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752篇
安全科学   253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1627篇
基础理论   302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145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表面活性剂强化污泥生物淋滤Cu、Zn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接种经Tween-80驯化培养的污泥混合硫杆菌,研究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污泥生物淋滤过程中重金属Cu、Zn溶出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Tween-80对混合硫杆菌氧化元素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0.5~8.0g/L Tween-80能促进硫杆菌氧化元素硫,并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元素硫的氧化率提高.但是在污泥生物淋滤实验中,随着Tween-80投加量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先加强后被抑制.Tween-80最佳投加量为6.0g/L,这时元素硫的生物氧化率显著提高,污泥酸化加快,经过8d的淋滤,Cu和Zn的淋滤效果可达到最佳,溶出率分别为91.9%和90.4%,而对照组在第10d淋滤效果达到最佳,分别为80.1%和85.2%.但是当Tween-80浓度大于6.0g/L时,硫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使生物淋滤反应速度减缓,去除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982.
江苏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中富含有机物质,这类化合物种类多、浓度高,在色谱分析中,容易与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毒物形成共流物,干扰分析。根据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和离子阱质谱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5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选择性离子监测和2级质谱法监测方法,确定了选择性离子监测方法所选的离子范围,2级质谱法监测所选的母离子、CID电压,对比了选择性离子监测和2级质谱法监测的检测限。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将两种质谱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简便准确,可有效减少前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983.
纳米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纳米材料力学、磁学与电学等方面的特性与其在半导体、磁性材料、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对纳米材料的研究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参20.  相似文献   
984.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养分归还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高低。在土层浅薄且土被很不连续的我国喀斯特区域进行凋落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研究对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该区养分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分析了桂西北喀斯特区3种原生林与3种次生林的全年凋落物量、组成、月凋落物量动态及养分归还量与动态。结果表明,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 Wu)、大叶蚊母树(Distylium Sieb.e tZucc.)与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3种原生林的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2342.16,4057.99和1834.36k·hm~,而圆叶乌桕(Sapium romndifolium Hemsl.)、八角枫似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和黄荆(Vitex negundoL.)3种次生林的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192.82,3284.26,2469.90kg.hm-2,除大叶蚊母树外,次生林年凋落物总量大于原生林。凋落物的组成中,叶凋落生物量均占总凋落物量的80%左右,甚至更高,而圆叶乌桕、八角枫和黄荆3种次生林群落的叶凋落物量占总凋落物量的百分比大于圆果化香、大叶蚊母树以及青檀3种原生林。凋落物的养分归还量的月动态与凋落物量的月动态一致,原生林呈“u”形曲线,而次生林则呈“w”形曲线。原生林和次生林凋落物的年养分归还量均为C〉N〉K〉P,且次生林的c、N、P养分的归还量大于原生林。  相似文献   
985.
长春市土壤微生物生化作用与重金属化学形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春市土壤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固氮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和土壤基础呼吸)与重金属(Pb、Cd、Cu、Zn和Ni)化学形态的关系。通过科学采样和实验室测试分析了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和化学形态与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并使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多种数据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因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别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各种化学形态对土壤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氨化作用与交换态Cd、Zn和N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固氮作用与土壤重金属各化学形态相关性均不显著;呼吸作用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d和交换态Cu呈显著正相关;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与交换态P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土壤理化性质等相关变量受控时,重金属化学形态对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的影响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与无控制变量相比,在控制变量作用下,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受交换态Pd影响上升了0.0314,表现为交换态Pd抑制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呼吸作用与交换态Pd的相关系数在无控制因素情况下为-0.1425,在有控制因素情况下为-0.3230,表明交换态Pd促进呼吸作用强度。而有机结合态Ni表现为抑制固氮作用。因此可利用交换态Pd与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相互关系,有机结合态Ni与固氮作用的相互关系等相结合来评价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文章为评价长春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微生物学指标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6.
