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热重分析和固定床热解实验为基础,研究初温和终温对废轮胎热解产率及气相产物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轮胎的热解过程存在两个主要失重过程,第一失重温度区间为200~500℃,第二失重温度区间为650~800℃;升温速率仅改变了热解的最大失重速率,并未改变废轮胎最终热解失重率。固定床实验表明:初始温度低于100℃时,废轮胎在800℃时热解已基本结束;当终温为800℃,初始温度在100~550℃范围内时,随着初始温度的提高,固、气两相产物产率均提高,而液相产物产率降低;其中气相中H2、CO、CH4的含量高于初始温度小于100℃时的含量;分析认为:可通过调节热解的初始温度调节废轮胎热解在不同热解阶段的时间分配,适当提高热解初始温度有利于提高整个热解过程中的时间利用效率、改变废轮胎热解产物的分布;废轮胎热解气化的最佳温度区间为500~800℃。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和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干胶废弃物热解焦生成特性及热解焦燃烧特性,并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焦的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干胶废弃物热解焦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当热解终温在400~700℃时,热解焦产率在34.64%~22.03%之间;空气气氛下热解焦燃烧过程包括3个阶段:挥发分燃烧阶段(390~600℃)、混合燃烧阶段(390~600℃)和残炭燃烧与矿物分解阶段(650℃);升温速率对热解焦燃烧效果作用明显,升温速率越大,燃烧特性指数越高,燃烧稳定性越好;热解焦燃烧过程可以通过3个一级反应描述,当升温速率为40℃/min时热解焦燃烧各阶段表观活化能明显降低,表明升温速率提高有助于热解焦的燃烧反应活性,更有利于燃烧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不干胶类包装废弃物的热解特性,采用热重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失重特点,并且采用Ozawa法和KAS法比较分析不同转化率条件下的表观活化能分布.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室温~ 200℃)为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干燥阶段,第2阶段(200 ~ 590℃)为热解的主要阶段,第3阶段(590 ~800℃)为热解半焦的深度热解阶段.升温速率对热解失重率有重要影响,Ozawa法和KAS法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的热解活化能比较接近,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49.9 kJ/mol,KAS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36.9kJ/mol;并且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表观活化能呈现出阶段性分布.  相似文献   
15.
以钢铁厂废弃钢渣为原料,以丙酮溶液为分散剂制备FeCl3改性材料,在固定床吸附评价装置上考察了钢渣在FeCl3改性前后对模拟烟气中Hg脱除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吸附试验与微观表征对改性催化剂的脱汞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氯是FeCl3改性钢渣吸附剂的主要活性组分,FeCl3的掺入使钢渣的比表面积由1.06 m2/g提高到1.32 m2/g,进而提高吸附剂的汞吸附容量,经FeCl3改性后废弃钢渣对汞的脱除效率比未改性前提升了3.2倍.SO2的存在降低了FeCl3改性钢渣材料的脱汞性能,持续通入的SO2与吸附剂接触占据了部分孔道和表面活性位点,使得对单质汞的吸附效率下降,200℃时含有SO2时的FeCl3改性钢渣吸附剂吸附量比未通入SO2气体的改性材料降低了75.57%;在含有HCl气体的烟气体系中,FeCl3改性钢渣材料对汞的脱除效率从3432.70 ng/g升至10341.10 ng/g,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零价汞向氧化态汞转化的效率增加.研究显示,SO2的存在降低了FeCl3改性钢渣吸附剂的脱汞性能,而HCl气体有效地促进了FeCl3改性钢渣吸附剂对零价汞(Hg0)的脱除.   相似文献   
16.
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处理苯系物污染土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杰  罗启仕  李心倩 《环境化学》2013,(8):1546-1553
以苯系物(BTEX)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加热源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土壤苯系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通过分析尾气和冷凝水的污染物浓度来判断实验的终止时间点.结果显示,在3个功率100、200 W和400 W作用下,各污染物的残留浓度较低,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分别为168.5、122.5 h以及104 h,消耗的总电能分别为:0.49、0.56 KW.h.Kg-1TS以及0.81 kW.h.Kg-1TS.功率越高,土壤中BTEX去除效率越高,同时能耗也越大.实验通过分析处理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发现在加热的条件下有机质会逐渐减少,功率越高,有机质去除的速率越快,越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本文的结果可证实通过加热可有效提高土壤中苯系物的气相抽提去除效率,对现场中试的开展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河北省某准好氧填埋场作业台阶表面的温室气体CO2释放通量,分析了填埋时期和导气管距离对CO2释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气管附近区域表面的CO2释放量较大,且不同区域的CO2释放通量存在明显差异(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278.6和12.5 g/(m2.d);同一区域上午、中午和下午的CO2释放通量差异相对较小,但中午和下午高于上午。同时,填埋4、8、12和16个月区域的CO2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56.9,70.0,110.2和47.0 g/(m2.d),即CO2的释放通量随着填埋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在填埋12个月达到CO2释放通量的最大值。此外,各填埋区作业台阶表面CO2释放通量随着距离导气管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某污水厂市政污泥和3种不同产地(峰峰、新柏和山寨)的煤矸石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分别进行样品预处理后,使用管式电阻炉进行了热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热解中加入矸石不改变污泥热解产生可燃气的规律。添加煤矸石后污泥热解产生的可燃气量会有所增加,而在污泥热解实验中加入煤矸石会对热解CO气浓度提高有促进,分析认为,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污水污泥样品经过105℃干燥处理后,在管式电阻炉和热天平上分别以15℃/min升温速率,在0~950℃温度范围进行污泥混合石英砂的热解实验研究。石英砂污泥混合热解实验发现:混合热解的产气总量得到提高,石英砂的加入不改变污泥热解生成可燃气的规律。在热解的高温段(800~950℃),由于加入了石英砂,CO浓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煤矸石是主要的煤系固体废物,其中Al2O3质量分数约占35%左右.以某煤矿的煤矸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盐酸和硫酸对Al2O3的浸取率,研究各因素对Al2O3浸取率的影响,确定浸取煤矸石中Al2O3的最佳酸浸介质为硫酸.利用正交实验确定酸浸取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酸溶液体积与煤矸石样品质量比)15 mL/g、硫酸摩尔浓度3 mol/L、浸取时间120min、助样比(助溶剂与煤矸石样品质量比)0.20,在此条件下硫酸对煤矸石中A12O3的浸取率可达7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