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7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56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6篇 |
废物处理 | 60篇 |
环保管理 | 92篇 |
综合类 | 890篇 |
基础理论 | 236篇 |
污染及防治 | 411篇 |
评价与监测 | 89篇 |
社会与环境 | 94篇 |
灾害及防治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31.
区域旅游业内部结构的动态关系与优化对策——以赤壁市千岛湖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市场的变化可作为触发因子推动区域旅游业内部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于特定的风景资源结构,一定的旅游市场结构要求一定的旅游接待服务结构与之相适应,才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旅游行为层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基于此,通过建立区域旅游业内部结构的对应变换关系模式,可对风景旅游区进行“诊断”,并提出治理方案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32.
论述长江流域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分析粮食资源分布,生产状况,生产结构和地域差异,指出粮食合理布局的方向,提出以粮食集中产区为重点,建设长江流域粮食生产专业化地并以建设商品粮基地为建带突破口。 相似文献
333.
本文旨在用统计的方法 ,分析影响北京市居民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而付费的支付意愿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对被调查者支付意愿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收入 ,其次是年龄、家庭人口数和教育水平。其中 ,收入和教育水平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为正 ,年龄和家庭人口数的影响为负。对调查范围内八个行政区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均值比较显示 ,这八个区居民的支付意愿没有显著性差异。本文的结论是 ,提高收入水平和环境意识水平 ,是提高公众为改善环境质量而付费的支付意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34.
335.
分析2014—2016年江苏省O3污染状况,以及苏北、苏中和苏南3个典型区域O3年度、季度、日变化和频度占比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的O3空间分布呈现北低南高,2014—2016年的O3超标占比由18.4%上升至34.9%;2016年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O3-8h第90百分位数与2014年相比,上升2.7%,21.8%和3.3%;3个区域夏季O3-8h均值最高,春、秋2季次之,冬季最低;O3-1h日变化呈单峰状态,最低值出现在06:00—07:00,最高值出现在15:00—16:00;2016年3个地区的O3频度占比均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40~80 μg/m3,所占比例均>15%;苏中和苏南区域2016和2014年相比O3频率占比的变化幅度较大,苏北地区变化幅度不大。指出,江苏省的O3污染程度在逐年提高,污染范围从苏南逐渐往中部和北部城市扩大。 相似文献
336.
337.
生物沸石床污水脱氮效果及机理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研究了生物沸石床对模拟村镇生活污水中各形态氮及C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沸石床对NH3--N去除效果明显且稳定,去除率大于95%,对NO3--N的去除则受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较大从机理分析,生物沸石对NH3-N的去除主要依靠化学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生物硝化的协同作用,而对NO3--N的去除主要依赖反硝化作用.生物沸石的硝化作用明显,并受溶解氧浓度限制,沸石床中部沸石硝化强度只有表层沸石的1/2;其反硝化能力则随实验条件中C/N的不同而变化明显,当COD/TN=5时,反硝化作用最强,在时间变化规律上,前6h反硝化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338.
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的稻-油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覆膜和对照(不覆膜)处理下稻油轮作CO2、CH4和N2O排放特征进行了为期1 a的原位观测.结果表明,稻-油轮作农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且2种处理下这3种温室气体的季节变化模式相似.覆膜处理下稻-油轮作农田全年CH_4排放量为(46. 14±13. 40) kg·hm~(-2),相比于对照处理下的(18. 61±2. 05) kg·hm~(-2),提高了147. 93%(P 0. 05),但覆膜对CO_2和N_2O的排放影响并不显著,覆膜及对照处理下CO2年排放量分别是(-47. 54±2. 11) t·hm~(-2)和(-47. 60±2. 19) t·hm~(-2),N2O年排放量分别是(18. 94±4. 74) kg·hm~(-2)和(23. 14±3. 68) kg·hm~(-2).覆膜和对照处理下GWP值分别为-41. 16 t·hm~(-2)和-40. 95 t·hm~(-2),表现为大气温室气体的吸收汇,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9.
In the current paper, we studied downtime at work. Downtime represents a unique aspect of work time, as employees have low workload and more discretion about their activities but are still paid to be at work. Despite its prevalence and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ivity and well‐being, the experience of downtime has not been a focus in the literature. To study this phenomenon, we first used a qualitative method involving 15 focus groups. Results from 95 employees showed that downtime is distinct from formal breaks and withdrawal behavior and is generally a nega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 Categories of antecedents of experience and downtime activities were classified. Next,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henomenon, and based on Study 1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we proposed several hypotheses and tested them using an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Results from 86 employees (across 5 workdays and 689 data poin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downtime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day level job satisfaction, job performance, and subjective health. The duration of relaxation activities during downtime mitigat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downtime on fatigue. The effects of enjoyment level of the activities, job autonomy, work engagement, and boredom proneness were also examined. Implication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40.
松花江流域生物完整性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法对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松花江流域各点位水生态环境质量17.24%为优、10.34%为良好、24.14%为一般、41.38%为较差、6.90%为很差。与2012年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比较和趋势分析表明,松花江干流下游、第二松花江、松花江支流的水生态质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松花江干流下游改善尤为显著,松花江干流上游生态质量基本保持不变,嫩江水生态质量有下降迹象。流域总体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总物种数和清洁指示类群EPT丰度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