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0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2007篇
安全科学   678篇
废物处理   381篇
环保管理   649篇
综合类   4034篇
基础理论   184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743篇
评价与监测   519篇
社会与环境   479篇
灾害及防治   22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采用UASB-SBR-絮凝工艺处理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废水,考察了各个阶段的废水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UASB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约为15000mg/L时,COD去除率约为87%,出水COD在2500mg/L以下,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为4~6mmol/L,最佳容积负荷为15.0kg/(m3·d);采用SBR处理UASB出水,当容积负荷为1.5kg/(m3·d)时,出水COD在200mg/L以下,COD去除率在83%以上,ρ(NH3-N)在5mg/L以下,TP约为25mg/L。向SBR出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聚合氯化铝进行化学除磷,加入量为5mL/L,处理后废水TP为4~6mg/L。处理后废水的COD,ρ(NH3-N),TP均达到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A类要求。  相似文献   
972.
采用大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特点与地面破坏程度相结合,以及极震区几何中心方法,定性判定了汶川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判定结果是汶川大地震应该有2个宏观震中,一是映秀镇牛圈沟为映秀极震区宏观震中,坐标位置:31.045 6°N,103.455 6°E;二是北川老县城为北川极震区宏观震中,坐标位置:31.863 7°N,104.361 0°E。两种判定方法相比,前者更符合山区特殊地质地貌环境下的地震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973.
田美  刘汉湖  申欣  赵方庆  陈帅  姚永佳 《环境科学》2015,36(5):1739-1748
百乐克(BIOLAK)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成功推广的多级活性污泥工艺,然而,迄今对于百乐克工艺的核心元件——活性污泥的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尚鲜见报道.以连云港市大浦工业区废水处理厂为例,借助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百乐克活性污泥中大规模的宏基因组数据(428 588条高质量DNA序列).鉴定出47个门类、872个属及1 351个物种.细菌域(289 933条序列)中包含33个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生物量最丰富的门(62.54%),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1.29%)、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5.65%)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4.79%),显示这些生物类群在百乐克废水处理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748个细菌属中,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5.60%)最为丰富,为活性污泥氮循环过程中的关键菌群.其次为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2.45%),是生物除磷过程的重要菌属.在古菌域(1 019条序列)中鉴定出3个门及39个属.在真核域(1 055序列),鉴定出10个门及60个属,其中,纤毛虫门Ciliophora是最大的门(257条序列).同时,检测到448条病毒序列,主要为噬菌体.在百乐克活性污泥中,参与氮、芳香化合物和磷代谢的功能基因比例分别为2.50%、2.28%和1.56%,均高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功能基因的比例.在氮代谢的4个过程中,反硝化相关基因所占比重最高,达到80.81%,其次是氨化(12.78%)、硝化(4.38%)和固氮(2.04%).总之,在百乐克活性污泥中蕴藏着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参与氮、芳香化合物和磷代谢的功能基因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974.
新安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曹芳芳  李雪  王东  赵越  王玉秋 《环境科学》2013,34(7):2582-2587
以新安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域,用该流域2010年5月TM遥感影像图作为底图,通过实地野外调查获取了新安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图.运用ArcGIS的水文、空间分析功能,将流域划分为8个子流域,并分析各子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2010年1~12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TN、TP、高锰酸盐指数、NH4+-N、粪大肠菌群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TN和NH4+-N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为枯时期>丰水期>平水期,而其他几种指标没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在空间上,整体上呈现出渔梁、浦口污染最为严重.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与水质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为:耕地、水体、建筑用地起源作用,林地、草地起汇作用.在年度上看,耕地对TN、NH4+-N、高锰酸盐指数影响最大,草地对TP影响最大;不同水期上,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各指标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在平水期,对TN、TP、粪大肠菌群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耕地、草地、林地.  相似文献   
975.
简要介绍了排水综合毒性(whole effluent toxicity,WET)在美国的发展概况和相关技术指南、规范等内容,剖析了WET在美国水中有毒污染物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确定适用的WET基准与标准、表征废水特性以评价排水潜在毒性、计算WET排放限值和进行毒性削减评价。美国针对以上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为我国开展水中有毒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即明确排污许可的核心地位,完善我国水中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基于水环境质量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体系及方法;加强WET监测研究工作,确定WET用于水中有毒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土壤中苯并[a]芘测定的精密度控制指标,并与EPA8270D进行了比较,旨在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标准样品的室内相对标准偏差的质量控制范围≤28%,室内相对偏差的质量控制范围≤34%。  相似文献   
977.
壳聚糖吸附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壳聚糖吸附处理废水的研究包括其对废水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的研究两个方面。壳聚糖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染料分子和其它易引起变异物质的能力;壳聚糖对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机理模型研究理论意义重大,它将进一步推动壳聚糖的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78.
以株洲市攸县某矿业公司"5·7"重大中毒窒息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事故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针对锁定污染因子、查找污染源、判断污染团的扩散趋势以及监控敏感点的安全等监测目的设计监测方案。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事故特征因子为CO,其周边环境空气中浓度随着与抽风口距离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监测到附近居民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979.
98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brief piping signals ("stop signals") of honey bee workers by exploring the context in which worker piping occurs and the identity and behavior of piping workers. Piping was stimulated reliably by promoting a colony's nectar foraging activity, demonstrating a causal connection between worker piping and nectar foraging. Comparison of the behavior of piping versus non-piping nectar foragers revealed many differences, e.g., piping nectar foragers spent more time in the hive, started to dance earlier, spent more time dancing, and spent less time on the dance floor. Most piping signals (approximately 99%) were produced by tremble dancers, yet not all (approximately 48%) tremble dancers piped, suggesting that the short piping signal and the tremble dance have related, but not identical, functions in the nectar forag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Our observations of the location and behavior of piping tremble dancers suggest that the brief piping signal may (1) retard recruitment to a low-quality food source, and (2) help to enhance the recruitment success of the tremble d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