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马来酸酐与氨水进行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天冬氨酸,利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对ρ(Ca2+)=300mg/L,ρ(HCO3-)=300mg/L的水样阻垢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ρ(HCO3-)低于400mg/L时,药剂的阻垢率可达到100%;当ρ(HCO3-)大于400mg/L后,药剂阻垢性能降低明显。聚天冬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降解率可以达到70%。  相似文献   
72.
用单基质及混合基质体系,探讨了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 BP对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弱酸性环境下,白腐菌能有效降解喹啉和吲哚.单摹质体系中,喹啉的降解率15 d内能达到89.48%,98.17%的吲哚6 d内被降解;混合基质体系中,基质(喹啉、吡啶、苯酚及氨氮)的加入能促进白腐菌对吲哚的降解,但(吲哚、吡啶、苯酚及氨氮)却抑制了白腐菌对喹啉的降解.不同基质体系中,白腐菌对喹啉和吲哚的降解分别遵循零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相对单基质而言,混合基质的存在对白腐菌生物学特性产生明显影响,可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生长速率和漆酶活性.漆酶在吲哚的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完全决定喹啉的降解.  相似文献   
73.
有机废水制取氢气及COD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能源紧缺以及有机废水治理和回收再利用的需求,采用驯化的河底污泥发酵模拟有机废水,研究了不同有机废水制取氢气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糖源质量浓度均为1.67 g·L-1、废水体积为300 mL、pH=5.5、θ=40℃时,糖源为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三种有机废水总产氢气量分别是309.36 mL,318.18 mL,8.20 mL,含蔗糖的废水总产氢气量最高.含蔗糖和葡萄糖的废水COD去除率分别是78.00%和76.92%,而含淀粉的废水COD去除率仅为55%.此外,废水产氢规律与从污泥里筛选出的产氢菌生长曲线有密切的关系.厌氧发酵产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底物种类、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用驯化的污泥来发酵含糖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不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生物质能氢气,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机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高浓度猪粪收集转运等过程涉及的基础性技术问题,以不同浓度猪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含固率、真空度、管径及自然放置时间等参数对管道抽吸流量和非牛顿流体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含固率由2%增加到20%,其流变指数由0.952 3降至0.300 4,抽吸流量随猪粪含固率增加而减少;抽吸流量与管径呈幂指增长关系,当猪粪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增强时,管径是影响管道黏性阻力的重要因素;抽吸流量的平均降低率随自然放置时间不断增加,15 d后降低率为8.3%,25 d后达到26.2%;对于管道抽吸猪粪而言,高含固率(>16%)条件下实验范宁摩擦因子快速变大,说明此时不再适合抽吸;管道流动特征表现为高范宁摩擦因子(0.006 6~3.020 0)和低雷诺数(10~2 435)的层流特征。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畜禽粪污环保处理等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赤泥、矿泥规模化安全处置问题,以拜耳法改性赤泥和脱水矿泥为研究对象,配施生物有机肥和种植鬼针草,通过分析壤质化壤土的理化指标和矿相变化,探究生物有机肥和种植鬼针草对赤泥、矿泥壤质化生态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壤质化壤土的理化性质随配施生物有机肥比例的增加而改善,鬼针草生长越旺盛。其中,鬼针草在配施3%生物有机肥的壤质化壤土中平均长至87.0 cm,叶片数平均257 片,pH和电导率分别降至7.87和429.01 μS·cm−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有机质对壤质化生态修复起积极作用。壤质化处置60 d时,配施1.5%生物有机肥,碱性化学结合碱和Na质量分数减少,形成较大的团聚体。本研究结果可为赤泥、矿泥壤质化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白腐菌在固体培养基下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稻草秆粉介质中白腐菌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分别为200、80 mg/L左右的吲哚可被白腐菌去除99%以上,质量浓度为74 mg/L吡啶的去除率为61.5%;白腐菌在稻草秆粉培养体系中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其中反应速率常数K(高浓度吲哚)>K(低浓度吲哚)>K(吡啶);高低浓度吲哚和吡啶3个降解体系的漆酶活力在第6天达到最大;漆酶在吲哚和吡啶降解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酶活的变化与吲哚和吡啶的相对去除率不呈线性相关,稻草秆粉培养基中的介质和培养环境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以Ti金属网为阴极、Ti负载RuO2金属网为阳极,构建Fered-Fenton反应系统,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膜法浓水.考察H2O2浓度、Fe2+浓度、初始pH值和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废水可生化性及污染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H2O2浓度为75.0 mmol/L,Fe2+浓度为7.5 mmol/L,初始pH值为3.0,电流密度为5.1 mA/cm2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废水TOC可由198.2 mg/L降到99.6 mg/L,有机污染物矿化率达到49.7%,BOD5/COD由0.11提高至0.31,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结果表明,Fered-Fenton法对废水中类蛋白、类富里酸等荧光有机物去除率达到66.7%,该类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有利于改善废水可生化性,为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8.
