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62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868篇
环保管理   1348篇
综合类   2018篇
基础理论   3395篇
污染及防治   2289篇
评价与监测   1077篇
社会与环境   997篇
灾害及防治   13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544篇
  2017年   1450篇
  2016年   1277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1474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1000篇
  2007年   135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In angiosperms, archesporial cells in the anther primordium undergo meiosis to form haploid pollen, the sole occupants of anther sacs. Anther sacs are held together by a matrix of parenchyma cells, the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of the connective tissue are not known to differentiate. We repor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arenchyma cells in the connective tissue of two Gordonia species into pollen-like structures (described as pseudopollen), which migrate into the anther sacs before dehiscence. Pollen and pseudopollen were distinguishable by morphology and staining. Pollen were tricolpate to spherical while pseudopollen were less rigid and transparent with a ribbed surface. Both types were different in size, shape, staining and surface architecture.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pseudopollen to pollen was 1:3. During ontogeny in the connective tissue, neither cell division nor tetrad formation was observed and hence pseudopollen were presumed to be diploid. Only normal pollen germinated on a germination medium. Fixed preparations in time seemed to indicate that pseudopollen migrate from the connective tissue into the anther sac.  相似文献   
42.
43.
提高酚氰废水生化处理工艺的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投加葡萄糖类物质显著提高煤气厂酚、氰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效率的情况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4.
水解-好氧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 Yakult填料和中心导流式曝气方式 ,设计制作了新型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试验表明 ,停留时间 16 h左右 ,CODCr去除率 >80 % ,BOD5去除率 >90 % ,SS去除率 >85 % ,NH3 - N去除率 >87% ,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5.
陶瓷微滤膜过滤黑液的清洗与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无机陶瓷微滤膜过滤草桨黑液的膜清洗及再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物理和化学方法的再生效果、单种清洗剂的清洗效果、复合方法的清洗效果和效果的可重复性。结果表明物理冲洗、高温灼烧、单一的化学清洗剂清洗均可以提高陶瓷膜的再生通量;但是复合方法对陶瓷微滤膜的再生效果较好,其中按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硝酸溶液清洗、次氯酸钠溶液清洗的实验步骤,膜的再生渗透通量高.且重复性强,可望在工业生产的在线清洗中应用。  相似文献   
46.
阐述了缺氧生物筛选——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设计要求。该技术用在造纸废水处理工程上作为主要的生化处理单元,可抑制丝状菌繁殖,避免污泥膨胀,而且还具有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等特点,实际工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大气微小颗粒物中汞的污染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中微小颗粒物中的汞,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态汞浓度随粒径分布呈双峰型,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粒径1.0μm和4.0μm左右,与水溶性离子,碳含量的粒径分布基本一致。PM_(1.6)、PM_(8)和TSP中颗粒态汞的浓度分别为0.150、0.273、0.429ng/m~3,汞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75.1.09、1.07μg/g,高于背景参考值;结果还表明,颗粒态汞主要集中在细颗粒中。通过正态概率分布测算,PM_(1.6)、PM_(6)中汞主要来自于1个主体源;PM_(1.6)中汞的浓度与硫酸根离子呈显著性相关,而与硝酸根离子、氯离子则不显著相关:说明颗粒物中汞的主要来源可能与燃煤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前GB/T164 88-1996以红外分光光度法这测定石油类的有一种方法。该法用四氯代碳作莘取剂 ,四氯化碳用量大。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毒、挥发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在监测该项目时 ,绘制标准曲线所用的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相当复杂且形成的系统误差比较大 ,为减少误差并准确地绘制标准曲线 ,本文采取了简化配制步骤的方法来绘制曲线 ,并达到了与JDS -10 0型红外分光测油仪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方法一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
采用Nafion修饰电极,以微分计时电位溶出法分析测定废水中对—氨基苯酚(PAP)。在选定的条件下,PAP的测定范围在1.0μ~0.5mmol/l之间;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mol/l;标准偏差为1.6%:方法的回收率为92.5%~96.5%。  相似文献   
50.
ABR工艺预处理木薯酒糟废水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酒糟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含量大、pH呈酸性、可生化性能较差 ,通常直接采用固液分离—厌氧 (UASB)—好氧曝气生化法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而采用ABR工艺进行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木薯酒糟废水迄今为止未见报道。经绵阳市酒厂废水治理工程证明 ,强化ABR预处理工序是保证后续处理措施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