低磷胁迫下大麦磷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大麦(Hordeumv ulgare Linn.)磷高效育种的材料,分别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为1.32和36.6mg·kg-1的条件下,对180个大麦品种进行磷高效材料的筛选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品种中磷高效差异很大;中国大麦茎干重和地上重极显著高于美国大麦(P=0.000);裸大麦(H.vulgare var.nudum)有效穗、分蘖数和茎干重极显著高于皮大麦(H.oldeum vulgateL.);多棱大麦(Hordeum vulgareL.)分蘖数、茎干重和地上干重极显著高于二棱大麦(Hordeum distichon L.)。磷效率用耐低磷力和品种适应性来描述,用籽粒产量计算耐低磷力,云啤1号(122.3%,231.43%)、Z050P004Q(109.81%,214.40%)和YS500(101.08%,566.14%)等是供试样品中磷高效较高的品种。该实验结果为云南地区进一步选育磷高效的大麦品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987.
利用2015—2018年四川盆地内18个城市的6种污染物逐日质量浓度监测资料、同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插值、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四川盆地3个区域6种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各个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O3在盆地中西部污染较重,PM2.5和PM10在德阳、成都、眉山、内江、自贡一带污染较重,在广元和巴中污染较轻,SO2在巴中、南充、绵阳、德阳一带污染较轻,在广元和盆地中南部污染较重;②NO2平均浓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O3呈增加趋势,而CO、PM2.5、PM10、SO2均呈减小趋势;③CO、NO2、PM2.5、PM10、SO2呈"夏低冬高"的特征,O3则相反,CO、NO2、PM2.5、PM10均表现为"双峰双谷"型,O3和SO2则表现为"单峰"型;④偏东风有利于CO、NO2、PM10、PM2.5的稀释扩散,偏北风有利于O3、SO2的稀释扩散;⑤6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均与气压、气温、24 h变温、24 h变压、相对湿度、10 m风速、700 hPa散度、850 hPa高度显著相关.风速、相对湿度、混合层高度、逆温层平均高度的增加有利于大多数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相似文献   
988.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是一类具有一定环境风险的新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威胁,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快速城镇化的周口市为研究区域,采集包括一般城市道路、公园道路和居民区道路共44个样点的灰尘.研究确定了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测定道路灰尘中EPFRs的优化参数,描述了道路灰尘中EPFRs污染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89.
唐棋  伍港繁  辜娇峰  周航  曾鹏  廖柏寒 《环境科学》2022,43(9):4810-4819
为研究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与农艺措施刈割强化象草修复镉(Cd)污染土壤的效应,开展象草盆栽种植试验.试验中柠檬酸设置单次1.25、2.5和5 mmol·kg-1施用水平;刈割设置0、1和2次.结果表明:①在柠檬酸施用量为1.25 mmol·kg-1且刈割1次时,象草地上部生物量增幅最大达39.11%,高剂量柠檬酸施用和多次刈割不利于生物量的增长;②柠檬酸施用和刈割均有增大象草茎和叶Cd含量的效应,刈割措施中最后一茬收获的象草茎Cd含量较大,且在mB(柠檬酸)5 mmol·kg-1施用下可将茎ω(Cd)增大到18.53 mg·kg-1,相比第一茬增大约6倍;③柠檬酸施用和刈割措施能够降低象草根际土壤pH和有机质,对土壤总Cd含量和Cd的TCLP含量也能分别最大幅度降低14.29%和10.17%;④在mB(柠檬酸)施用量为1.25 mmol·kg-1且刈割1次时,象草植物提取Cd的效果最佳,地上部位Cd提取量达到6.95 mg·株-1,占盆栽试供土壤Cd总量的9.38%.未来利用象草修复Cd污染土壤时,可考虑将1.25 mmol·kg-1柠檬酸施用和刈割1次相结合,以提高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990.
Wang  Zhenyao  Li  Xuan  Siddiqui  Muhammad Ahmar  Liu  Huan  Zhou  Ting  Zheng  Lei  Huang  Siyu  Gao  Li  Lin  Carol Sze Ki  Wang  Qil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23,21(5):3023-3040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Anaerobic digestion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energy recovery from secondary sludge, yet the presence of humic substances in wastewater limits anaerob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