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924篇
安全科学   306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1640篇
基础理论   42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93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138篇
灾害及防治   1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硝基苯、苯酚衍生物对发光菌毒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14种硝基苯、苯酚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得到各化合物的半数有效浓度(15minEC50值)。选用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和平均超离域性(SNav)作为参数,与logl/EC50值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结果表明,硝基苯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与分子的电性参数(ELUMO或SNav)相关;而苯酚衍生物的毒性可分别由疏水性参数(logP)和电性参数(ELUMO或SNav)来描述。采用以Snav为参数的QSAR模式预测了14种试验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992.
硝基芳族化合物对江水细菌的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袁星  赫奕  郎佩珍 《环境科学》1995,16(5):18-21
采用细菌生长抑制实验,测定了24种硝莽主族化合物对松花江水中细菌的毒性,得到24h-IC50值,并选用5种物理化学参数lgP、^1X^v、I、∑σ^-、ELUMO对毒性数据进行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痕量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鲁米诺-H_2O_2(KOH,H_3BO_3)发光体系和苯酚对该体系发光的淬灭作用。发现苯酚浓度处于2.0×10~(-6)—2.0×10~(-4)mol·L~(-1)时,与淬灭后的相对发光强度有线性关系,本法最低检出限为0.2mg·L~(-1)。用于工业废水中苯酚的测定,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4.
南极麦克斯韦尔海湾阴离子洗涤剂污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报道了南极麦克斯韦尔海湾海域阴离子洗涤剂污染的变化和分布状况。研究海域水体阴离子洗涤剂含量在0.148~0.997mg/L之间,若按中国国内地表水水质标准0.3mg/L评价,全部20个站次中有6站次超过标准,超标率达30%,表明该地区已有一定程度的阴离子洗涤剂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各考察站的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995.
萃取—反萃取导数光谱法测定污水中微量酚和苯胺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油矿区污水中酚类和苯胺类同时测定方法和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1∶1氯仿 乙醚混合溶剂萃取,再分别用0.1mol/LNaOH和0.1mol/LHCL反萃取污水中微量的酚类和苯胺类。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6时萃取水样,氯仿-乙醚对苯酚、苯胺的萃取回收率分别为76.6%及64.7%。测定的线性范围:酚类为0~2.0mg/L,苯胺类为0~3.3mg/L;检出极限:酚类为0.04mg/L,苯胺类为0.02mg/L。本法与国家环保总局推荐方法对照,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萃取—反萃取,不仅浓缩了样品,而且有效地消除了石油类及金属离子的干扰,适用于油矿区污水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Fresh biochar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by its property of adsorption, but the changes in its physicochemical...  相似文献   
997.
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连续年龄序列(2 a、3 a、4 a、5 a、6 a)桉树人工林土壤三种微量元素(Fe、Mn、Zn)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年龄阶段的桉树人工林中土壤Fe、Mn、Zn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强烈受土壤酸度的影响.土壤三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全K、全ca、全Mg等大量养分元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C、全N、全P的相关性不明显(0~20 cm表层土壤的Zn除外).总的来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桉树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6 a生桉树人工林各土壤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Fe、Mn、Zn含量分别比2a生林分下降13.7%~21.8%、55.6%~57.2%和71.0%~73.2%.在当前桉树人工林种植方式下,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应增施有机、无机肥和Fe、Mn、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有效控制土壤地力衰退和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建立精确三维地质模型,了解地下空间情况,提出一种优化的建模方法,以钻孔数据为基础,利用surfer软件对数据进行插值拟合,运用Civil 3D 的曲面功能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并引入地质剖面图进行模型修正。以苏州观前街区为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该区地质情况;通过剖切模型生成的三维地质模型栅格图、平切图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了解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地层起伏和变化规律;通过Civil 3D 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剪切地下构筑物的插件,实现地下空间开挖的功能,直观清晰地获取研究区地下空间的地质情况。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较为精确,生成的三维地质模型有助于指导地下工程建设,对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肠道微生物群落在调节宿主多种生理功能的稳态以及抵抗环境污染物的毒性等方面至关重要,但是其在环境健康上的作用直到近几年才引起关注.本综述主要概述了环境污染物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导致的健康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迅速的高通量测序平台与合成生态学方法有助于快速确定肠道微生物组成,结合信息化综合分析方法可进一步探明肠道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00.
依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对门框墙构件设计计算时,其内力采用悬臂梁结构计算模型,但是门框墙结构从结构受力特性上分析更接近于四边约束的板式结构。在相同受力条件下,分别按基于规范的悬臂梁解析模型、基于板结构的门框墙结构模型和悬臂板结构模型,计算了固定端的内力。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门框墙结构模型和悬臂板结构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规范的悬臂梁模型解析计算结果与门框墙结构模型数值计算结果(实际受力)相比,计算值偏大,大约增大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