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6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3879篇
安全科学   832篇
废物处理   707篇
环保管理   992篇
综合类   5845篇
基础理论   187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939篇
评价与监测   440篇
社会与环境   374篇
灾害及防治   4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437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1157篇
  2012年   1021篇
  2011年   996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移规律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多相流以及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垃圾填埋场中渗滤液运移过程的基本规律,并对填埋场底部可渗和不可渗2种情况下渗滤液的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比对,研究成果可为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72.
采用高级氧化工艺对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氧化剂投加量、废水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经过处理的PTA废水,水质达到了车间用水的要求。本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73.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8.2 μm)最高,填埋区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在第Ⅳ级和第Ⅲ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的可吸入微粒在渗滤液处理区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分布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的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填埋区不同作业时段空气微生物粒径在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填埋区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为5.7 μm,渗滤液处理区为3.7 μm,生活区为5.3 μm,显著大于真菌气溶胶和放线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P<0.05)。  相似文献   
874.
氮掺杂氧化钛的简易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对可见光响应的催化剂,以尿素为氮掺杂剂,采用简易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氧化钛,并以2,4-DCP的降解检验其光催化活性。XRD、BET、XPS和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随着氮/钛原子比(N/Ti)的增大,各催化剂晶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得到抑制,除0#样品出现金红石相外,其他催化剂均只出现锐钛矿相;掺入催化剂的N位于晶格O位点和晶格间隙,替代N和间隙N掺杂使催化剂的光吸收发生明显的红移。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当N/Ti在0~6范围内增加时,反应体系中·OH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增加,当N/Ti增大至8时,速率则下降。相似的规律也表现在氮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适量氮掺杂能增强氧化钛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该改性催化剂可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太阳光激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875.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参照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制取混凝土样品,参考SR003.1和NEN 7375浸出试验,分别研究液固比对粒状及块状混凝土样品中重金属(Cr、Ni和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液固比条件下粒状混凝土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为Cr>Ni>As,Cr、As浸出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2 500 μg/L左右和5~6 μg/L,Ni在液固比(L∶S)<6时,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降低,在L∶S>6时,浸出浓度较稳定,为35.7~41.5 μg/L;浸出量均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液固比(L∶S)<10时,块状混凝土中重金属累积释放量及扩散系数均随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当L∶S>10时两者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76.
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成型吸附剂,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Cr6+进行动态吸附研究,绘制穿透曲线,利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穿透曲线的通式Ct=A1A2〖〗1+(t/t0)p+A1。结果表明,初始浓度C0=25 mg/L,填料高度不同时,达到穿透点的时间随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填料高度h=200 mm,初始浓度不同时,达到穿透点的时间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该吸附剂对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均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穿透曲线通式的回归线性相关系数表明,该通式可很好地反映超细粉煤灰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77.
含中间层的DSA电极电催化氧化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更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同时避免二次污染,利用自制的含锡锑中间层的钌钯氧化物涂层电极对有机废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处理,并利用SEM、XRD等方法对电极中间层、表层进行微观表征。微观测试表明,基体、中间层、表层之间结合力较强,有利于增强电极寿命;水处理实验表明,电催化氧化反应体系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由于该反应体系需要外加电解质加强传质,这在实际运用中为废水中盐度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10 g/L、pH=5、极板间距=2 cm时,电催化氧化体系对硝基苯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878.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试规模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通过人工配水,研究了启动3个月时间以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情况,并通过分析期间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说明了控制VFA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近120 d的运行,乙酸和丙酸的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1.8和2.2倍,说明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即是微生物群落的优化和选择的过程,ASBR的抗冲击的能力较强说明随启动的进行和种群的优化,活性污泥凝聚性能增强,对VFA的降解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79.
美国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废物的环境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对这些废物的管理目前受到各国高度的重视。文章介绍了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废物的监管机构、监管要求和管理实践,以期对我国油气行业勘探开发废物的环境监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80.
压裂废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综述了当前油气井作业中压裂废液处理的一些主要技术:氧化法、混凝法、Fe/C微电解法、多种处理技术联合使用等,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处理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压裂废液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优化压裂废液处理工艺,开发稳定可靠,高效价廉且无二次污染的压裂废液处理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