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95篇 |
免费 | 868篇 |
国内免费 | 66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44篇 |
废物处理 | 1008篇 |
环保管理 | 1389篇 |
综合类 | 10026篇 |
基础理论 | 2949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6094篇 |
评价与监测 | 708篇 |
社会与环境 | 652篇 |
灾害及防治 | 7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308篇 |
2022年 | 848篇 |
2021年 | 728篇 |
2020年 | 576篇 |
2019年 | 553篇 |
2018年 | 656篇 |
2017年 | 823篇 |
2016年 | 946篇 |
2015年 | 1158篇 |
2014年 | 1329篇 |
2013年 | 1822篇 |
2012年 | 1485篇 |
2011年 | 1587篇 |
2010年 | 1167篇 |
2009年 | 1150篇 |
2008年 | 1218篇 |
2007年 | 1107篇 |
2006年 | 984篇 |
2005年 | 717篇 |
2004年 | 496篇 |
2003年 | 616篇 |
2002年 | 539篇 |
2001年 | 450篇 |
2000年 | 477篇 |
1999年 | 514篇 |
1998年 | 449篇 |
1997年 | 370篇 |
1996年 | 352篇 |
1995年 | 304篇 |
1994年 | 247篇 |
1993年 | 203篇 |
1992年 | 156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5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企业和消费者日益认识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任何单个企业及其供应链的巨大挑战。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为气候减缓做出努力。现有的碳排放责任核算大多从企业的生产方面入手。最终消费者作为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是所有生产者的最终服务对象,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碳减排作用以及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本文提出以产品为导向,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建立产品碳排放基准值,对基于供应链的所有参与主体进行责任分配,进而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碳责任账户。本文构建的责任体系框架具有更广泛、更有前景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2.
有机磷酸酯(OPEs)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阻燃剂,近些年逐渐取代了溴代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也因此导致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有较高的暴露量和潜在风险。已有研究表明,OPEs具有一定的毒理效应,对人体及其他生物均有潜在危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OPEs的检测技术,详述了不同环境介质OPEs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仍是水样前处理的主要方法;对于固体样品,加速溶剂萃取/加压液相萃取(ASE/PLE)和微波辅助萃取(MAE)应用较多;虽然大气样品仍以固体吸附剂方式为主,但已向在线一体化方向发展;而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多与水样和固体样品方法相似;但是对于复杂环境介质中OPEs样品的前处理较为困难,方法有待改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对弱极性和易挥发的OPEs分析效果好,而强极性和难挥发的OPEs多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串联(GC-MS/MS)、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UPLC-MS/MS)等对多种复杂的环境介质中的OPEs均有较好的检测分析效果,但并未普及。最后,对OPEs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3.
174.
对有机质浓度高,成分单一,蛋白质、总氮浓度较高,易酸化,且已酸化程度较高的大豆蛋白废水,确定以新型内循环厌氧反应池为主的处理工艺,在原废水ρ(COD)为11809~15040mg/L时,总出水浓度192~350mg/L,去除率达到96.2%~97.5%。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池具有高度小、结构简单、污染物去除率高的特征,COD运行负荷达6.0~7.5kg/(m3.d),COD去除率达88%~93%。当COD运行负荷5.0~7.0kg/(m3.d)时,该池内循环管道形成了连续的较强内回流。 相似文献
175.
176.
177.
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考察了黄花鸢尾、水葱和梭鱼草3种挺水植物对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吸收贡献。结果表明:短期内,各种湿地植物污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但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却有较大变化,4月份,水葱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8月份,梭鱼草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在整个生长期内,黄花鸢尾对氮、磷的吸收容量一直保持最大,在10月下旬分别达到21.5和4.16 g/m2,因此其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去除的吸收贡献也最大,分别为30%和73%。这表明湿地植物的选择不仅要考查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更要关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容量,并且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对类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
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流化填料分格式SBR工艺(简称MESBR工艺)与传统的SBR工艺的COD去除率,有机物降解速率,脱氮效果和污泥沉降性能。结果表明:MESBR系统温度下降到5℃时,COD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比传统SBR系统高出15%左右;MESBR系统与传统SBR系统的温度系数θ分别为1.021和1.045。温度由20℃下降至5℃时,传统SBR系统的TN和NH3-N去除率分别降低26.5%和20%,而MESBR系统分别降低18.6%和11%。传统SBR系统SVI值随温度变化较大,当温度下降到5℃时SVI值达到234.8 mL/g,而MESBR系统的SVI值没有明显的变化,基本维持在120~130 mL/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