对美人蕉叶片水浸提液进行液液萃取得到美人蕉有机酸组分,研究了美人蕉有机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化感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美人蕉有机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低促高抑作用,13.3 g/L和20.0 g/L处理组6 d 后抑制率分别达到98.57%和99.37%,铜绿微囊藻在高浓度美人蕉有机酸组分下,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美人蕉有机酸组分可能通过对铜绿微囊藻抗氧化酶系统逐渐损伤,最终藻类死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出美人蕉有机酸组分共含有32种有机酸成分,其中饱和脂肪酸18种、不饱和脂肪酸7种、芳香酸5种以及酚酸2种.  相似文献   
79.
In this article, we sought to identify a new interpersonal antecedent of knowledge hiding, namely, 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 Drawing on the group engagement model (an extens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within the group/organization context), we built a theoretical model linking LMX and knowledge hiding. This model focuses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relative LMX in influencing the mediation. Using two time‐lagged studies (Study 1: n = 317; Study 2: n = 248) conducted in China, we examined our research model. Study 1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proposed hypotheses for evasive hiding and playing dumb but not for rationalized hiding. Study 2 replicated and extended our finding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 LMX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evasive hiding and playing dumb but not to rationalized hiding; (b)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mediated the influence of LMX on evasive hiding and playing dumb but not on rationalized hiding; and (c) relative LMX not onl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MX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but also reinforced the indirect effect of LMX on evasive hiding and playing dumb but not on rationalized hiding (via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 implication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0.
基于碳捕集的富氧燃煤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氧燃煤烟气压缩液化CO2的高压低温工况为NO氧化为易溶于水的NO2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基于小型高压吸收试验装置,采用配制的富氧燃煤模拟烟气,在高压常温下进行了NO、SO2、O2与H2O的吸收反应试验.根据反应前后的气液产物分析,测定了不同组分比例与不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NO与SO2的转化率.NO氧化与吸收试验表明,NO转化为HNO3的比率随压力升高而增加,在0.5 ~2 MPa之间增加很快,在2 ~3 MPa之间增速趋丁平缓,压力达3 MPa以上时,90%以上的NO均转化为稀硝酸,且初始NO浓度越高,NO的转化率越大.混合气体中同时存在5O2与NO的联合吸收试验发现,只有少量的NO转化成了NO3-,SO2向H2SO4的转化率随压力升高而增加,初始SO2浓度越大,转化率越高.分析表明,SO2与NO同时存在时SO2先行转化为SO3,NO充当了催化剂,但SO2转化为SO3的一次转化率小于35%,反应酸液产物的多次循环能使SO2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建议的工艺流程中需采用两座吸收反应塔顺序脱除SO2与NO并回收稀酸溶液,有望在富氧燃煤发电捕集CO2系统中降低脱硫脱硝成本,部分地弥补富氧燃烧机组发电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