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885篇
安全科学   424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246篇
综合类   2219篇
基础理论   428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216篇
灾害及防治   14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61.
磷矿粉和腐熟水稻秸秆对土壤铅污染的钝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汤帆  胡红青  苏小娟  付庆灵  朱俊 《环境科学》2015,36(8):3062-3067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磷矿粉和草酸活化磷矿粉与腐熟水稻秸秆配施及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基本性质和铅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钝化材料都能提高土壤p H值、有效磷、交换性钙、阳离子交换量,其中活化磷矿粉效果最佳;与保持70%田间持水量相比,淹水处理增加p H、提高交换性钙效果更好,但有效磷较低.施用3种钝化材料能使可交换态铅减少,促进其向生物难利用态转变,活化磷矿粉对铅的钝化效果优于未活化的磷矿粉,两者最高分别可使交换态与对照相比降低40.3%和24.2%,且钝化效果与施用量呈正相关;腐熟水稻秸秆能增加土壤有机结合态铅;淹水处理可促使交换态铅向铁锰氧化物和残渣态转化.  相似文献   
962.
硼掺杂CeO2/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氯化钛和钛酸丁酯水解过程中引入硼酸、硝酸铈,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硼(B)掺杂CeO2/TiO2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采用XRD、DRS、XPS等手段进行表征,以偶氮染料酸性红B为模型污染物评估了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硝酸铈加入量影响催化剂的吸收带边,随用量增加,吸收带边红移至481nm(Ce/Ti=1.0,摩尔比),继续增加用量,吸收带边轻微蓝移.催化剂晶相组成与焙烧温度有关,500℃时焙烧样品主要由立方晶型CeO2和锐钛矿TiO2组成,焙烧温度高于700℃时,TiO2转化为金红石型,CeO2则无显著变化.随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吸收带边明显蓝移,综合考虑催化剂稳定性和太阳能利用,认为500℃焙烧较为合适.B1s XPS显示仅有少量B原子进入复合氧化物晶格取代了氧原子,主要以B2O3形式存在.酸性红B降解试验显示B掺杂CeO2/TiO2可以提高TiO2的催化活性,紫外光辐射10min最高可使96.0%的酸性红B分解,且反应彻底,表现出较强的氧化能力,但Ce/Ti>0.5(摩尔比)时催化活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63.
随着加速器质谱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环境研究.地表水(河流、湖泊)有机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探究地表水环境有机碳循环,不仅能定量识别有机碳的来源贡献率,还能提供有机碳迁移转化过程的信息.本文综合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原理,比较了溶解...  相似文献   
964.
利用薄膜梯度扩散(DGT)原位采样装置获取了骆马湖全湖8个典型湖区泥-水界面(SWI)活性磷(P)、铁(Fe)、硫(S)垂向分布信息,据此定量估算三者交换通量.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剖面P、Fe、S浓度范围分别为0~2.05,0~11.10和0.01~0.63mg/L,并在微小尺度呈高度空间异质性.在水平方向上活性P、Fe主要表现为西北湖区高于东南湖区,而活性S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就垂直剖面而言,活性P、Fe、S自界面向下呈升高趋势,并在60mm深度内出现峰值,且活性P和Fe剖面呈明显的同步变化特征;活性P、Fe在多数点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65,P<0.01),且各采样点沉积物中的总铁与总磷比值[w(∑Fe)/w(∑P)]均高于15,这表明Fe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于骆马湖内源磷释放起重要控制作用;8个采样点样品中活性P、Fe、S交换通量分别为0.066~0.698,1.671~5.592和0.007~0.071mg/(m2·d),表明P、Fe、S由沉积物向水体释放.西北湖区表现出较高的P通量和活性P浓度,这可能会增加南水北调过程中水质污染的风险,应予以重视.以上结果支持了P、Fe耦合释放机制,明确了骆马湖SWI的活性P、Fe、S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965.
根据武钢发展总体规划,武钢对一烧车间4台75 m2烧结机进行了易地改造,新建了1台450 m2烧结机.该改造工程淘汰老烧结机,推进设备大型化、自动化,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生产源头削减污染.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积极治理,建立了相应的环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的外排及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烧结的清洁生产.从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2个方面浅析了武钢新一烧环保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6.
967.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毒性的发光菌法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土壤中人为投加重金属污染物,制备了重金属含量不同的一系列污染土壤,对土壤重金属浸提条件进行了探究,并应用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对单一Cu、Cd和Pb污染及Cu-Cd和Cu-Pb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最佳浸提剂为0.1 mol/L HCl溶液,最佳浸提时间为2.0 h。在单一重金属污染条件下:Cu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生物效应,而Cd和Pb则表现出浓度与生物毒性的正相关性;3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强弱顺序为Cd>Pb>Cu。在复合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由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968.
人们在重视治理大气和江河湖海等大环境安全问题的时候 ,却忽视了直接危害人身健康甚至生命的室内环境安全问题。在现代社会 ,室内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影响室内环境安全的因素复杂 ,科学合理地评价其安全状况对改善室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建筑室内环境安全系统特征 ,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室内环境安全评价模型 ,并给予了实例验证 ,为室内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9.
利用春播优质小麦99-5分期播种产量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的高低与播种-抽穗期的积温、抽穗-开花期的日照和开花-成熟期的相对湿度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70.
三氯杀螨醇的雌激素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刚  唐超智 《四川环境》2004,23(5):54-56,71
三氯杀螨醇(dicofol,DCF)是现代农牧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虫剂,许多实验证据表明它对动物和人体有雌激素效应,如导致美洲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发生雌性化现象、使美洲鹰(Falco sparverius)的卵壳变薄、引起小鼠子宫增重、促进人类乳癌细胞(MCF7)增殖等。有关它的作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下丘肛-垂体-性腺轴中的激素受体上,本文对DCF的雌激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