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31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857篇
基础理论   261篇
污染及防治   59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Air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German part of the North Sea from March to July 2010 were investigated for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OPs) being applied as flame retardants and plasticizers. The ∑8OPs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110 to 1400 pg m−3 while tris(2-chloroisopropyl) phosphate (TCPP) dominated all samples with individual concentrations up to 1200 pg m−3.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in continental air masses showing the high influence of industrialized regions including production sites on atmospheric emissions and concentrations. The occurrence of OPs even in oceanic/Arctic air masses shows that OPs can undergo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Dry particle-bound deposition fluxes from 9 to 240 ng m−2 d−1 for ∑8OPs were estimated leading to a minimum annual flux of 710 ± 580 kg y−1 OPs into the German North Sea.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OPs in the marine atmosphere together with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their long-range transport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02.
Dechlorane Plus (DP) has been determined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ree Chinese coastal bays, e.g. Jiaozhou, Sishili and Taozi Bay in North China. DP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2 to 187 pg g−1 dry weight (dw) (mean: 24.7 pg g−1 dw) in Jiaozhou Bay, <1.2 to 135 pg g−1 dw (mean 69.9 pg g−1 dw) in Sishili Bay and <1.2 to 66.7 pg g−1 dw (mean: 40.4 pg g−1 dw) in Taozi Bay,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wo dechlorinated species were quantified, which accounted for 0.6-5.1% of the ∑DP concentration.The fsyn values (syn-isomer/(syn- + anti-isomer)) in sediments from Jiaozhou Bay (mean 0.29) were close to the technical DP mixture (0.2-0.4), probably indicating local inputs of DP. In contrast, sediments in Sishili and Taozi Bay showed much lower fsyn values (mean 0.16). During transportation the DP isomers are subject to stereo selective degradation which partly resulted in the relative enrichment of anti-DP in coastal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用通风机性能曲线测定可视化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该程序基于Windows环境,采用C Builder5.0开发,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保存、处理,及性能曲线、结果报表输出,同时具有可视化的人机界面。应用该程序可以使通风机性能曲线测定试验更加简便易行,还可以使试验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04.
佛山水道及其支涌复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曝气方式的溶解氧提升情况、充氧动力效率,及COD、氨氮的去除率进行了简单比较,得出微孔雾化曝气和橡胶坝曝气是适合佛山水道及其支涌河流人工复氧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原有的生化脱酚池改造为A+O+A生物法,进行生物脱氮,效果很好,处理后的出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去除工业化纤废水中的水溶性污染物,采用混合型乳化液膜法对废水样品进行了处理,以紫外吸收值和COD去除率为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废水浓度、反应时间、液膜组成及处理工艺(包括内相酸浓度、油水比、乳水比)等对处理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其中T-152是最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当体系pH=4,油内比为1:1, 乳水比为1:3,废水初始COD为1 000 mg/L左右,表面活性剂的量:溶剂煤油的量:膜固定剂(TOA)三者体积比为5:25 000:1时,搅拌处理30 min,废水中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峰红移且峰强减小,COD的去除率达到96.5%,出水COD小于100 mg/L;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和浊度均得到显著降低,去除率达到98%以上,达到了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7.
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法确定新型微电解填料-Fenton联用预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新型微电解填料降解硝基苯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固液比 > 进水pH值 > 气水比 > HRT,在微电解最佳条件:HRT为60 min,固液比为0.6,进水pH值为2,气水比为15:1;Fenton试剂最佳条件:反应时间为20 min、pH值为4.5、m(H2O2):m(COD)为2.5、n(H2O2):n(Fe2+)为6,硝基苯和COD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6%和68.3%。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提高,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8.
以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制备粉末活性污泥(PAS)作为生物吸附剂,考察pH值,PAS投加量,U(Ⅵ)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PAS吸附U(Ⅵ)的影响,探讨了PAS吸附U(Ⅵ)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U(Ⅵ)初始浓度为10 mg/L时,其最佳吸附pH值为3,去除率97.77%,吸附平衡时间120 min;吸附过程较好地拟合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1)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1);X射线能谱和离子交换实验分析表明,离子交换为其主要吸附方式,参与交换的主要离子为Ca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S吸附U(Ⅵ)后自身结构未发生改变。以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解吸液,初次解吸率达92.83%,循环利用3次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将空气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引入到液相,构建新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液相反应体系,考察了不同APPJ处理方式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率,观察了放电处理的藻细胞形态,分析了培养基pH的变化和液相产生的主要活性物质(H2O2和O3)对藻灭活的作用,并探讨了APPJ灭活铜绿微囊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压为7 kV,空气气体流速为4 L/min,藻液吸光度约为0.200,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率达到99.16%;处理后的藻发生细胞变形和破裂;处理后的藻液中产生H2O2和O3等活性物质,同时产生大量的NO3-和NO2-离子,导致液相pH迅速下降。通过考察主要活性物质(H2O2和O3)及藻液pH因素发现,单一因素灭活效果不佳,主要活性物质(H2O2和O3)和pH的组合因素是APPJ灭活水中铜绿微囊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提高氯化法回收LCD中铟的效果,降低SiO2和Al2O3对氯化过程的干扰,采用NaOH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粉末中的硅和铝进行了预先溶出规律研究.首先分析了LCD粉末中SiO2和Al2O3的含量、形貌以及铟的浸出变化,然后计算了SiO2和Al2O3的脱除效率.在条件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液固比为90:2、温度95℃、溶出时间2 h、碱度0.56 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 SiO2的脱除率为80.88%、Al2O3的脱除率为 83.30%、二者总的脱除率为81.30%,洗涤液中没有发现铟的溶出,碱溶后的物料表面产生大量均匀的孔状结构.这将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粉末的资源化与铟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