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4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3168篇
安全科学   624篇
废物处理   393篇
环保管理   558篇
综合类   5046篇
基础理论   132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250篇
评价与监测   391篇
社会与环境   366篇
灾害及防治   31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Prescribed burning, in combination with mechanical thinning, is a successful method for reducing heavy fuel loads from forest floors and thereby lowering the risk of catastrophic wildfire. However, an undesirable consequence of managed fire is the produc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or PM(2.5) (particles ≤2.5 μm in aerodynamic diameter). Wood-smoke particulate data from 21 prescribed burn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results from broadcast and slash-pile burns. All PM(2.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situ on day 1 (ignition) or day 2.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mas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organic elements, organic carbon (OC), and elemental carbon (EC). Results were characteristic of low intensity, smoldering fires. PM(2.5) concentrations varied from 523 to 8357 μg m(-3) and were higher on day 1. PAH weight percents (19 PAHs) were higher in slash-pile burns (0.21 ± 0.08% OC) than broadcast burns (0.07 ± 0.03% OC). The major elements were K, Cl, S, and Si. OC and EC values averaged 66 ± 7 and 2.8 ± 1.4% PM(2.5), respectively, for all burns studie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literature values for smoldering fires.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FC)分子量测定技术和三维荧光(EEM)光谱技术,对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应用于餐饮废水和粪便污水处理的工程实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2套工艺中的调节池水和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及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性质变化.研究表明,餐饮废水处理过程的调节池水DOM中大分子(>100 kDa)物质比例为6...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含IrOx-TiO2中间层的IrO2-SnO2电极,得到的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氯电催化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并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对Na2SO3海水脱硫模拟液进行处理,考察了电流密度、温度、pH值和电解时间等电解工艺参数对Na2SO3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0 mA/cm...  相似文献   
995.
初始pH值对提油后藻渣发酵制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油后藻渣的利用和处理对于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pH值范围为5~9)对提油后藻渣发酵产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初始pH值引起累积产氢量和氢气产量逐渐下降.初始pH值从5增加到6.5引起氢气产生速率逐渐增加,而初始pH值从6.5增加到9时,氢气产生速率则逐渐下降.在pH 5...  相似文献   
996.
实验将介质阻挡放电与电晕放电组合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实验废水为直接大红染料溶液,将高压电极上通人50 Hz交流高压电,介质阻挡放电系统的电极间距为30 mm、电晕放电系统电极间距为25 mm、电源电压20 kV,利用常压空气中形成的雾化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活性基团作用于难降解有机物分子.实验分析了...  相似文献   
997.
电渗析在丙烯酸丁酯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渗析法预处理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可将废水中的有机酸盐浓缩回收,同时大大降低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重点研究了淡水浓水初始体积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电渗析过程中水的迁移.实验确定了淡水浓水的最佳初始体积比为5∶1,此时对COD为61 650 mg/L的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9.5%,脱盐率在99.5%以上,同时可将废水的...  相似文献   
998.
不同来源废水COD、TOC与Cl-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盐化工废水(A)、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B)、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采油废水(D)4种不同来源废水进行为期15 d的采样监测,测定了其COD、TOC和Cl-浓度,分析比较了3种废水指标之间的关系,其中COD分别使用重铬酸钾法、氯气校正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3种方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废水Cl-浓...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对北方某城市再生水急性毒性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北方某城市5个再生水原水(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和2个再生水处理系统的各工艺出水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各再生水原水对大型蚤和发光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其中工业废水占较大比例的K和B厂再生水原水的大型蚤48 h总抑制率分别高达90%和100%,发光菌发光抑制率分别达到74.2%和46...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对2个再生水厂的进水和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这2种不同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缺氧/好氧(A2/O)+连续微滤技术(CMF)+加氯消毒处理工艺和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