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3篇
  免费   3202篇
  国内免费   1015篇
安全科学   845篇
废物处理   707篇
环保管理   1096篇
综合类   5965篇
基础理论   222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295篇
评价与监测   442篇
社会与环境   375篇
灾害及防治   443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467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652篇
  2015年   784篇
  2014年   910篇
  2013年   1160篇
  2012年   1029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681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双酚A (bisphenol,BPA)的内分泌干扰性导致许多国家出台了管控措施,双酚F (bisphenol F,BPF)作为其替代物被大量使用,并广泛存在于水体和食品中,导致人群和野生动物长期处于其慢性暴露过程中,可能会威胁人类和生态健康。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模型,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BPF中至受精后144 h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研究BPF对斑马鱼胚胎发育阶段的内分泌干扰作用。结果表明,BPF能够导致斑马鱼的畸形率升高,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斑马鱼胚胎暴露于100 μg·L-1和1 000 μg·L-1 BPF后,引起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升高,甲状腺素(thyroxine,T4)和类固醇皮质醇(cortisol,C)水平降低;而10 μg·L-1以上浓度BPF导致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的水平显著性升高,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显著性降低。另外,BPF导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HPT)轴、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上一系列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斑马鱼的内分泌功能,进而可能会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2.
利用底栖动物评价图们江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于1977年8月至1979年8月在图们江上中游的9个采样点上,主要使用人工基质采样器采集底栖无脊椎动物。结果证明图们江底栖动物比较丰富,出现的主要种类属于襀翅目、蜉蝣目的稚虫,毛翅目幼虫,摇蚊科幼虫和水栖寡毛类。其中崇善江段种类多,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根据三年来所收集到的资料,计算了Trent生物指数,Chandler记分制以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并对图们江的污染状况作出生物学评价,上游地段属于清洁水到中污染;中游地段在污染源以下至图们站属于重污染;自河东站开始,水质又明显好转,属于轻污染。  相似文献   
163.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洞庭湖区域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洞庭湖区域的环境整治规划,在各环境要素的规划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4.
针对维生素C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凝结水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存储运输困难和营养物质含量偏低等问题,采用反渗透技术对VC凝结水进行处理。实验建立小试规模反渗透膜处理装置,采用无量纲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操作条件指标与渗透水评价指标两套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定量评价了各个操作条件指标对渗透水评价指标的整体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最佳操作条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建立的无量纲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切实有效,在正交实验设计水平范围内,压力、pH和回流比均是多目标系统的影响因子,操作条件指标对渗透水评价指标的整体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压力〉pH〉回流比〉温度,且各自影响程度所占比例分别为43.02%、29.01%、25.07%和2.89%。各个操作因子对多指标系统的影响是独立的。在只考虑系统收益而不考虑膜污染的情况下,最佳操作条件分别为:温度r=30.65,压力P=1.5MPa,回流比r=0.78,pH=7.475。  相似文献   
165.
基于TMS320F240 DSP的电网谐波抑制全数字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治理电力系统谐波污染,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笔者对混合式并联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该系统由无源滤波器和小容量有源滤波器串联构成,与被补偿的谐波负载并联连接.基于TMS320F240 DSP开发套件,设计数字控制器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MS320F240 DSP编程方便并直观,运算精度高,控制器参数调整方便,易于实现各种控制策略.研究成果对DSP在有源电力滤波系统中的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6.
以磷石膏为原料,二水合硫酸钙、硫酸镁、甘油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硫酸钙晶须,考察了料浆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体系pH等因素对晶须的直径和长径比的影响;并采用SEM技术观察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磷石膏含量2.5%(w)、反应温度130 ℃、反应时间4 h、体系pH 4时,制备得到的硫酸钙晶须长径比为56.24,平均直径为0.17 μm。SEM表征结果显示,硫酸钙晶须形貌规整、分散均匀、直径较小,达百纳米级。  相似文献   
167.
控制轨道交通噪声道间声屏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环境噪声预测与分析软件SOUNDPLAN对将设置在上海轨道交通6#线上下行线之间的道间声屏障插入损失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安装道间声屏障可使得距离线路20~30m远的较高层建筑获得2~4.7dB的降噪效果;随着两侧声屏障高度的增加,安装道间声屏障对待测表面的影响范围在缩小;离轨道线路越近,道间声屏障的插入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68.
霉菌TM-3的成球条件及其对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霉菌TM-3培养条件的研究,考查了培养条件对霉菌菌丝球产量、菌球特征及菌球吸附脱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霉菌在以蔗糖为碳源,乙酸胺为氮源时,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125mL,1%接种量(孢子悬液浓度10^4),pH6,34℃,150r/min摇床培养60-72h时,可形成直径在1.O~2.5mm范围内的菌丝球,生物量可达150~200g/L(重)。球体白色光滑均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对10mg/L的酸性大红和200mg/L的刚果红吸附脱色达80%以上。培养条件的改变对菌球的特征、产量影响较大,对菌球吸附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9.
东湖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东湖不同水期水体及底泥中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其作用.结果表明,水体中亚硝化菌的最大可能数丰水期最高,平水期居中,枯水期最小;硝化菌丰水期小于其他2期,而反硝化、氮化细菌均是平水期最高、丰水期次之,枯水期最小.底泥中亚硝化菌n(MPN)丰水期高于另2期,硝化菌枯水期最高,而反硝化菌枯水期低于其它2水期,氮化细菌无差别.对比水相、泥相发现,亚硝化菌丰水期、枯水期泥相均大于水相(p<0.01),平水期无差别.硝化菌在平水、丰水2期的水相中占优势,枯水期差别不大反硝化菌n(MPN)仅在平水期泥相占优势,氨化细菌2相中无差别.氮循环细菌的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氮态氮的硝化和挥发及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研究还发现,水体、底泥中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1g[n(MPN)]与其气体截流量之间有显著相关(p<0.001),且不同水期产气量不同(p<0.05),表明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随水期变化较大.氨化作用可将有机氮转化为铵和氨,促进水体及底泥中的氮以气态氨的形式挥发;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N2O、N2,促进氮素释放.  相似文献   
170.
李翠  刘慧 《环境工程》2010,28(4):39-41
采用絮凝的方法,对桐油制备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去杂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絮凝剂及絮凝剂用量、pH值、搅拌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甘油絮凝去除杂质的效果和甘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铝絮凝剂,在絮凝剂用量为0.2%,pH值为6.0,搅拌时间为5 min,反应温度为20℃的条件下去杂效果最好,甘油回收率为80.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