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1351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96篇
综合类   1809篇
基础理论   361篇
污染及防治   183篇
评价与监测   177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21.
偏振激光雷达在沙尘暴观测中的数据解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阐述了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NIES)研制的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参数,探讨了激光雷达方程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条件,并对激光雷达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直观图视化处理.分别用光学强度、后向散射强度、退偏振率、消光系数以及双波长信号比等对沙尘天气的污染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对垂直方向沙尘浓度的分布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退偏振率大于10%时,即可判断为沙尘天气;双波长信号比(P(1 064)/P(532))大于0.4,则表示该期间为沙尘天气;利用消光系数表示气溶胶浓度时,NIES激光雷达观测沙尘气溶胶消光系数超过0.3 km-1(ρ(TSP)约为500 μg/m3),且持续时间超过3 h的沙尘天气现象即可判断为一次沙尘事件.根据激光雷达特有物理量对沙尘气溶胶的不同判定标准,对沙尘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沙尘云厚度以及沙尘天气的污染特征进行了解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22.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区有各种类型矿山企业近2.3万个,矿产开发从业人员近180万人,资源开发涉及的矿种多,数量大。但是华东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华东地区不同类型矿产的开发状况包括不同类型矿山数量、规模、矿山企业类型、选矿及开采方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323.
转炉钢渣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废料转炉钢渣对海洋微藻——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探讨其作为\"铁肥\"材料的可行性.以海水为培养液,考察了不同浓度的转炉钢渣浸出物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浓度的增加,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这种作用在无营养盐限制﹑不添加任何微量元素的大洋水中要比在相同条件的近岸海水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当大洋水中钢渣浓度约为248mg/L,近岸海水中约为62mg/L时,微藻生物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24.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5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巨系统。通过提出综合衡量系统“协调性”和“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人居环境复合系统内5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情况。并运用灰色预测理论构建GM(1,N)动态模型,预测未来几年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325.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针对2021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开展系统评估,总体认为2021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撑服务全面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动力机制。在快速变化的宏观经济社会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下,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需要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新形势,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6.
以燃煤电厂废弃物脱硫石膏(FGD)为主要原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FGD-HA),利用XRD和SEM对FGD-HA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8,是描述FGD-HA吸附Cu2+的最佳动力学模型,Cu2+在FGD-HA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R2=0.9846),热力学表明此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Cu2+的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投加量3.11g/L、pH值4.96、温度22.09℃、Cu2+初始浓度24.75mg/L为最佳吸附条件,此条件下Cu2+去除率预测值为100%,相同条件下开展的验证实验结果为97.4%,与预测值相接近说明模型的选择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7.
328.
自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共480 d),对遭受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的广东省北部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受灾点(海拔700 m)和未受灾点(海拔550 m)的3种植物: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荷木(Schima superba)和罗浮栲(CastanopsisFagaceae)进行对比实验。选择生理指标为: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重(LDMC)、单位叶面积氮含量(Na)、单位叶面积多酚含量(Phena)。研究结果显示:3受灾种Fv/Fm均无下降;受灾罗浮栲、荷木的其他各指标在300 d后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受灾樟树的各生理指标在300 d后仍显著低于正常(p〈0.1);受灾樟树的生长模式由快速生长型改变为积累营养型。研究表明:(1)雪灾损伤对光系统II没有累积效果;(2)雪灾造成的冠层改变对中下林层的营养物质分配有影响;(3)作为人工栽培种的樟树,较自然生长种需要更长的灾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329.
为正确评价重金属污染下冬小麦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铅(Pb)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50.00 mg/kg,干土)时,与镉(Cd)复合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际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肥力指数(Biological index of fertility,BIF)及碳/氮(C/N)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苗生长3周时,Cd处理下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P<0.05)增加,脱氢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7周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12周时,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此外,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标BIF值主要表现为降低,而根际土壤C/N值在幼苗生长3周和12周时显著(P<0.05)降低,7周时却极显著(P<0.01)升高.(2)低含量Pb与Cd对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BIF值主要起协同抑制效应,对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出拮抗效应.幼苗生长3周和12周时,低含量Pb可减轻Cd对C/N值的降低效应,7周时,低含量Pb和Cd协同促进C/N值升高.土壤Pb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时,仍会明显影响Cd污染下冬小麦幼苗根际土壤的生化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330.
建立了以环己烷为萃取剂、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水质样品中可萃取性石油烃(C_(10)~C_(40))的分析方法。以正构烷烃混合标准溶液为定性和定量校准标准,以色谱峰面积总和与混合标准溶液总浓度建立校准曲线进行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0.01 mg/L,经验证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同时,分别以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度法测定了地表水、污水处理厂出水、海水和化工废水等实际样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萃取性石油烃C_(10)~C_(40)的碳数范围内,气相色谱法的测试结果与红外光度法无明显差异,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