB'(SW)i 为0.630、B'(L)i 为0.685,群落ⅢB'(SW)i 为0.625、B'(L)i 为0.658),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自然恢复年限越长,其优势地位越明显。2)人为干扰和光照是影响该区域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生态位变化的主要因子。3)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值B'(SW)i 为0.603、B'(L)i 为0.570,平均生态位重叠值为0.564,表明各种群生态幅广,资源利用谱较宽,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性竞争不激烈。4)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种群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最小(IV为0.181,B'(SW)i 为0.292,B'(L)i 为0.109),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小或没有重叠,表明它对群落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弱且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产生了一定程度分化。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随群落物种组成变化而变化,揭示了优势种的生态位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