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504篇
安全科学   167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129篇
综合类   993篇
基础理论   273篇
污染及防治   335篇
评价与监测   143篇
社会与环境   154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Regional ozone (O3) pollution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hina over the recent decade, but the contributions from urban pollution and biogenic emissions have not been clearly elucidat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O3 proble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NCP), intensive field measurements of O3 and related parameters were conducted at a rural site downwind of Ji'nan, the capi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summer of 2013. Markedly severe O3 pollution was recorded, with the O3 mixing ratios exceed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on 28?days (a frequency of 78%) and with a maximum hourly value of 198 ppbv. Extensive regional transport of well-processed urban plumes to the site was identified. An observation-constrained chemical box model was deployed to evaluate in situ photochemical O3 production on two epis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 situ formation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46% of the observed O3 accumulation, while the remainder (~ 54%) was contributed by regional transport of the O3-laden urban plumes. The in situ ozone production was in a mixed controlled regime that reducing either NOx or VOCs would lead to a reduction of ozone formation. Biogenic VOC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cal ozone forma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t mixed effects of both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from urban zones and biogenic emission in rural areas on the regional O3 pollution in the NCP region, and may have general applicability in facilit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pollution over China.  相似文献   
902.
通过对十年来汾河沿程21个断面的常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5项主要污染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分析汾河及上、中、下游各河段水质变化趋势,运用沿程水质变化和几个重要水质指标的比值变化分析汾河水质状况和污染特征,总结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结合汾河流域实际排污情况探讨水质污染和改善原因,并对进一步改善汾河水环境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03.
实验以甲醛和苯乙烯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考察了放电电压、初始浓度和停留时间对他们降解率的影响,并对两者的能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甲醛和苯乙烯的降解率随放电电压、初始浓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大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放电电压和停留时间的增大,甲醛的降解率较苯乙烯增加得慢,且达到一定值后有趋于平缓的趋势;而当初始浓度增大时,甲醛的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一个最佳降解浓度区域,苯乙烯的降解率则直接快速减小;在输入的能量较高时,苯乙烯的能量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904.
以汉江中游襄阳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襄阳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反映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17项指标组成,利用向量模法对襄阳市2000—2012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现实评价。结果显示,期间襄阳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维持在0.2939~0.4114,属于较弱承载力,但有不断改善的趋势。随着2014年中线工程首次实现调水,汉江下泄水量减少,其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研究结果对于襄阳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减小调水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5.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10艘船舶的压载水舱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含量最高,平均浓度为3915.73×10-6。Cd含量最低,为6.17×10-6。Ni、Pb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d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Cu主要为有机态,Zn多为铁/锰态。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 > Zn > Cu > Pb > Ni > Cr。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分析显示,沉积物中Cr、Ni、Pb污染较轻,Cd和Zn处于重度污染水平,表明船舶压载水舱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较大,应对其加强管理并合理处置。  相似文献   
906.
已二酸生产副产物——混合二元酸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剂,催化己二酸生产副产物——混合二元酸与甲醇反应合成混合二元酸二甲酯。优化工艺条件为:混合二元酸加入量0.1mol,无水甲醇加入量0.5mol,一水合硫酸氢钠加入量4.0g,环己烷加入量20mL,反应时间1.5h。合成混合二元酸二甲酯的酯化反应收率大于97%。经气相色谱检测,产物中酯的质量分数为98.91%。一水合硫酸氢钠可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907.
重碳酸盐碱度对电吸附设备除盐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地考察重碳酸盐碱度对电吸附设备除盐性能的影响,利用小型电吸附模块对含有不同重碳酸盐碱度的原水水质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其含量从170 mg/L增加到400 mg/L,电吸附设备的除盐率明显下降.通过对起始工作电流降低这一变化作理论分析,认为重碳酸盐碱度在电吸附模块内部积存结垢是影响电吸附设备除盐性能的重要原因,并通过实验证实其与钙离子共同作用导致了结垢.  相似文献   
908.
氯酚类化合物(C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类化合物具有环境稳定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因而其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毒理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水体中存在最普遍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本文对近几年来这3种典型氯酚类化合物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氧化损伤、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遗传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细胞毒性以及复合毒性的效应和机制,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09.
太湖流域漕桥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太湖流域漕桥河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特征,结果显示,漕桥河沉积物的Cu、Pb、Zn、Ni、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5、40.6、149.9、58.7、0.54 mg·kg-1,不同的重金属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说明漕桥河沉积物重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源性.除Cd外,其它重金属有效态比例均在15%以下.有效态随着总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达到显著相关关系(P<0.05).沉积物中的不同重金属均呈现富集的趋势.生物毒性效应评价显示,Ni是可能造成生物负面影响的主要因子,其次是Cu、Zn;ERMQ评价说明漕桥河部分区域的沉积物已经存在生物毒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10.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经过硝酸-高氯酸消解后的锡矿山矿区和贵阳市人体头发样品中重金属铋(Bi)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矿山矿区和贵阳市人体头发中Bi的检出率分别为95.5%、22.7%,矿区居民人体头发中Bi含量显著高于作为对照的贵阳市居民人体头发中的Bi含量。锡矿山矿区男性和女性居民人发中Bi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079~0.1842μg?g-1、0.0080~0.1403μg?g-1,平均值(中位数)分别为0.0480(0.0280)μg?g-1、0.0482(0.0397)μg?g-1,矿区较高的人发Bi含量主要集中在30~49岁的中年人群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锡矿山矿区男性和女性发样中Bi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锑矿开采和冶炼区域重金属Bi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明显比非矿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