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纳米Ag粒子原位杂化PVDF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AgNO3为前驱体,聚偏氟乙烯(PVDF)为聚合物基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和成孔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还原剂和溶剂,利用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Ag粒子原位杂化PVDF超滤膜.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接触角测定仪对杂化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形成的纳米Ag粒子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纳米Ag粒子的添加改善了PVDF膜的亲水性能.以腐殖酸和牛血清蛋白作为污染物的代表,考察了Ag/PVDF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以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活性污泥作为微生物的代表,考察了杂化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结果证实了与纯PVDF膜相比,Ag/PVDF膜通量衰减较慢,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表面受活性污泥污染程度小,具有显著的抗有机污染和抗生物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112.
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对不同形态锑的富集与转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玉凤尾蕨和印度芥菜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研究两种植物在人工添加不同形态(三价无机锑、五价无机锑和三甲基锑)与不同水平锑(白玉凤尾蕨为30和50 mg·L-1,印度芥菜为5和20 mg·L-1)处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以不加锑处理作为对照,同时分析锑在两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富集与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对3种形态的锑均可出现显著的吸收富集,白玉凤尾蕨地上部和根部锑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16 mg·kg-1和6065 mg·kg-1,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部锑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22 mg·kg-1和2663 mg·kg-1;两种植物对不同形态锑的富集能力均为三价锑(Sb(Ⅲ))五价锑(Sb(Ⅴ))甲基锑(TMSb),且主要富集于根部.Sb(Ⅴ)处理下,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地上部80%以上转化为Sb(Ⅲ),反映两种植物均具有很强的将Sb(Ⅴ)转化为Sb(Ⅲ)的能力;Sb(Ⅲ)处理下,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对Sb(Ⅲ)的转化较少,地上部与根部只有不到5%的Sb(Ⅲ)转化为Sb(Ⅴ);白玉凤尾蕨可直接吸收TMSb,并有31%~46%被转化为无机的Sb(Ⅲ)和Sb(Ⅴ),而印度芥菜则100%将TMSb转化为无机的Sb(Ⅲ)和Sb(Ⅴ).植物对有机锑直接吸收转运并将其转化为三价锑的能力可能是植物对锑富集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测定铜(Ⅱ)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催化光度分析法.基于在氨水介质中,曙红Y与H_O_2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铜(Ⅱ)催化使曙红Y褪色,据此建立的测定铜(Ⅱ)的新方法的检出限为3×10~(-10)g/ml,该法用于人发、指甲样品中铜(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6%,加标回收率为88%~114%.  相似文献   
114.
安顺市土壤pH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清霞  陆晓辉  涂成龙 《环境科学》2022,43(4):2124-2132
探究土壤p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pH空间分异的影响,对安顺市山地复杂环境下土壤pH的精准管理和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2 851个野外采样点,综合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安顺市土壤pH值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5.
利用电石渣制备多种晶形碳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地利用电石渣资源,研究用电石渣为原料制备球形、板状形、针叶形碳酸钙.利用DTA-TG、SEM等研究了电石渣的预处理方式对碳酸钙纯度的影响和碳化反应温度、CO2流量等对多晶型碳酸钙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石渣可直接与氯化铵反应,当pH>7时,合成的碳酸钙的纯度大于97%,白度大于98.电石渣经过处理后,在不同的碳化反应温度及合适的CO2流量的条件下分别可以得到球形、板状形、针叶形的碳酸钙.  相似文献   
116.
越冬过程是蓝藻暴发的前置阶段,该时期沉积物内源磷是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磷源之一.在调查藻型湖湾蓝藻越冬两个时期(休眠期和复苏期)水质和沉积物污染物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沉积物磷吸附特征,阐明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两个时期湖湾基本为中度富营养水平,并且水质和沉积物氮磷污...  相似文献   
117.
为进一步提高超滤工艺对废水深度处理效果、减缓超滤膜污染,研究提出铋改性沸石粉强化超滤(Bi-Z-UF),并对铋改性沸石粉投加量、粒径和反冲洗频率进行优化以获得高效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1)相比直接超滤和天然沸石粉强化超滤,Bi-Z-UF更能有效减缓膜通量下降速率,经过3个过滤周期,膜反冲洗后几乎能恢复到初始膜通量。(2)Bi-Z-UF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COD、254nm处吸光度(UV_(254))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26%、23%和16%。(3)铋改性增加了沸石的吸附活性中心,在超滤膜表面形成了疏松有孔的"保护层",能减少污染物与超滤膜直接接触,有利于减缓膜通量下降速率,并促进对污染物的吸附、截留与去除,强化了超滤膜性能。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演化、效果评估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转型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至今,中国可再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然而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偏低,其未来可持续发展仍面临挑战,如可再生能源发展资金缺口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仍然面临一定障碍。在未来新的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总结,进一步探讨未来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优化方案。本文首先对中国2005—2019年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及演化路径进行总结梳理,基于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矛盾将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在综述相关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政策有效性、政策成本、技术进步等。结果表明,中国过去十年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对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是积极有效的,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成本仍然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另外,虽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显著,然而基于历史经验的技术进步率仍然不足以支撑实现中国2020年平价上网的目标,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发电成本的下降。结合当前及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及面临挑战,我们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增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内生激励并降低政策实施成本;二是建立储能技术市场机制,为减少弃电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推进碳金融体系建设,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来源并降低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119.
鳙幼鱼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的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采用递增流速法,研究了鳙幼鱼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结果表明:鳙标准代谢率SMR实际测定值为18727±545 mgO2/(kg·h),方程拟合值为18281mgO2/(kg·h),实测值与拟合值接近;鳙耗氧率MO2与游泳速度U的拟合方程为MO2=18281+3983 U1.30,耗氧率幂函数方程中U的幂值为130,U的幂值越小游泳效率越高,说明鳙游泳效率较高;鳙临界游泳速度Ucrit为457±056 BL/s,与青鱼近似;鳙疲劳后的耗氧率迅速降低,在疲劳后45~60 min时耗氧率恢复到标准代谢率。鳙EPOC值为10716 mgO2/kg,说明鳙运动疲劳后的恢复能力较高;运动耗能COT与游泳速度相关关系曲线中,在4~6 BL/s时COT较低,说明此时鳙的能量利用效率较高,拟合方程为COT=664 U-1+131 U0.34;通过实验测定,鳙摆尾率TBF和游泳速度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TBF=202+053 U。研究可为鱼道设计提供参考,对鳙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阻断了河流的连续性,改变了河流生态因子,而且影响着河流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摄食、洄游、繁殖等行为。河流生态因子,如温度、流速、溶解氧浓度等,对鱼类生理和生态行为有显著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鱼类生理和生态行为与水力因子之间的关系,量化鱼类游泳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结合生物学、生态工程、环境污染、管理等相关学科,建立更为精确的模型描述鱼类行为对水力因子的响应。结合河流生态因子研究鱼类生理及生态行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鱼类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栖息生境的影响,归纳了目前国内外鱼类生理生态行为对河流生态因子响应研究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以后研究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