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628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喀斯特地区二种主要的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例,对三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及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最大值为表层土的7.1%,而三个黄壤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4.6%之间;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变化范围仅为-24.1‰~-23.0‰,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δ13C值变幅也较小;而黄壤剖面中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变化范围较大,在-24.5‰~-21.1‰之间,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δ13C值变幅也较大。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质的深度分布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2.
贵州兴仁煤矿区土壤表土与沉积物中砷的环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兴仁县境内的煤矿是黔西南典型的高砷煤矿区之一。通过对矿区范围内土壤表土和沉积物中砷的调查研究表明,土壤表土和沉积物中As的含量分布范围广泛,分别为5.28~234.14 mg/kg和20.68~219.14 mg/kg。这些分布特点与该区高砷地质地球化学背景有关外,还与煤炭资源开发有很大的关系。煤矿水灌溉的农田土壤表土和水系沉积物中As的积累已经显现出来。因此,矿区煤矿开发引起的土壤表土/沉积物中砷的积累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3.
垃圾渗滤液原位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外硝化-原位反硝化是垃圾填埋场氮管理的新途径.本文利用垃圾柱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研究了硝化渗滤液在填埋场内部的变迁及其对垃圾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化渗滤液回灌促进了填埋场垃圾降解,回灌的总氧化态氮(TON)被完全还原,反硝化为主要作用反应,最大TON负荷为28.6 mg(N)kg(TS)-1d-1.当负荷大于11.4 mg(N)kg(TS)-1d-1时,垃圾产甲烷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负荷的增加而加强.在此过程中,反硝化逐渐代替产甲烷作用成为填埋场内垃圾降解的主要反应,产生气体以氮气为主,而非甲烷;硝化渗滤液与垃圾的长期作用也改变了填埋场的菌群结构.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994.
北京海淀区夏季交警对多环芳烃的暴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个人采样装置测定了北京海淀区交警夏季多环芳烃(PAHs)暴露.以16种PAHs之和计,气态和颗粒物吸附态的平均暴露浓度分别为(1 520±759)ng/m3和(148±118)ng/m3,显著高于定点对照测定结果[气态(588±228)ng/m3,颗粒物吸附态(52±50)ng/m3].交警和对照点具有致癌作用的高环化合物总暴露浓度分别是(14.9±5.9)ng/m3和(6.7±3.6)ng/m3,主要来自颗粒物吸附态暴露.暴露量具有显著的日波动特征,主要受温度和湿度影响.气态浓度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负相关,颗粒物吸附态浓度则与温度和湿度看不到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超声辐照技术去除垃圾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了输入电功率、初始浓度、初始pH、曝气对垃圾渗沥液中COD的超声去除效果影响,探讨了垃圾渗沥液中有机物的超声去除主要是通过羟自由基的氧化反应,高温热解反应虽然存在,但贡献相对很小。超声去除垃圾渗沥液中COD的动力学模式不能简单用动力学原理来解释,一方面由于超声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和垃圾渗沥液中有机物的种类都很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基于K2Cr2O7法测定出的COD指标不能完全表征超声去除垃圾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6.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核心和经济建设的引擎,是城市间相互协同,发挥聚集效应一体化城市群体。城市代谢系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能量、货币和人类劳动力综合协调的自组织系统。城市代谢系统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城市人口负荷过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过渡消耗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通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尤为重要。本文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结合城市代谢理论,从不同维度系统分析闽三角城市群能值代谢状况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对不同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2010—2017年闽三角城市群总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比重增幅较大,表明经济发展以资源消耗为主,对城市群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人口增长、土地空间限制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矛盾。(2)从不同城市群之间对比来看,闽三角城市群与环太湖城市群在资源利用率和经济产出方面略有差距,但在能值货币比率和环境承载力等指标方面表现较好,反映出闽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较为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效果。(3)从城市群内部结构对比来看,厦门、泉州、漳...  相似文献   
997.
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敏感因子和生态敏感区的识别是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性、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施综合措施的关键步骤.本文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因子及生态敏感区.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危机、淡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风暴潮、洪涝灾害、水土流失、酸雨及地面水污染等是限制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因子;农田、水源地、海岸带、河岸带及城镇等为其主要生态敏感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天津地区土壤多环芳烃的克里格插值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克里格法研究了天津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水平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外环境标准,对区域表层土壤中10种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区域土壤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多环芳烃污染.萘超标倍数最大,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超标情况也较为严重,需引起进一步的关注.西青区和市区是土壤多环芳烃含量超标最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999.
天津表层土中饱和烃污染物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天津地区主要环境功能区表层土样品中烃类污染物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功能区表层土中均分布有多种类型的饱和烃污染物,主要包括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间二烯烷烃,单甲基支链烷烃,烷基环己烷和甾,萜类等.这些化合物在区域上分布广泛,组分变化多样.样品间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特征差别较大,CPI1为0.76~1.26,CPI2为1.29~7.14,CPI(wax)为0.81~3.24.aaaC29-甾烷20S/(20R+20S)为0.45~0.72,C31藿烷22S/(22S+22R)为0.54~0.62,均已达到平衡终点.类异戊间二烯烷烃和烷基环己烷的分布特征与原油相近.表明污染源较复杂,主要包括矿物油,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降解等,不同功能区污染源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00.
2000年~2001年5月国内环境事件数据   总被引:51,自引:48,他引:3  
简要介绍了2000年-2001年5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包括沙尘天气、赤潮、污染事件、山体滑坡。虫害、自然灾害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