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为从根本上解决隧道内空气污染问题,达到运营节能的目的 ,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分析直线隧道内污染物分布规律,确定吊顶式净化通风系统设置位置及净化范围,同时建立吊顶式净化通风系统隧道模型,对其纵向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表明:隧道内CO浓度基本呈线性分布,在距隧道入口1300 in位置,需布置吊顶...  相似文献   
92.
西安市降水化学组成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3.
采用2套启动成功的上向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滤柱,通过调节进水NaNO2和(NH42SO4 的浓度负荷及水力负荷,改变进水容积负荷,探讨容积负荷对ANAMMOX生物滤柱脱氮效能的影响及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滤速恒定条件下,通过提高进水基质浓度来提高进水TN容积负荷,其容积负荷去除动力学过程符合Monod-Haldane基质抑制模型。进水NH4+-N与NO2--N浓度分别低于100 mg/L和133 mg/L时,反应器脱氮效果不受明显影响,TN容积去除负荷可达4.21 kg/(m3·d),TN去除率可达80%以上。进水基质浓度恒定条件下,通过提高滤速来提高进水TN容积负荷,其容积负荷去除动力学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不受基质浓度抑制的条件下,滤速为3.0 m/h、进水容积负荷为8.82 kg/(m3·d)时,反应器总氮容积负荷去除量可达7.15 kg/(m3·d),总氮去除率可达81.1%。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扬州市近几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文章从自然、经济、社会的角度,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2007年-2011年的扬州市生态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值由3.360 8增长到4.738 7,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也由"一般"变为"良好",总体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结果,可以为其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对乐山市2016年12月—2017年2月的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用聚类方法、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法)、CWT(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分别模拟了研究期间PM2.5的主要潜在源区.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乐山市以PM2.5污染为主.因风速低、无降水、相对湿度高、边界层高度降低等原因,使乐山市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过程(2017年1月1—7日),该过程二次污染物累积特征较为明显;春节期间,因烟花爆竹集中燃放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使乐山市出现了一次严重污染(2017年1月28日),ρ(PM2.5)日均值达358 μg/m3.乐山市复杂的地形引起的热力差异有利于局地环流的生成与发展,山谷风的存在可能是造成夜间乐山市郊区站点ρ(PM2.5)高于城区站点的主要原因.结合后向轨迹与ρ(PM2.5)日均值分析发现,来自盆地内部的气流(占比为28.57%)对乐山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最大.乐山市东部边界附近、宜宾市西北部、自贡市南部等地对乐山市PM2.5的潜在源贡献(WPSCF)在0.96以上,说明这些地区是研究期间影响乐山市ρ(PM2.5)的重要潜在源区,模型的模拟结果与风向、风速、ρ(PM2.5)监测值插值结果相符.研究显示,乐山市大气污染过程除了与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累积有关外,区域污染物的输送贡献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6.
对炼化酸性水中含硫化合物在汽提过程中的转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酸性水中硫化物高达4317 mg/L,占总硫负荷的75.6%,但是其他含硫化合物如硫代硫酸根(2240 mg/L)、亚硫酸根(64 mg/L)、硫氰酸根(21 mg/L)、硫酸根(21 mg/L)以及有机硫化合物也不容忽视。汽提处理对硫化物、硫代硫酸根和部分有机硫化合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净化水中硫化物仅余3.6 mg/L,但总硫负荷高达162 mg/L,以硫代硫酸根(123 mg/L)和有机硫化合物(48.4 mg/L)为主,并残留大量多环类有机硫化合物,是影响污水场安全、高效、平稳运行的潜在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7.
畜禽粪便冻融作用后磷形态分布及其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畜禽粪便中磷(P)释放特性与其赋存的形态密切相关,冻融循环可通过改变畜禽粪便的理化性质而影响粪便中P形态的分布,进而影响其后续的释放过程.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室内模拟实验,探究了冻融循环对不同含水率猪粪中P形态分布的影响,以及冻融循环后粪便中P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未经冻融猪粪相比,冻融后低含水率粪便中Ca-P、Oc-P和Res-P含量分别下降了47.38%、29.76%和55.19%,NH_4Cl-P和Al-P分别增加了36.82%和23.13%;高含水率猪粪中Ca-P、Oc-P和Res-P含量分别减少了49.59%、41.59%和76.96%,NH_4Cl-P、Al-P和Fe-P含量分别增加了37.34%、32.84%和8.96%.经冻融处理的粪便P的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明显大于未冻融处理的粪便.伪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权函数方程均能较好的拟合粪便P释放动力学过程,其中Elov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佳,表明粪便中P释放动力学过程是以扩散为主的反应过程.雨水pH值和共存阴离子会影响粪便P的释放,溶液pH越低或NO~-_3/SO■比值越小,越有利用于粪便P的释放.依据统计数据估算,我国冻融区域内畜禽粪便因冻融导致的P最大释放增量总和约为3.20万t·a~(-1),为降低其面源污染风险需要更好的粪便储存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8.
无机砷和甲基砷在水稻体内吸收运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贾炎  黄海  张思宇  钟敏  孙国新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2483-2489
由于含甲基砷的农药残留或土壤中微生物的砷甲基化作用,除了无机砷,水稻籽粒中也可以检测到相当含量的不同形态的甲基砷.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砷在水稻幼苗中的吸收、转运、转化和外排.结果表明,水稻中各形态砷的含量排序为:亚砷酸盐(As(Ⅲ))>单甲基砷盐(MMA(Ⅴ))>砷酸盐(As(Ⅴ))>二甲基砷盐(DMA(Ⅴ)),但从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运系数排序为:DMA(Ⅴ)>As(Ⅲ)>As(Ⅴ)>MMA(Ⅴ).实验中未发现水稻体内无机砷向甲基砷的转化,甲基砷向无机砷的转化比例也较低,但观察到MMA(Ⅴ)部分被还原为MMA(Ⅲ).相比其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吸收量,DMA(Ⅴ)在水稻中通过木质部(向上)和韧皮部(向下)的转运比例在4种形态砷中最高.甲基砷(MMA(Ⅴ)和DMA(Ⅴ))通过根系外排的速率和比例明显的高于无机砷(As(Ⅲ)和As(Ⅴ)).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砷的累积与其在水稻体内的吸收、运移及砷的根系外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基于2004—2016年的全球地表PM2.5数据和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传染病年发病率数据,探究了PM2.5质量浓度与9种传染病(百日咳、猩红热、流脑、麻疹、肺结核、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流行性感冒)发病率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PM2.5质量浓度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EOF分析显示浓度变化有着北增南减、东增西减的趋势。同时,PM2.5浓度在北方的变化程度要远大于南方,在欠发达地区的变化程度要大于发达地区,但年际变化特征并不明显。选择了三类地区分析PM2.5和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发现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与PM2.5浓度显著相关的传染病类型高达5种,在所有传染病中,百日咳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最后针对三类地区,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部分传染病发病率与PM2.5浓度的关系式,指出PM2.5浓度每上升100 μg?m?3时,与PM2.5浓度显著正相关的传染病发病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0.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将其建设成高效生态经济区,满足人口、经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被广泛应用到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中。从产业分化的角度出发,从农业、工业、服务业3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结合黄河三角洲的区域经济特色,提出各自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