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5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1160篇
安全科学   521篇
废物处理   242篇
环保管理   533篇
综合类   2842篇
基础理论   120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304篇
评价与监测   419篇
社会与环境   399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2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Rock ptarmigan (Lagopus muta) and willow ptarmigan (L. lagopus) are Arctic birds with a circumpolar distribution but there is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their status and trends across their circumpolar distribution. Here, we compiled information from 90 ptarmigan study sites from 7 Arctic countries, where almost half of the sites are still monitored. Rock ptarmigan showed an overall negative trend on Iceland and Greenland, while Svalbard and Newfoundland had positive trends, and no significant trends in Alaska. For willow ptarmigan, there was a negative trend in mid-Sweden and eastern Russia, while northern Fennoscandia, North America and Newfoundland had no significant trends. Both species displayed some periods with population cycles (short 3–6 years and long 9–12 years), but cyclicity changed through time for both species. We propose that simple, cost-efficient systematic surveys that capture the main feature of ptarmigan population dynamics can form the basis for citizen science efforts in order to fill knowledge gaps for the many regions that lack systematic ptarmigan monitor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62.
为研究特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已采工作面上覆围岩破坏高度,以老虎台矿83002已采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EH-4物理探测、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论证。EH-4探测确定了垮落带和裂隙带位于油页岩层内,高阻区位于绿色页岩和砂砾岩的交界面,F1断层处出现离层空间,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对该结果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综合确定了覆岩破坏高度为400~485 m,为累计采高的6.3~7.5倍。研究成果可对下一分层83003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进行指导,为类似条件矿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3.
为利用视频数据对空管员违规行为进行智能化分析,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出2阶段的违规行为识别模型(AR-ResNeXt),基于实地调研构建空管员视频数据集,利用最小化动态多实例学习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获得违规行为检测的判别特征表示,结合异常回归网络和ResNeXt网络,完成对空管员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检测与动作分类。研究结果表明:AR-ResNeXt模型在自制数据集中,其帧级AUC达到82.9%,分类准确率达到87.8%,可准确识别空管员发生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4.
采用一锅水热合成法制备Fe掺杂Bi2MoO6光催化剂,对Bi2MoO6的主体结构进行修饰和调整.在可见光LED照射下,利用合成的Fe-Bi2MoO6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peroxymonosulfate,oxone)对偶氮染料橙黄Ⅱ进行光催化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催化剂的形貌微观结构和化学价态进行表征,并应用在光催化活化PMS降解橙黄Ⅱ的过程中.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为0.4 g/L,PMS投加量为0.4 mmoL/L,初始pH值接近中性条件下,Fe-Bi2MoO6材料对橙黄Ⅱ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经过Fe掺杂后,Fe取代一部分的Bi3+,致使主体晶格出现畸变,不仅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产生、分离和转移,还增强了 Bi2MoO6的光催化活性.Fe-Bi2MoO6光催化剂经重复使用5次后对橙黄Ⅱ的降解率仍然可以达到89.1%以上,具有优秀的光催化稳定性能.活性自由基的出现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由此展示出一种潜在的光催化降解机制,且Fe掺杂Bi2MoO6比单纯Bi2MoO6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5.
水流与结构相互作用下的防污帘有效深度是影响其防污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探究防污帘有效深度随流速等参数的变化,基于ADINA软件动网格控制技术,结合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建立悬挂式防污帘大变形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以分析流速、帘长及配重对防污帘有效深度的影响规律.运用防污帘变形倾角,描述悬挂式防污帘在不同负载下的变形特征,并回归拟合防污帘相对有效深度的预测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悬挂式防污帘相对有效深度随流速增大而减小,随相对帘长与配重的增大而增大;倾角随流速与相对帘长的增大而增大,随配重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6.
为适应风险因素不确定性、随机性及动态反馈性等特点,建立新型富水岩溶隧道涌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1种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5个1级指标、29个2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熵权与加权平均计算法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利用云生成算法计算出云数字特征参数并生成足够数量的云滴;将方法应用于贵州省某隧道涌水风险评...  相似文献   
167.
为研究不同工况、不同结构参数对于深水水下测试树球阀剪切连续油管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剪切分析模型,对不同工况下剪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对比验证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有限元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偏差小于5%;油管剪切过程中会出现2个剪切力矩峰值,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2个峰值变化规律,发现油管承受拉力越大、球阀剪切速度越小、球阀外径越小剪切过程所需剪切力越小,剪切性能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剪切模型及不同工况下剪切力变化规律,可为水下测试树的设计选型及现场应用提供指导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型和源示踪技术,构建污染来源预报系统,实现了京津冀地区污染来源的实时预报。针对预报中最迫切的时效限制,在系统的源排放预处理、污染物来源贡献计算方案、业务化运行等方面进行特别的设计,主要包括:开发出快速源排放前处理技术;通过试算确定了分区域和行业的污染来源追踪方案;采用目前2种主流的并行计算方式混合编译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并运行;设计了业务化运行中多任务的分布式计算方案,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这些优化措施有效地缩短了预报时间。目前系统已处于业务化运行阶段,每天08:00之前,预报出未来3 d的区域空气质量,同时给出关注区域主要污染物分区域和行业的来源贡献状况;系统已应用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后评估,以及2015年11月底—12月初京津冀重污染预警等应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9.
以武烈河流域2014年1—12月23项指标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水质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流域主要污染因子及区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对流域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武烈河流域上游支流水质为Ⅱ类,干流段监测断面S1与S3水质为Ⅲ类,S2与S4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BOD5与TP;流域水质由2个主成分组成,CODCr、CODMn为第一主成分,NH3-N、DO与BOD5为第二主成分;流域主要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和畜禽养殖废水等。  相似文献   
170.
Nanotechnology has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industrial sectors ranging from fabrication of molecular assemblies to microbial array chips. Despite the booming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there have been serious implications which are coming into light in the recent years with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namely air, water and soil and its likely impact on the human health.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common metals and materials are well-known, however, when the metals and materials take the form of nanoparticles – consequential hazards based on shape and size are yet to be explored. The nanoparticles released from different nanomaterials used in our household and industrial commodities find their way through waste disposal routes into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end up in wastewater sludge. Further escape of these nanoparticles into the effluent will contaminate the aquatic and soil environment. Henc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ce, behavior and impact of these nanoparticles in wastewater and wastewater sludge is necessary and timely. Despite the lack of sufficient literature, the present review attempts to link various compartmentalization aspects of the nanoparticles,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oxicity in wastewater and wastewater sludge through simile drawn from other environmental stre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